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茉琳

在電影院里看《天堂電影院》,是對這部經典最大的尊重。在那幽暗的兩個小時里,沉醉在他人的故事里,卻可以毫不掩飾地流下關于自己的眼淚。在電影的世界里,一念天堂、一念地獄,是夢的工廠,也是關于現實的詩;燈亮的時候,大家都回到了原本的生活軌跡中,表面上似乎毫無變化,可誰又知道別人心里的微波漣漪或者驚濤駭浪呢?
《天堂電影院》,在電影中是實指那座在小鎮上影響幾代人的“天堂電影院”,同時指涉著電影巨大的精神功能。電影中的天堂電影院所處的位置正是小鎮最重要的廣場,在這里發生了關于小鎮的一切,無法躲藏也無需隱瞞。而這座電影院從外部建筑到內部裝飾都無比貼近一座教堂,影片中數次出現放映電影的光源與圣母合十的雙手重合,這道光,猶如神啟,也是神跡,照亮了許多人的人生。在二戰后滿目瘡痍的世界里,在人們備受親人離世的痛苦中,在重建一切的廢墟上,教堂與電影院,也許都是最好的療愈。
閉塞的意大利南部小鎮上,電影是人們唯一的娛樂方式,在宗教力量控制人們精神生活的時代里,神父提前觀看電影并且指示放映員對電影情節做出“清潔”,刪除所有的接吻、親熱的鏡頭。但電影院仍然是小鎮上幾乎所有的居民最愛的地方,他們在這里傾注了一切,小鎮居民們最重要的兩件事:去教堂、去電影院,還真很難說到底哪一件對他們影響更大。
小男孩托托也是如此,他每天除了上學就做兩件事,一是去幫神父輔祭;一就是從早到晚賴在電影院。托托不僅愛電影,還愛看放映員弗雷多放映電影,他軟磨硬泡,最后弗雷多拗不過他教他學會了放映電影。在一次膠片起火的意外中,小托托冒著生命危險救下了弗雷多。此后,當新的天堂電影院修好時,托托替代火災中受傷失明的弗雷多成為了小鎮上的電影放映員。
在無數的膠片回轉中,托托長大了,故事里自然少不了初戀的憂愁,他愛上美麗的銀行家女兒,但最終戀情無果。在弗雷多的鼓勵應該說是決絕的驅趕中,他只身前往羅馬,最終成為世界著名的電影導演。在托托離開小鎮之前有一段他與弗雷多的對話,他們在海岸邊,鏡頭中托托的背后正好就是一座十字架。這是隱喻,此去經年,托托會如何流浪?他背負著什么?他的內心又將如何安放?這部電影是導演寫給往事的情書,也是導演寫給電影的告白,當然也是導演與自我的和解。
在電影的導演剪輯版中有關于這段愛情的完整故事,如今的影院版則剪去了戀情失敗以及他日重逢的種種交代。也許是因為我心里早已了然這個結果,但我想更多是因為人到中年,我已經明白了語焉不詳是大多數故事的真正結局。坐在電影院里才發現現在的我早已不會執著于“為什么”,事實上,陰差陽錯、物是人非是大多數感情的結果,曾經熱烈相愛過的人消失于人海,相忘于江湖,真的需要理由與交代嗎?多年后,電影院已經不再是人們的精神寄托,小鎮上的天堂電影院在爆破聲中轟然倒塌,老人的眼里滿是落寞,年輕人在廢墟前嬉戲打鬧。這就是歲月的更替,殘忍又自然,轟鳴又安靜。當年又怎會想到,有一天重看這部電影時,自己也能說出“三十年前”如何如何?電影里的人生,重疊著自己仿佛不經意間已逝去的青春、踉踉蹌蹌的歲月、跌跌撞撞的人生。坐在電影院里,當燈光熄滅,那熟悉的音樂響起時,已淚眼婆娑。
電影最后,那些曾被神父要求剪掉的親吻片段多年以后被弗雷多集中成了一卷膠片。托托曾經說過“為什么這討厭的夏天還不過去,如果在電影里早就過去了”,可是人生中無數的酷暑嚴寒都要一天天熬過,誰的人生能如這剪輯的膠片:只有熱愛,只有快樂,只有深情,只有理解,只有掌聲,只有高潮。

天堂電影院 (1988)
導演: 朱塞佩·托納多雷
主演: 菲利普·努瓦雷 / 雅克·貝漢 / 馬克·萊昂納蒂 / 薩瓦特利·卡西歐
類型: 劇情 / 愛情
制片國家: 意大利 / 法國
語言: 意大利語
片長: 155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