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鴻善



石化產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經濟總量大,產業關聯度高,產品覆蓋面廣,對穩定經濟增長、改善人民生活、保障國防安全具有重要作用。自改革開放以來,石化產業作為甘肅省支柱產業,為全省工業經濟發展做出了較大貢獻。江蘇省是我國經濟大省,石化產業發展基礎好,產業規模位居全國前列,綜合實力持續領先于全國。學習借鑒江蘇省石化產業發展的先進經驗,對甘肅加快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步伐,實現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江蘇省石化產業發展特點
石化產業是江蘇省支柱產業之一,已形成從煉油、乙烯生產到基礎化學原料、合成材料、專用化學品制造等多門類產業體系。2。2。年,江蘇省石化行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04萬億元,約占全國石化行業的9.42%。
(一)優勢產業全國領先
江蘇省現有化工企業占全國規模以上化工企業的7.0%,多個子行業在全國占重要地位。其中,煉油能力占全國的比重為4.9%,居第四位;乙烯產能占全國的比重為8.8%,居第四位;醋酸產能占全國比重約38%,居全國第一;氟化工生產企業總產值約占全國氟化工總產值的16%。精細化工產業中傳統精細化工產能全國領先,特別在農藥及中間體、涂料、合成材料助劑、多功能中間體、染顏料及中間體、油脂化工等方面優勢突出。
(二)科技創新顯著提升
江蘇省培育和激發創新主體活力,深挖科技資源潛力,提升產業技術實力,創新能力、裝備技術、人才水平顯著提升,一批關鍵技術實現突破,為“十四五”期間石化產業的高質量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江蘇省現已建成各類化工平臺174家,其中包括科技公共服務平臺8家、企業重點實驗室3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63家。2020年,江蘇省規模以上石化企業共投入研發費用201.71億元,同比增加29.32%;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比重為1.93%,同比增加0.55個百分點。
(三)整治提升成效明顯
2016年以來,江蘇省系統開展化工企業“四個一批”(關停一批、轉移一批、升級一批和重組一批)專項行動、化工產業安全環保整治提升和化工行業安全生產專項整治,重點淘汰管理能力弱、安全環保風險不可控的企業或裝置,提升企業安全環保管理體系與能力,逐步樹立綠色、低碳的可持續發展理念。“十三五”以來,江蘇省累計關閉化工企業4454家,化工園區從54家壓減至28家。2020年"江蘇沿江地區關閉退出772家化工企業,遠高于原定的500家,累計完成城鎮人口密集區中小型危化品生產企業搬遷改造200家,完成率達100%。
(四)化工園區發展水平領先
江蘇省高度重視化工園區安全整治改造,化工園區數量也隨國家政策逐漸壓減,這一趨勢在2019年江蘇響水爆炸事故后達到高峰,并接連推出化工產業安全環保整治提升“百日攻堅”專項行動,對園區、生產企業實施“一園一策”“一企一策”評估論證。江蘇省園區集聚化、一體化、協同化發展已具有相當水平,在國內化工園區綜合實力中表現突出,特色化的產業發展格局基本形成,安全、環保水平取得長足進步。江蘇省9個化工園區被評為“2020中國化工園區30強”,30強的前10強中南京江北新材料科技園、泰興經濟開發區、揚州化學工業園區排名分別為第二、五、十位。
二、甘肅省與江蘇省石化產業發展情況的對比分析
(一)規模效益對比
石化產業在甘肅工業經濟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但與江蘇省石化產業相比,無論在規模還是在效益上均存在著較大的差距。
由表1可以看出,甘肅省規模以上石化企業數量僅約江蘇省的7.3%,主營業務收入是江蘇省的1/8左右,利潤總額是江蘇省的1/20左右,與江蘇省差距較大。
(二)主要產品產量對比
2020年,甘肅石化行業雖然經歷了新冠疫情的嚴重影響,但從重點化工產品的產量來看,石化企業生產正常有序,雖一季度生產受到嚴重影響,但二季度復工復產后生產逐步恢復,全年主要產品產量都有所增加。
由表2可以看出,甘肅省原油產量是江蘇省的6.37倍,表明甘肅發展依賴資源富集行業;而產業鏈延伸能力極強的標志性產品——乙烯,甘肅省產量不到江蘇的1/3;硫酸、燒堿、化肥、純苯、合成氨等,這些產品作為化工和其他行業的原材料,雖然只是附加值較低的產品,但甘肅省產量仍與江蘇省有較大差距。
(三)產業布局對比
近年來,甘肅省直面挑戰,以產業轉型升級為主攻方向,打破“一油獨大”、過度單一產業局面,構建多元化的產業發展新格局。
由表3可以看出,甘肅省石化產業主要基于各市(州)資源稟賦和環境承載力進行布局;江蘇省以全國七大石化產業基地之一的連云港基地和28個化工園區為主體規劃布局石化產業,引導石化產業向重點園區集聚,提升化工企業集中度。
(四)石化上下游產業鏈相關行業規模效益對比
“十三五”以來,甘肅省石化產業逐步向高端邁進,產業鏈建設取得明顯實效。今年以來,甘肅省出臺《打好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攻堅戰專項行動綱要(2021-2025年)》,制定創新能力提升等4個產業基礎能力提升行動計劃和石油化工等9個行業產業鏈水平提升行動實施方案,確定蘭州石化、銀光集團等石油化工產業鏈“鏈主”企業帶動218個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努力實現產業鏈協同發展。
由表4可以看出,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江蘇省企業單位數超甘肅的21倍,營業收入是甘肅省的44倍還多,利潤總額超甘肅省的454倍。醫藥制造業:江蘇省企業單位數是甘肅的7倍多,營業收入是甘肅省的26倍多,利潤總額是甘肅省的11倍多。橡膠和塑料制品業:江蘇省企業單位數約為甘肅的39倍,營業收入超甘肅省的61倍,利潤總額超甘肅省的150倍。甘肅石化下游產業相對于江蘇,規模效益差距較大,有較大的提升空間。
(五)企業構成對比
甘肅省是新中國第一個工業油田、第一座大型現代化煉油廠、第一套乙烯裂解裝置的誕生地。經過幾十年的發展,甘肅國有石化企業通過持續深化改革步入發展正軌,一批民營中小型石化企業緊盯高附加值產品謀求長足發展。
由表5可以看出,央企在甘肅石化企業中占主導地位,外資和本地民營企業比例較小,整體活力不足。江蘇省石化行業形成中央企業、本地民營企業、外資企業“三分天下”的發展格局。民營石化企業已經成為江蘇GDP增長中最為活躍的經濟增長點之一,很多已具備相當的規模。
三、江蘇石化產業發展對甘肅的啟示
經過系統分析對比,給我們的啟示深刻深遠。按照中共甘肅省委十三屆十五次全會暨省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實施強工業行動,以石油化工產業為戰略先導產業,以化工新材料為主攻方向,統籌做好“無中生有發展新興產業,有中生新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小中生大做大增量產業規模”三篇文章,推動甘肅石化產業高質量發展。具體提出6條建議措施:
(一)深挖產業政策,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
緊盯國家政策導向,按照能為、可為、有為原則,制定石化產業布局方案和產業鏈圖譜。江蘇連云港基地是《石化產業規劃布局方案(修訂版)》中明確的國家七大石化產業基地之一,江蘇省規劃形成以連云港石化產業基地和28個化工園區為主體的“1+N”化工產業布局。甘肅也應搶抓石化產業發展機遇,深挖國家產業政策,加強與國家發改委、工信部和石油化工設計院及中石油集團的對接,結合現階段實際產業狀況,編制甘肅產業發展規劃、意見及實施方案,促進重大項目落地見效,引導企業補齊關鍵技術短板、加快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同時爭取更多政策傾斜和優惠,助推甘肅石化產業邁上新臺階。
(二)聚焦科技創新,促進產業綠色低碳轉型
堅持把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一是深化產學研用合作,依托企業和科研院校,突破新催化、過程強化、生物化工等關鍵共性技術,開發油氣勘探開發、現代煤化工、有機過氧化物、涂層新材料等一批補短板、強基礎和建高端的技術和產品。二是爭取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發揮甘肅石油、煤炭等能源豐富的優勢,大力推進低階煤分級分質清潔高效利用技術,“煤化電熱”多聯產技術以及煤氣綜合利用等煤化工技術。三是加大創新清潔能源產業。布局化工制氫、工業副產提純制氫、電解水制氫等項目,制定制氫、儲氫、運氫、用氫及氫安全等生產使用技術標準和管理制度,積極推進氫能產業示范應用。
(三)促進傳統產業升級,加快化工新材料發展
從節能與碳減排、資源綜合利用、本質安全等方面,對傳統工藝和裝置進行改造提升,提高生產效率。化肥行業以提高養分利用率為目標,大力發展緩控釋肥、水溶肥、專用肥及其他新型增值化肥;電石行業加快推廣自動出爐機、料面處理機、無人巡檢系統,推動粉煤提質耦合生產電石、電石爐氣制乙醇等新技術的研發與應用;農藥行業大力推廣先進清潔生產工藝,鼓勵發展高效、低毒、環境友好型綠色農藥。圍繞航空航天、電子信息、新能源、醫療健康等行業對高端化工新材料的需求,著力發展高性能分離膜新材料、新型碳纖維和高性能纖維復合材料,積極謀劃發展炭一石墨材料、3D打印材料、電子級晶硅等前沿新材料。
(四)強化規劃引領,提升化工園區發展質量
建設專業化工園區,推進化工產業集中區園區化、產業化,要素跟著項目走。理順化工園區管理機制,優化產業空間布局,夯實發展基礎,推進化工企業向園區集聚發展。提升基礎設施建設水平,完善園區環境治理、防災減災、監測預警、應急救援、交通物流等服務體系和配套基礎設施。積極開展園區循環化改造,實現企業間、產業間的循環銜接,切實提高資源產出率。落實企業主體責任,實行嚴格的安全生產管理,全面推行清潔生產,促進原材料和廢棄物源頭減量,推進能源梯級利用和余熱余壓回收利用。大力推進智慧化工園區建設,采用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現代信息技術,打造園區安全、環保、應急一體化管理平臺,實現信息交互與共享。
(五)推進一企一策,促進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
強化政策集成,提升兌現成效。持續優化稅收營商環境,全面落實稅費優惠政策,加大對“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支持力度。密切跟蹤中小企業運行態勢,助其減負紓困。開展“專精特新企業行”活動,實地走訪“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推進一企一策,發動各市州為每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配備1名服務專員,提供“點對點”服務,切實解決困難。
(六)深入開展產業鏈招商,對接引進延鏈補鏈強鏈項目
搶抓新一輪產業轉移重大機遇,瞄準江蘇、上海、山東等石化產業發達地區,剖析產業鏈“鏈主”及各產業園區上、中、下游關聯產業、產品及企業,充分發揮甘肅石化產業上游、中游原材料產品相對豐富,生產要素和商務成本較低等優勢,明晰招引重點、招引區域和方向,開展重點產業鏈“鏈主”精準招商、以商招商,吸引石化產業加速轉移和快速集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