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橙色的C

真正熱愛的東西,最終靠的不是堅持,而是內心的小火苗,是一種你不做就渾身難受的那種感覺。
一次聚餐時朋友跟我半開玩笑:“女生跑步還不是為了減肥嗎?不要自欺欺人了吧。”我很想爭辯一番,但仿佛是要我闡述一下人類是怎么起源的一樣,千頭萬緒不知道從何說起,一種隔行如隔山的無力感油然而生。
算來我跑步有十年了,從最開始跑兩步就喘氣的小菜鳥,到現在完成了11次馬拉松及超馬(比馬拉松距離更長)比賽的長跑愛好者。在時光這把殺豬刀下想努力保持青春的假象當然是動力之一,不過周末天還沒亮就把自己拽出被窩出門吹寒氣的,不是身上的肥肉們,是這十年來和我一起歷經風雨闖天下的好伙伴——“跑步君”本君。我跟跑步君,就像兩個旅途上無意相識的陌生人,走著走著就突然成了伴兒。
最初接觸跑步,覺得有點單調、枯燥。久了卻發現,這世上,再單調枯燥的東西,認真鉆研起來,都是一個哆啦A夢的小口袋,滿滿都是驚喜。
我第一次踏上學校宿舍里的跑步機,正好有個朋友在旁邊跑。我以龜速跑了十分鐘便覺得氣數已盡,看到她已經跑了20分鐘還健步如飛談笑風生,頓時升起崇敬之感。
而跑步這件事,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只要努力,就能看到成績。它不像跳水比賽一樣要姿態優美、難度高超,還要壓水花,跑步就看你能跑多快跑多遠。
變得更快更遠的方法也很簡單,多跑跑就好了。它這么簡單明了,我就能看著簡單明了的數據來給自己鼓勁兒,今天跑了4.2公里,明天努力跑個4.3,那就是進步。
半年間,我盯著跑步機面板上的橙色小數字,一點一點加到了10公里。一想到這個就熱血沸騰,大清晨的鬧鐘也能把睡眠尚好的20歲的我叫醒,毫不猶豫。
大學畢業后我停了幾個月,開始工作后第一次去健身房,走到久違的跑步機上跑了40分鐘,那種汗流浹背肌肉隱隱作痛精神卻無比煥發的感覺毫發未損地回歸了。我暈暈乎乎地走下跑步機,心想:我應該會這么一直跑下去吧。
就這樣,10公里慢慢變成20公里,20公里變成40公里,我和跑步君經過了蜜月期、磨合期,成了知心知肺的老伴兒。
長跑總是痛苦的。一個馬拉松42公里,一般訓練的時候最多只會跑35公里,因為到比賽的時候你總是雞血滿滿,會比訓練的時候跑得更遠更快。
而那最后的7公里,就像跌入一個未知的空間,身體是痛苦的,雙腿是麻木的,但腦中很亢奮,抱著好奇探險的心理,把自己的身體極限往前推,就像在黑暗中行走懸崖峭壁,摸索著探出一步卻并沒有摔倒,有些刺激又有些竊喜。
這7公里是我最喜歡長跑的地方。它就像一個驚嘆號,標記著我生命中1%的極度痛苦和極度幸福,和其余99%的普通生活清晰地隔開來。
練速度也是痛苦的。人的身體就是這么叛逆,要進步就要痛苦,要舒適就原地踏步。跑步的大部分時間都只是讓肌肉出來曬曬太陽,只有咬著牙紅著眼的一小段痛苦時間能讓肌肉變得更強更壯,而這痛苦時間有多長,出現得多頻繁,就定義了你是怎樣的跑者。
練速度的時候我喜歡加個組織或者找個伴兒,看著前人的足跡就有動力卯著勁加油。要是自己跑就免不了跟自己做思想斗爭,本來想練10圈速度,斗爭斗爭著就只跑了8圈。所以大家看到身邊朋友跑完步的風光照,都看不到背后痛苦的心理斗爭。我在跑馬拉松的時候沒空寫字,不然大概是這樣的:
10公里:我今天的狀態很不錯啊,配速杠杠的,感覺可以沖個PB(個人紀錄)啊!
21公里:這就半馬啦?好輕松。
28公里:腰好酸,腿好痛,肚子也好餓。
35公里:能不能不跑了,我下次再來。
38公里:為什么?為什么?為什么不在家躺著?!
42.2公里:這感覺倍棒!下一個馬拉松在哪里?

時間定位到2019年,驗孕棒上的兩道杠宣布了新生活的到來。疼痛讓我不得不中止跑步,專心孵化這個小東西,50多小時的生產過程又把我折磨得如雨打梨花。跑友說她生完娃之后過倆禮拜就開始跑步了,而我在產后六周體檢時醫生卻還嚴肅地說:“深蹲都不能做啊,跑步就別想了!”
而此時,一個粉嫩的嶄新生命已經交到我手上,我背負著崇高而沉重的使命感日夜勞作,連吃飯洗澡都像沖鋒陷陣一樣爭分奪秒,哪有心思做自己的課外活動?
當我在新手媽媽的升級迷宮里漸漸迷失了自己時,是跑步君拉了我一把。他憤憤地說:怎么也是共患難十年的伙伴,再忙也可以見一面吧?喏,給你一個繩索,把生娃前后的你串起來。
我決定要找回生娃前的自己。我租了室內單車,先是用牛奶罐做重量訓練,后來找朋友借了啞鈴,又找了物理治療師制定了康復計劃。就這么一點點的,從跑200米開始,慢慢地把這個橙色小數字往上拉。
娃8個月大的時候,我完成了產后第一次的半馬比賽,雖然成績跟以前沒得比,過程也是艱苦卓絕,但是當我拿到紀念獎牌時,還是忍不住拍了拍跑步君的肩膀:“我回來啦!”
就這樣,歷經九九八十一難,跑步終于變成了我身份認同的一部分。不管我是從學生變成了上班族,從港漂變成了海漂,還是從單身變成了媽媽,每一次從蛹里飛出來,我都把跑步君這個伴兒拖著。
不管身份怎么變,心境怎么糾結,只要系上鞋帶,邁上雙腳,清風徐徐地劃過臉面,我就知道:我還是我,我還在這里。
有很多朋友問過我:跑步很好啊,我怎么才能培養這么好的愛好呢?
回首我跟跑步君的這一路,好像并沒有特別的努力。喜歡就多做些,不喜歡就停一停。是你的總是會回來,是真愛的你就忘不掉。就像人生里的另一半,要是每天都需要很努力來保持這段關系,多累啊。
也就像找另一半一樣,想想什么樣的人(什么類型的興趣愛好)是你可能會感興趣的,接觸一下,處處看,不合適也罷。當真愛來敲門,就勇敢地去愛。最后當然是——如果愛,請深愛。
有了喜歡的愛好,就排除萬難走下去。總是會有人對你的另一半議論紛紛,你能做的就是牽起他的手,堅持往下走。希望你也能找到你的跑步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