王琳
摘 要:舞蹈素質教育是大學生綜合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目的在于提升大學生的美學素養(yǎng),培養(yǎng)大學生的審美情趣。當下,普通高校舞蹈素質教育存在諸多問題,如教育目標模糊、課程設置失范、人文素養(yǎng)融合不夠、舞蹈藝術實踐機會不足等,這些問題直接影響了舞蹈素質教育的有效性。針對存在的問題,文章認為在高校素質教育中需進一步明確舞蹈教育的定位及目標,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舞蹈觀,豐富舞蹈藝術相關的課外實踐活動,并強化舞蹈教育師資隊伍建設和硬件設施建設,以促進綜合性大學校園文化的和諧建設,確保高校舞蹈教學及人才培養(yǎng)的成效。
關鍵詞:高校;舞蹈教育;素質教育;教育改革
為全面深化實施素質教育,大力提升學生審美和人文素養(yǎng),教育部自2002年至今頒發(fā)了一系列文件,如《全國學校藝術教育發(fā)展規(guī)劃(2001-2010年)》《學校藝術教育工作規(guī)程》《全國普通高等學校公共藝術課程指導方案》《關于推進學校藝術教育發(fā)展的若干意見》等。在這一系列文件指導下,高校對藝術教育日益重視。舞蹈教育作為藝術教育和美學教育重要組成部分,已經逐漸走進高校的大學課堂,舞蹈教育的地位已經得到加強和重視。同時,在高校各類的文藝演出中,學生自發(fā)編排的舞蹈越來越受觀眾的青睞。但是,由于大多數高校的舞蹈教育起步晚、投入不足、缺乏完整的教學體系,舞蹈教育觀念、課程體系、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人才培養(yǎng)模式相對滯后,實踐教學體系和創(chuàng)新機制缺乏,師資力量不足,場地設施受限,舞蹈課程開課率低,舞蹈教育在高校中的發(fā)展仍然受到限制。
一、我國普通高校舞蹈素質教育的現實困境
(一)舞蹈教育目標定位模糊
目標是行動的先導,清晰的教育目標定位是開展舞蹈教學的前提和基礎。我國高校舞蹈素質教育缺乏清晰的教育目標,尚未形成行業(yè)一致認可的基本規(guī)范。特別是目前很多普通高校對于舞蹈教育存在認識誤區(qū),如對舞蹈不夠重視,甚至認為舞蹈屬于專業(yè)課程,導致舞蹈教育缺乏宣傳。在這種環(huán)境中,大多數在校生認為舞蹈是藝術專業(yè)的專業(yè)課程,沒有獲取舞蹈知識的意愿,不會主動選擇舞蹈選修課。這樣的教育目標及定位,沒有充分發(fā)揮出舞蹈教育的積極作用。
(二)師資力量不足,課程設置不規(guī)范
調查顯示,普通高校從事舞蹈教學的師生比約為2100∶1,教師人數遠低于《全國普通高等學校公共藝術課程指導方案》規(guī)定的在校學生總數的0.15%-0.2%。眾所周知,由于舞蹈教學的特點,舞蹈教學需要專業(yè)舞蹈教室,并需科學地配置把桿、鏡子等專業(yè)設施。而目前普通高校專業(yè)的舞蹈教室數量連舞蹈專業(yè)的教學要求都難以滿足,更不用說針對非專業(yè)學生的舞蹈教學。
伴隨信息化時代的到來,藝術的教學模式也應更加多樣化,但是高校的舞蹈教學中固步自封的現象仍普遍存在。以地方綜合性大學為例,其舞蹈教學體系尚未建設成熟,日常的舞蹈教學形式單一,過度依賴一成不變的教材,缺乏靈活的教學模式與舞蹈形式,加之課程設置體系不完善,使得學生學習興趣不高,不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除此之外,針對非專業(yè)學生的舞蹈教材很稀缺,往往只能與舞蹈藝術專業(yè)的學生共用一本教材。對于幾乎沒有任何舞蹈知識的學生來說,藝術類教材內容往往過于晦澀,教師和學生在課堂上無法形成有效互動,教學效果不理想,難以有效提升學生的藝術修養(yǎng)和審美意識,反而扼殺了學生對舞蹈的興趣和愛好,達不到高校開設舞蹈選修課的目的。
(三)學生對于舞蹈教育的認識存在偏差
舞蹈是一門專業(yè)性極強的藝術,多數非舞蹈專業(yè)的大學生并未接受過專業(yè)的舞蹈教育,在中小學階段,即使有舞蹈課程,也往往由音樂教師而非專業(yè)的舞蹈教師來授課,造成大多數學生在中小學期間缺乏舞蹈基礎,也不了解舞蹈的基本常識。
二、改善高校舞蹈教育現狀的對策
(一)明確舞蹈教育定位及目標
有學者曾講:“舞蹈教育是美育的一項重要內容,它是以欣賞美、創(chuàng)造美為主要任務的教育”。筆者認為,現階段普通高校的舞蹈教育定位不應該僅限于專業(yè)教育,應該將更多的精力放在普及式教育上,即素質教育和美育。教師應該考慮如何將舞蹈教學融入德育中,陶冶學生的情操,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和民族自豪感,進而激發(fā)和培養(yǎng)其創(chuàng)新意識、團隊合作精神,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健康發(fā)展,從而實現素質教育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
(二)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舞蹈觀
由于多數同學在進入大學校門之前未接受過關于舞蹈的專業(yè)訓練,對于舞蹈及舞蹈教育存在誤解,這便要求學生對舞蹈教育有一個正確的認識。舞蹈教育可以先從舞蹈鑒賞開始,如讓同學們欣賞國內外的經典舞蹈作品,培養(yǎng)學生對舞蹈的興趣。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結合學生的具體身體狀況,編排適合的舞蹈動作,重在讓學生親身感受舞蹈,產生學習舞蹈的興趣,避免因生理疼痛而引發(fā)學生們的畏難心理。
(三)豐富實踐活動,激發(fā)學生參與熱情
興趣作為學習的重要原始動力,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學校可組織學生參觀有代表性或影響力的舞蹈表演,培養(yǎng)學生欣賞藝術和鑒賞藝術作品的能力,并加強自身的學習,從而提高自身的舞蹈水平。同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擺脫單一枯燥的理論式講授,將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靈活運用知識點,讓學生參與舞蹈教學過程,根據不同學生的興趣愛好與能力,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充分滿足學生的個性化需求,使課堂變得豐富有趣,激發(fā)學生興趣。
(四)豐富舞蹈課外藝術活動,和諧建設高校校園文化
地方綜合性大學應該盡可能地給學生創(chuàng)造多藝術活動的機會,積極鼓勵學生參加各項藝術活動,引導學生發(fā)揮藝術特長,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從而推進學校藝術教育發(fā)展。高校要因地制宜地利用一切條件,成立各種舞蹈活動小組和社團,通過引進來、走出去等形式,發(fā)揮社會舞蹈團體和舞蹈家的作用,幫助學校開展舞蹈活動,提高地方綜合性大學學生的校園文化活動品味,充分利用校外教育場地設施,積極開展有關舞蹈教育方面的比賽、演出、展覽等活動,為學生健康成長創(chuàng)造良好的社會文化環(huán)境。
(五)強化舞蹈教育師資隊伍建設
舞蹈教育是專業(yè)門檻很高的藝術教育類型,“授課教師既要有扎實的舞蹈專業(yè)技能,還要有豐富的文化底蘊”。構建一支專業(yè)技能強、人文素質高的復合型師資隊伍是開展舞蹈藝術教育的人力資源基礎。解決當前普通高校舞蹈藝術教育師資短缺的問題,必須做好以下工作:第一,做好現有教師的教育培訓工作,提升教師的綜合素質,高校可以派遣舞蹈教師到專業(yè)舞蹈院校和專業(yè)性舞蹈表演團體學習、交流訪問,提高教師專業(yè)素養(yǎng),也要加強現有教師的人文素養(yǎng)與知識結構培養(yǎng),更要規(guī)范教師教學方式,提高教師的教學技能與教學水平;第二,做好新教師的引進工作,提升舞蹈藝術教育的師生比,高校要提高舞蹈素質教育教師的待遇,積極吸引優(yōu)秀舞蹈人才到高校工作,還要堅持開放辦學,與當地文化部門或舞蹈表演專業(yè)團體建立合作關系,聘請專業(yè)舞蹈演員為兼職教師,以解決舞蹈師資短缺的問題。
(六)完善硬件設施建設,解決后顧之憂
高校要想從根本上解決舞蹈教育目前的困境,就必須加大對硬件設施的投入力度。唯有保證相當數量和質量的教學硬件設施,舞蹈教學的開展才不會受到制約。高校不僅要充分認識到舞蹈教育對于學生全面發(fā)展的重要意義,更要嚴格按照國家對于高校藝術教育的要求,在物質設施建設上予以適當傾斜,完善舞蹈教學環(huán)境和教學設施。沒有專用的舞蹈教室,沒有足夠的舞蹈練習設施,沒有良好的教學環(huán)境,我們所倡導的新型教學方法和教學活動就會變成“空談”。
參考文獻:
[1]李文蜻.普通高校舞蹈教育的問題與對策[J].北京舞蹈學院學報,2002(4):22-26,33.
[2]杜鵬.審視教育改革背景下的高校舞蹈教育[J].北京舞蹈學院學報,2011(2):15-18.
[3]陳芬.普通高校舞蹈教育中存在的問題以及改革建議[J].舞蹈,2014(3):60-61.
[4]馮百躍.潛能開發(fā)與“全腦型”舞蹈訓練理念深化[J].浙江藝術職業(yè)學院學報,2009(1):73-74.
[5]孫愛華,孫詠暉,折娜.美國楊柏翰大學舞蹈教育對舞蹈教改的啟示[J].藝術教育,2007(4):52-53.
[6]孫麗娜.談高師舞蹈教學中的興趣[J].美與時代,2003(10):34-35.
作者單位:
煙臺大學音樂舞蹈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