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洪明
(江蘇省蘇州市相城實驗中學 江蘇 蘇州 215000)
培養學生物理核心素養是初中物理教學中的重要目標,其主要包括:物理觀念、科學思維、實驗探究、科學態度與責任等。而思維導圖是一種心智導圖,在促進學生思維養成方面有著重要的作用,其次還能夠培養學生科學、嚴謹的學習態度,讓學生更輕松的梳理課堂上所講解的物理知識,幫助學生穩固知識基礎,同時能夠融會貫通、延伸思考,推動學生進入深度學習的狀態。思維導圖同時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和創新性,在教學中長期使用此類方法能夠幫助學生積累更多的知識結構塑造經驗,為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最好鋪墊。以下內容詳細闡述了在物理教學中使用思維導圖的策略方法以及對實踐教學經驗的總結。
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我們時常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和預習,高效的預習方法能夠給學生帶來更多的學習體驗感,并且會讓學提供學習興趣。在長期教學中我們不難發現,很多學生對物理知識的興趣有待提升,并且在學生自主預習過程中常常會產生無效預習的結果,這樣既浪費了學生的時間,同時也不利于學生自主學習。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我們可以將思維導圖與微課視頻相結合,快速整理課前預習目標,同時在思維導圖和微課中分別本次教學中的重難點知識,微課的內容非常簡練同時又是學習中的重點,這樣學生可以利用很少的時間就能高效完成預習任務。例如在學習“歐姆定律”時,我會為學生繪制以下形式的思維導圖,將歐姆定律的內容、表達式、電流與電壓、電阻的關系、變形公式等通過樹狀圖的形式列出,學生通過一張圖則能了解學習的重點內容。

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由于教學形式多樣,學習的內容非常復雜,導致很多學生認為學習難度偏大,由此學習比較吃力甚至缺少積極性。但由于課堂教學的時間是有限的,想要讓大部分學生穩固物理知識基礎,同時提高學習效率同樣也是一件難事。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利用思維導圖引導學生梳理知識結構。例如在學習“浮力”相關的知識時,可以繪制一下思維導圖,與浮力相關的重要知識點包含浮力產生的原因:液體對物體向上和向下的壓力差。其次稱量法、阿基米德公式、平衡法相關的知識點漂浮和懸浮等,以及浮沉的條件有哪些,都需要通過思維導圖的方式將其一一列出。在根據思維導圖中的知識結構,為學生整理實例。例如有關稱量法的公式為:F浮=G物-F示,一金屬塊的重力為30N,把它浸沒在某液體中式,彈簧秤的示數為22N,該金屬塊所受到的是多少?根據測量方法得出屋里收到的浮力F浮=G物-F示=30N-22N=8N。其余知識概念與之相似,這樣學生可以自上而下根據知識結構和實例進行知識點梳理,同時心中會呈現一個完成的知識概念,在應對浮力相關的問題是,會快速找到解決問題的方式方法。這對學生學習效率的提升有著一定推動作用。

同時為了能讓學生善于使用思維導圖進行自主學習,在教師為學生整理思維導圖之余,學生自己可以按照自己的學習習慣和方法進行思維導圖的繪制。同樣我們可還可以引導學生在做浮力實驗時整理出思維導圖,這樣更能加深學生的陰線,是學生快速掌握阿基米德原理。
思維導圖可以幫助學生進行高效復習。我們在學習完整本書之后,會發現很多學生會將前面的知識點忘的一干二凈,尤其是物理知識定理公式等,會讓學生出現知識混淆的情況,因此在教學中讓學生自己在學習時養成繪制思維導圖的習慣,然后學習完整本書之后將其繪制成復習手冊,這樣學生不管是在學習期末復習還是未來中考的總復習中都有更清晰的記錄,更利于學生記憶知識點。例如像學習“物態變化”時,可以繪制出一下思維導圖。

總而言之,思維導圖可以在學生課前預習、課堂學習和課后復習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師應該對其在教學中的運用提起重視,其次為了能夠讓學生進行深度學習,我們要引導學生自己繪制思維導圖、梳理知識概念和重難點,這樣才能讓學生不斷加深對知識的印象,在繪制思維導圖的過程中又再一次對知識進行了思考和總結,對學生物理核心素養的培養也有著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