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夢寒
摘 要:從學前教育的角度出發,舞蹈教育主要是為了促進幼兒實現全面發展,提高幼兒的綜合素質,發掘出幼兒的潛能。但是從高職學前教育專業的角度來說,其不僅需要學生掌握舞蹈理論知識,同時還需要學生掌握一定的實踐操作技能。現階段高職學前教育專業學生舞蹈基礎各不相同,讓教學的難度系數大大增加。為了更好地實現高職學前教育專業舞蹈教學的最終目標,可以針對不同基礎的學生采用分層教學法,以此提高不同層次學生的舞蹈理論知識和實踐操作能力,為培養幼教舞蹈人才提供重要的保障。
關鍵詞:高職;學前教育專業;舞蹈;分層教學法
高職學前教育專業的最終目的是培養未來社會中優秀的幼兒教師。幼兒教師除了需要具備文化知識之外,同時還需要具有良好的舞蹈基礎和舞蹈教學能力,這樣才可以為幼兒舞蹈教學打下良好的基礎,促進幼兒全面發展。但是因為很多高職院校學生的來源比較廣,學生的舞蹈基礎各不相同,學習能力也有很大的差距,所以,采用以往的教學方法已經無法滿足學生的需求。而分層教學法可以很好地避免這種教學不足,充分體現學生的個體差異,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通過這種方式幫助不同水平的學生提高舞蹈水平和能力。
一、分層教學法
分層教學法,是在教學大綱的基礎上提出的一種創新型的教學方法,主要是根據不同層次的學生,采用不同的、有針對性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這種教學方法對過程的統一比較重視,但是也突出了教學過程中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的差異性和針對性。通過這種分層次教學方法的應用,不僅可以照顧全體學生,同時也充分發揮出了因材施教的作用。
分層教學法主要是根據不同學生學習能力的不同、學習需求的不同、知識結構的不同來設置不同層次的教學任務,并且也會根據不同學生的情況來采用不同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和教學評價。通過這種分層次教學方法來對教學情況進行分析,能為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課堂體驗,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和質量。
二、高職學前教育專業舞蹈教學中
應用分層教學法的意義
第一,以學生為主,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在高職學前教育專業舞蹈教學的過程中,不同學生之間各有不同,存在著明顯的差異,所以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很難保障所有的學生都可以對知識徹底理解和掌握,導致無法實現教學目標。不同學生的理解能力也有強有弱,所以對課堂上教師教授的知識理解和掌握情況各不相同。但是通過分層教學法,教師可以根據不同學生不同的情況制訂不同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等,提高每個學生的知識掌握水平。如針對理解能力比較差的學生,教師可以進行針對性的教學,針對其實際情況設置教學內容和教學任務,幫助其掌握舞蹈知識,從而在學習的過程中滿足學生的不同需求。另外,針對理解和學習能力比較強的學生,教師會在教學內容方面選擇一些難度系數比較高的知識。在這種分層教學法下,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可以很好地掌握住所學知識,從而提高教學的最終效率和水平。
第二,緩解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壓力。很多研究資料表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因為不能很好地理解和掌握相關的知識,對學習產生了抗拒心理,造成他們對自己的不自信,出現挫敗感等消極情緒。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應用分層教學法,可以針對不同基礎的學生進行靈活教學,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理解能力和學習能力比較差的學生也可以掌握所學的知識,激發起對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并且產生足夠的信心,緩解學習上的壓力。在壓力減少后,學習也就會變得更加輕松自在,最終實現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的目標。
三、高職學前教育專業舞蹈教學中
應用分層教學法的建議
(一)以學生的差異性為基礎,實施分層次教學
高職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大多是來自普通高中或者是職高學校幼師專業的學生。這些學生雖會具有一定的舞蹈基礎,但是舞蹈基礎之間的差距卻非常大,如果采用傳統的一刀切的教學方式并不能實現最終的教學目標,必須要進行分層次教學。這就需要教師根據學生的個體性差異來選用不同的教學方法。教師要先改變傳統的教學理念和傳統以學生綜合成績進行分班的模式,以學生的舞蹈基礎、學習能力和理解能力為重點,對其進行分班教學。在分班之后,還要針對班級中學生的實際情況把學生分為高、中、低三個層次,并根據這三個層次來進行針對性教學。在這個過程中,高、中、低三個層次之間在不斷的變化和發展。為此,在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之后,教師需要對學生的層次進行調整,再進行分層次教學,通過這種方式來提高教學的針對性,提高教學質量。
(二)重視學生的差異性,分層設置教學目標
在以往的教學模式下,教學的目標是明確統一的,是針對全體學生的目標,但是高職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習動機、學習興趣等方面都存在著明顯的不同,并且,不同年級的學生之間也有著很大的差異性。因此在舞蹈教學的過程中就需要教師們重視學生的這種差異和不同,制訂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因材施教,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不同層次的教學,以此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提高教學效率。
首先,在學前教育專業舞蹈教學中,可以針對不同年級的學生采用分層教學:對于低年級的舞蹈基礎比較弱的學生,可以把掌握舞蹈基本理論知識作為教學目標;對于高年級的具有一定的舞蹈功底的學生,在進行教學目標設置的時候,可以重視發揮出其舞蹈特長,把塑造其舞蹈藝術性作為教學的重點目標。其次,教師還需要以微觀視角來對不同年級的學生設置不同的教學目標,把整體性的教學目標和不同分層的教學目標進行結合設置,從而讓教學目標的設置更加具有針對性。
(三)以學生為基礎,重視教學內容的分層
在舞蹈教學的過程中,教學內容分為舞蹈理論知識和舞蹈實踐操作兩部分,并且每一部分所涉及的內容都非常多。例如,在舞蹈理論方面,除了舞蹈的編創理論,同時還包括了舞蹈的藝術結構理論,以及舞蹈作品分析、舞蹈調度、舞臺美術等理論性知識;而舞蹈實踐方面,包括了舞蹈的形體訓練等內容。把這些理論和實踐內容進行有效的結合,實施不同層次的教學是非常重要的。隨著社會對幼兒教師的要求越來越高,在高職學前教育專業舞蹈教學的過程中,需要重視學生的編演能力培養,選擇合適的教學內容,并根據學生的層次水平情況來制訂不同的教學內容。
在設置一年級教學內容時,因為此階段學生舞蹈課程的學習非常重要,通過學習,學生可以更好地掌握住舞蹈的動作和基本形態、舞姿的特點等,同時還可以了解幼兒的心理、生理特征,以及生活規律和思維活動特點等,所以這一階段的舞蹈教學內容設置可以把這些內容融入其中。在進行舞蹈編排教學時,以幼兒的年齡特點為基礎,進行舞蹈編排教學內容的設置,并且還要把舞蹈形體、基本動作、基本節奏以及基本協調等納入其中,規范舞蹈教學的內容設置。在設置二年級舞蹈教學內容時,因為二年級舞蹈教學內容主要是舞蹈基礎綜合訓練和民族民間舞蹈的學習,需要學生掌握住每一個舞蹈動作并進行綜合,形成一個舞蹈節目,同時還需要學生掌握住相關的舞蹈技巧,這些內容重視的是學生身體的靈活性和協調性,所以在教學的過程中需要把這些內容進行融合,為學生將來開展幼兒舞蹈教學奠定良好的基礎。
綜上所述,高職學前教育專業舞蹈分層次教學可以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在學生原有的學習基礎上提高學習的深度和廣度。并且,通過這種教學方式還可以實現因材施教,針對不同的學生采用不同層次的教學方法,讓教學的針對性和目標性更強,提高教學效果。另外,高職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大多來自不同層次的學校,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習基礎、理解能力等各有不同,分層教學法可以讓教學更加具有針對性,更能體現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最終實現教學目標。因此,高職學前教育專業舞蹈教學中應用分層教學法是非常重要且必要的。
參考文獻:
[1]楊天鵬,段寶斌.互聯網視域下分層教學法適用于高校體育舞蹈課堂模式的探究[J].文體用品與科技,2020(16):77-78.
[2]王美燕.分層教學法在高校形體舞蹈課中的應用探索:以浙江財經大學東方學院為例[J].教育教學論壇,2020(10):242-243.
[3]鄭媛.淺談舞蹈教學法[J].明日風尚,2017(5):161.
[4]陳琳.分層教學法在學前教育專業舞蹈教學中的實踐探究[J].陜西青年職業學院學報,2016(4):52-54.
作者單位:
濰坊工程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