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修利
摘 要 進入碎片化閱讀的移動互聯網時代,文字、聲音、畫面合一的短視頻備受用戶的青睞,短視頻新聞也成為傳統媒體的“融媒利器”。在推進媒介融合進程中,蘇州廣電始終把高品質的內容生產放在戰略高度來設計和安排,通過優化新聞生產流程,完善媒體融合評價系統,制度為內容生產賦能;深入推進“三大人才工程”,加大對全媒體復合人才的培養力度,以優秀人才促進內容生產;依托本土的優質內容,通過全網分發使內容價值最大化,渠道助力短視頻號具有全網影響力。文章著重分析蘇州廣電圍繞“人在哪兒,宣傳思想工作的重點就在哪兒”的目標,如何通過優質內容驅動媒體融合發展。
關鍵詞 優質內容;創新表達;全網傳播;短視頻新聞
中圖分類號 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6-0360(2021)10-0063-03
依托本土優質內容,蘇州廣播電視總臺(以下簡稱蘇州廣電)曾創造了民生新聞的“黃金時代”。進入移動互聯網時代,圍繞“人在哪兒,宣傳思想工作的重點就在哪兒”的目標,蘇州廣電以優質內容創新表達為驅動,以互聯網思維優化資源配置,實現內容價值的最大化。蘇州廣電生產的短視頻新聞接連不斷登上國內各大平臺的熱搜榜,爆款短視頻產品也讓“蟹視頻”“SBS暖視頻”“一槌視頻”等多個短視頻號具有了全網影響力。
中央《關于加快推進媒體深度融合發展的意見》指出,“要推動主力軍全面挺進主戰場,以互聯網思維優化資源配置”[ 1 ]。關注民眾生活,服務社會每一個方面,民生新聞拉近了電視與觀眾的距離,也成就了民生電視新聞的一段輝煌[2]。在媒體融合時代,蘇州廣電從用戶需求出發,在推進媒介融合進程中,始終把高品質的內容生產放在戰略高度來設計和安排。2017年,蘇州廣電通過關、停部分電視節目,將相關記者、編輯劃轉到新聞客戶端,改變以媒介介質劃分的生產單元,形成全媒體編輯中心、全媒體采制中心、融媒體中心(看蘇州新聞客戶端)三位一體的內容生產組織架構。
以移動優先為評價導向,蘇州廣電將融媒重點項目納入部門年度目標責任書。2018年推出原創內容聚合、融媒技術賦能、泛資訊短視頻產品等七項工程,按照工作任務項目化、項目目標化、目標節點化、節點責任化的要求,落實到績效考核的每個環節。以泛資訊短視頻產品工程為例,全媒體采制中心攝像外拍時,會用攜帶的LIVE U設備第一時間進行素材回傳。在前方記者傳回大量視頻素材的基礎上,后期編輯快速梳理、提煉亮點和典型鏡頭,高效優質地完成日常精剪快視頻制作,以成品形式提交給“蘇州廣電看蘇州”新聞客戶端。在優質內容首發、快發“看蘇州”的同時,擇優向重點頭部平臺移動端進行全網分發,進一步提升傳播力、影響力。
蘇州廣電還逐步建立完善媒體融合評價系統。制定《時政矩陣建設暫行辦法》《客戶端評價體系說明》(試行)及《年度融媒考核方案》(試行)《大號提升暫行辦法》,以業務規范求索機制創新,多個內容生產單元都在短視頻領域持續發力。
依托《社會傳真》《新聞夜班車》兩大民生新聞欄目,全媒體編輯中心推出“蟹視頻號”,選擇最具現場感的瞬間、最具共情力的故事,進行短視頻加工生產、全網分發,用有溫度的故事傳遞蘇州正能量。
蘇州廣電深入推進“三大人才工程”,加大對全媒體復合人才的培養力度。2020年,結合年度重點工作計劃,擬定領軍項目37個;以領軍項目為核心,結合業務培訓、導師授課、輪崗代職等多樣化培養手段制定完成頭羊工程、揚帆工程、種子工程三級人才培養計劃。至2020年底,各培養責任部門均較好完成輪崗代職、導師帶教、業務培訓及項目鍛煉等任務。以全媒體采制中心為例,該中心制定“內部輪崗培養提升計劃”,通過在中心內部提供兩個輪崗職位,實行針對性、周期性和系統性的輪崗培養,強化全媒體思維、鞏固梯隊建設、鍛造融媒“尖兵”。兩個輪崗職位為SBS暖視頻編導和融媒責編,輪值周期原則上為一周。輪值期間,SBS暖視頻編導要負責篩選日常條線選題,找到適合暖視頻采制分發的題材,經過評估采用后,迅速和攝像組成采制小組,執行采制、剪輯、包裝、全網分發等全流程工作。通過輪崗,對樹立大家的小屏思維、語言風格、呈現形式等也有了直接而深入的體驗和鍛煉。
短視頻即短片視頻,是一種互聯網內容傳播方式,一般是在互聯網新媒體上傳播的時長在5分鐘以內的視頻。依托社交與文化傳播平臺傳播、移動端傳播,有相較于其他媒介傳播形式所不具備的內容豐富價值,藝術價值和文化傳播價值[ 3 ]。2017年1月,蘇州廣電開始涉足短視頻領域,短視頻《紅白羊肉情緣》一周之內全網播放量達1 865萬,由此也拉開了蘇州臺與二更合作的序幕,此后“更蘇州”出品的《豆漿驛站》《姑蘇秀郎》等優質短視頻,全網點擊量均超1 000萬。這些以蘇州本地新聞事件為內容的短視頻,以紀錄片的方式呈現,把蘇州人物、蘇州故事、蘇州聲音進行了全網傳播。
城市臺離基層近,離獨特的新聞資源近,這是地方媒體最大的優勢。多年來,蘇州廣電一直堅持內容為王,廣播、電視的收聽率、收視率和市場份額常年保持在50%以上[ 4 ]。
進入融媒時代,依托本土的優質內容,蘇州廣電短視頻新聞產品接連不斷登上國內各大平臺的熱搜榜,涌現出“蟹視頻”“暖視頻”“一槌視頻”等多個具有影響力的短視頻號。2020年2月,工人過年回家還未返崗,湖北省急需 過氧化氫消毒器,面對這款醫用消毒設備的訂單,生產廠家負責人袁傳偉心急如焚。不過,最后袁傳偉還是接下了訂單,此后連續16天的時間里,他每天只睡兩三個小時,從原料采購、流程改造、模具準備到生產加工、產品質檢、送貨等,他一個人扛起整條生產線,最終如期保質保量的完成訂單。發現這一信源后,短視頻團隊快速反應,SBS暖視頻推出《一個人的生產線》,小人物、大情懷、正能量,看蘇州客戶端首發即刷屏,閱讀量很快超過1 300萬;人民日報、央視新聞、新華社等央媒的微信也同步采用,學習強國全國平臺首頁“人物”專欄播發;央視大屏方面也有《新聞三十分》《24小時》《焦點訪談》《經濟新聞聯播》等多個欄目進行了報道[5]。
重大事件中的典型人物、極致個案都來自一線,蘇州廣電在貼近性、獨特性、創新性上下功夫,以微知著,以特見長。幾年前,91歲的退休教師伍麗天變賣了上海市區的唯一房產,搬進江蘇省昆山市的一套公寓。她用置換的差價,在貴州和江西建了兩所希望小學。后來,她被查出肺癌,卻選擇保守治療,用退休金設立獎學金。她給自己定下每天不超過10元的生活費標準,盡可能幫助孩子。她說,只要身體允許,會堅持捐資助學。她用大愛換來孩子們的美好未來!得知這信源后,短視頻團隊迅速完成采訪,該新聞在電視大屏播出后,又在看蘇州客戶端發布,新聞短視頻《大愛!91歲退休教師賣上海房子建希望小學》播放量很快就達到549萬次,并被人民日報、新華社等央媒轉發。事實證明,好新聞能贏得傳統電視觀眾的青睞,好內容也能吸引互聯網用戶。
讓主旋律有高頻率、正能量有大流量,短視頻在重大主題宣傳報道中也爆發出強大的傳播力。短視頻新聞并不是電視新聞簡單地剪短,在短視頻新聞生產過程中,要以滿足互聯用戶的需求為出發點,要在表達形式上進行創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的主題報道,蘇州廣電融媒體中心的創意短視頻《穿越音樂劇丨走在蘇州大道的幸福里》,該片通過音樂的串聯、復古的演繹,還原每個年代的場景,講述蘇州市從1949年到2019年這70年來的那些“第一次”,有趣的創意令人印象深刻。“一槌視頻”號發布后也取得了刷屏的效果,并一舉斬獲江蘇省紫金策劃創意獎。蘇州開放再出發大會、蘇州作風建設大會等歷次市委市政府重大活動或會議,“一槌視頻號”發布的短視頻讓蘇州聲音傳得更遠更廣,在社交媒體引發刷屏效應,極大提升了蘇州的對外能見度。
《2020中國網絡視聽發展研究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6月,國內網民規模擴大至9.4億。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在哪兒,宣傳思想工作的重點就在哪兒,網絡空間已經成為人們生產生活的新空間,那就也應該成為我們黨凝聚共識的新空間[6]。主力軍挺進主戰場,就要求在產品設計時要有融合的思維,優質選題內容要以全網傳播為目標。全網傳播是基于全網分發運營后的結果,從而將內容優勢變為傳播優勢。一名大學生去上海迪士尼樂園游玩時,因攜帶零食被阻攔,該名大學生認為拒絕攜帶零食的規定違法,于是將上海迪士尼樂園告上了法庭。短視頻新聞《店大欺客?上海迪士尼樂園被告了》在蘇州廣電看蘇州新聞客戶端首發后,通過全網分發迅速成為全國熱點,該短視頻新聞在新浪微博話題榜上閱讀量高達6.4億。該作品以法治思維和“建設性”思維進行報道,記者在追蹤報道時,不氣餒、不放棄,廣泛引入消費者與專家的參與,提出上海迪士尼樂園的問題以及解決方案。讓受眾看到的不再僅僅是“沖突”和“負面”,而是更多的信心與希望,最終推動問題的解決,改變了上海迪士尼樂園的規則[ 7 ]。
蘇州廣電堅持技術為內容賦能,自己獨立自主研發建設的SBS媒體云,實現整個內容生產與深加工一體化,實現一線記者在手機端所有的采、編、選題、報題、審稿整個流程的一體化,以及在臺內指揮調度中心統一協調全媒體的運作。根據全網分發的需求,SBS媒體云還有一鍵分發功能,短視頻在后臺編輯好,自動同步到其他平臺,避免了登錄多個平臺,大大節省了編輯的時間。體制創新、加強考核、技術保障等多措并舉,蘇州臺各內容生產單元都加強了短視頻新聞的生產,并通過抖音、微博、頭條等渠道進行分發,初步形成了短視頻號的矩陣[8]。截至2020年底,蘇州臺旗下的蟹視頻、暖視頻、一槌視頻、小魚視頻形成了蘇州廣電的抖音矩陣,在抖音平臺的總粉絲量突破3 300萬,通過短視頻平臺,蘇州廣電也擴大了自己的影響力。2020年,“蟹視頻”發布了蹭網男孩、舉牌送妻子抗疫、抗美援朝老兵尋戰友等170件在全網具有影響力的作品,全網傳播量近30億,37次登上全國熱搜排行榜。“SBS暖視頻”共發布短視頻產品近600條,總閱讀量3億次。蟹視頻、暖視頻入選2020年度江蘇全省網絡視聽新媒體“十佳”欄目。“一槌視頻”全年制作原創短視頻產品逾千條,其中120件分發人民日報、新華社、央視新聞等三大央媒客戶端,原創視頻《消逝的渡口》獲江蘇新聞獎[9]。
只要做出適合流量平臺、能進行全網分發的融媒產品,就可以登上全國性平臺的熱搜榜,讓地方媒體也具有全國影響力[10]。因此在融媒體時代,城市臺一定要有全國的視野。從蘇州本地到全國、全省熱點,蘇州廣電生產的短視頻新聞,頻繁登上國內各大平臺的熱搜榜,蘇州廣電以優質的內容的創新表達為驅動,初步贏得融媒發展的優勢。據CSM數據,2020年,蘇州臺位列長三角11城市主流新聞融合指數第一位。
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新聞學研究室主任黃楚新認為,未來短視頻將是像圖片、文字等傳播載體一樣成為內容表達的基本載體。在融媒時代,對于廣電媒體來說視頻領域已經不是“我的地盤”了,廣電媒體要重新審視自己,要理順生產機制,充分發揮自己的專業性,做好接地氣的好內容,在短視頻新聞創新表達上多下功夫,這樣的融媒產品才能被互聯網用戶接受,才能在融媒時代走得更遠。
參考文獻
[1]關于加快推進媒體深度融合發展的意見[EB/OL].(2020-09-26)[2021-04-21].http://www.gov.cn/ zhengce/2020-09/26/content_5547310.htm.
[2]李志華.媒體融合背景下短視頻在電視新聞報道中的應用[J].西部廣播電視,2021,42(4):16-18.
[3]陸玉方.以機制創新探索城市廣電融合發展新模式[J].視聽界,2019(6):26-29.
[4]丁邁,張天莉,羅佳.短視頻的用戶生態與需求演進:《短視頻用戶價值調研報告(2020)》[J].新聞與寫作,2021(2):52-59.
[5]短視頻:“真風口”還是“炒冷飯”?[N].新華網,2016-10-04.
[6]周煜媛.《2020中國網絡視聽發展研究報告》發布,解讀行業現狀及趨勢[J].中國廣播影視,2020(21):47-51.
[7]習近平.論黨的宣傳思想工作[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20:335.
[8]張天莉.從內容生產者到短視頻玩家:電視媒體短視頻發展現狀及思考[J].視聽界,2019(4):22-27.
[9]《Facebook:5年后人們分享的或許全是視頻》[EB/ O].(2016-06-18)[2021-04-21].http://news.zol. com.cn/589/5890723.html.
[10]劉草.新媒體與傳統電視媒體融合發展芻議[N].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2021-04-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