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校莉
(西安翻譯學院譯人藝語輔導員工作室,陜西西安 710105)
促進大學生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需要在其內心厚植文化教育,讓學生深刻理解“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24字的內涵。00后大學生是個性的一代,他們獨立、自我意識較強,且大部分學生更富有自信、勇于創新,愿意展示自我。為構建全面育人機制,提升思政教育的有效性,讓學生建立“四個認同”,應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大學生公寓建設之中去。進而,發揮公寓管理作用。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步入普及化階段,高校教改工作正在扎實推進,思政教育成為高校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除了應構建課程思政體系,增強思政教學的吸引力,促進學生認識馬克思主義原理,使其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的內涵,助力他們綜合素質的發展,更應關注教學滲透問題。
畢竟,新時代的大學生,他們中的大部分人眼界更寬、見識廣博,獲取與了解外界信息的渠道更多。在某些西方國家的惡意抹黑、蓄意滲透中,會造成部分大學生出現認知偏差、行為失格。另外,在父母的過度寵溺中,有些學生自理能力差、習慣以自我為中心,學生群體中易滋生攀比心理,造成享樂主義、奢靡之風的蔓延,這對大學生的身心成長、未來發展極其不利。
公寓作為大學生日常生活起居、重要的休息場所,公寓文化建設水平高低,將對大學生認知形成、思維發展等產生直接影響。可見,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高校公寓建設管理工作中,不僅有助于形成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助力思政教育工作推進,更將使大學生端正認識,讓他們具有健全的人格與良好的三觀。進而,使他們在思想上提高警惕,理性看待文化多元化發展,逐漸加深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解,并將其內化于行,高標準要求自己。通過營造和諧融洽、健康溫馨、品味高雅的公寓文化,使大學生精神文化生活變得更加充實、豐富。
立足于生本教育理念下,促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與高校公寓建設工作的融合,有助于統一思想,增強大學生對社會主義道路、制度以及“四個自信”的價值認同。要知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雖只有短短的24字,但其卻有著高度的概括性,也是民眾精神的體現。重視對學生價值信仰的培養,使其領會核心價值觀深意,既符合高校育人工作開展的要求,也將賦予公寓建設管理工作更為豐厚的內涵。特別是在社會經濟步入高質量發展的新時期,學生要學習理論知識、展開專業實踐,更需要關注國家政治、文化建設、社會生活與生態文明建設。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充實學生的精神世界,促進其與公寓建設的結合,也是高校“鑄魂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將助力社會主義事業的穩健、可持續推進。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形成,以馬克思主義科學原理為理論基礎,有助于學生認清社會生活的本質。可以說,促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公寓建設中,將使學生多渠道獲取有益思政理論知識,加深對先進理念、科學論述的理解。這樣,既有助于在公寓環境裝扮、文化氛圍構建中,使他們將感性認知與理論知識相結合,還將使其進一步認識社會的物質性基礎。進而,讓學生建立唯物觀念,使他們增強社會認知,適應現代化社會生活,了解社會價值。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確立,根植于優秀的民族傳統文化當中。促進其與大學生公寓建設的融合,還將增強學生的文化理解,使他們有意識、多角度的探究與走進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畢竟,傳統文化既是一種民族信仰的傳承,也滋養著一代又一代的華夏子孫。只有理解并重視對傳統文化的弘揚,才能使核心價值體系的構建更生動,讓學生具有艱苦奮斗、頑強拼搏、奮勇不屈、自強不息的民族品格,形成愛國情懷,能夠知恥后勇、敬畏歷史,成為誠實守信、克己奉公、勇于擔當的人。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建立,是為了構建現代化國家而服務的,寄托著中華人民對美好、幸福、健康生活的新期待,也需要恪守基本的道德規范,約束自我行為。其與西方的文化價值有著根本性的區別,應在融入大學生公寓建設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自強精神、實踐能力,使學生在核心價值觀的影響下,抵御享受主義、奢靡之風、消費主義的影響,理性看待西方價值觀的局限性與其不足。從而,讓學生在公寓文化的感召下,自主實踐、積累經驗、服務他人,深刻的認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感受其先進性。
為了高效完成“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應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真正地入腦入心,化為學生的自覺行動,與他們的主觀認知、思維方式等有機結合。這便應關注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大學生公寓建設的問題。要知道,大學生價值觀的培養,并非單純教與學之間的關系,其不是知識技能,大多時候難以通過教學講授、習題訓練的方式表現出來。只有使學生認識真理、心存道義,才能讓他們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因此,讓其與公寓建設融合,有助于促進學生視覺思維的發展,使核心價值觀教育形式更加多樣化、開展方式更具靈活性。通過沖突認知障礙,讓學生進行直接的感知、接觸、分析與總結,使其理解抽象詞匯背后的真實含義。為此,可以裝飾公寓樓道、布告欄以及寢室墻壁,定期在公寓內放送紅歌、愛國教育宣傳片等不同形式,使學生認識國家的發展目標、民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知道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需要遵守哪些基本的道德規范。
大學生雖然已為成年人,但他們身處校園,實際生活閱歷、社會經驗較少。促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高校公寓建設中,有助于幫助學生增強價值認同,助力其高階思維的發展。例如:可加強情感教育的滲透,用心服務學生,使其感受溫馨、友善的公寓氛圍。并且,應密切與學生的日常聯系,了解其思想動態,促進思政、德育教育的生活化開展。在教學融合中,形成春風化雨的作用,準確尋找價值觀教育工作開展的切入點。通過更為通俗、易懂的方式,使學生認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讓他們增加對民族文化的認同;使理論知識以更溫暖、感性的方式呈現在學生的面前,例如:在公寓大廳的電子顯示屏中,可播放抗疫期間各行業工作人員堅守崗位、服務民眾的圖片或視頻,讓學生了解社會新聞,加深對“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理解,增加大學生職業報國的意識,使其在感動之余,產生情感共鳴。
發揮公寓建設的輔助育人作用,還應在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高校公寓建設管理工作中,建立完善、有效的管控體系。進而,開辟新的教育載體,獲得理想的育人效果。因此,應重視對高校公寓管理人員綜合素養的培養,使其全面認識核心價值觀,在與學生的共同生活中,成為他們的榜樣,發揮自身的模范帶頭作用。只有管理者用行動踐行核心價值觀,才能形成良好的公寓文化氛圍,其也被視為衡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大學生公寓建設中,其工作開展質量高低的重要指標。為此,應適當提升公寓管理崗位準入門檻,工作人員應具有思政教育經驗或專業知識。另外,還需為公寓管理人員提供參與培訓、學習的機會,加強對其思政、日常行為考核,使其具有終身學習意識。最后,還應做好公寓服務與管理,應愛護、尊重學生。
關注高校的公寓建設問題,促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及時融入,有助于豐富大學生日常生活,使其參與公寓活動,化解傳統管理方式中存在的問題。為此,一方面,應使公寓管理工作能夠“剛柔并濟”的實施,可構建對學生的評價體系;另一方面,還應發揮公寓教育平臺建設的作用。例如:如果條件允許的,可在大學公寓內開設專門的信息化管理辦公室,作為思政教育的主要場所,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可圍繞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舉辦相應的主題學習活動,向學生征集公寓室內裝飾、設計等意見;或可邀請心理學教師或輔導專家,在公寓內開設教育活動,加強對大學生的心理輔導,助力他們的健康生活、快樂實踐以及全面發展。
綜上,新時期不僅為高校公寓管理工作提供了新思路,也對公寓建設提出了新要求。促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大學生公寓建設中,有助于促進文化熏陶,培養學生的視覺思維,將其成為思政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學生日常生活、休息的場所,張貼、布置積極向上的圖畫或警示語,將對學生形成潛移默化的影響,使其形成正確的意識形態。從而,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入腦更入心”,使學生具有正確的分辨意識,自覺抵御不良思潮侵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