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妍 方怡暉
7月22日,海南省委書記沈曉明、省長馮飛在三亞調研南繁產業發展并召開座談會,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種業發展的重要指示精神,加快推動南繁產業高質量發展,打造立足海南、服務全國、走向世界的“南繁硅谷”,為推進種業振興作出海南貢獻。
種子是農業的芯片,關乎國家生產的安全。海南省的南繁產業正處于中國種育中的核心位置,建設好種業實驗室對突破國際種業“卡脖子”問題將發揮極其重要的作用。海南省科技廳相關負責人告訴《小康》記者,“從海南優勢學科和重點產業出發,面向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和海南產業經濟發展需要,綜合考慮科研實力、競爭優勢、基礎條件,我們必須全力支持組建海南省崖州灣種子實驗室。”與此同時,海南省農業農村廳和海南大學等部門單位也為“南繁硅谷”建設在審批檢疫、科研服務、成果轉化、人才支撐等方面作出貢獻。
海南省科技廳為幫助海南種業發展,結合“南繁硅谷”建設,支持崖州灣種子實驗室相關的重大科技創新平臺,有力支撐科研人員和管理人員集聚三亞,參與科研攻關。2021年5月12日,三亞崖州灣種子實驗室揭牌。海南省科技廳作為該實驗室理事會中的一員,充分認識到種業科技創新發展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和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建設“南繁硅谷”、打好種業翻身仗的戰略決策和重大部署。
2021年1月21日,海南省科技廳促進海南大學與三亞市人民政府簽署聯合共建“海南大學三亞南繁研究院”(以下簡稱南繁研究院)協議。根據協議,雙方整合三亞市南繁科學技術研究院和海南大學熱帶農林學科領域相關資源組建海南大學三亞南繁研究院。海南省科技廳促進三亞市與海南大學共同構建產學研聯盟創新體系,搭建南繁育種技術標準支撐平臺,為“南繁硅谷”育種專家提供便捷高效的集中供給服務,推進“南繁硅谷”建設服務的供給側改革,同時為國家種業安全和糧食安全提供科學支撐。
除此之外,海南省科技廳廳長謝京認為,種業發展的核心是知識產權保護,主要涉及專利制度、植物新品種保護制度及商業秘密保護制度等。謝京建議,在海南設立種業知識產權保護特區。海南自貿港應發揮政策先行先試的優勢,在專利保護和植物新品種保護方面與國際最先進制度接軌,制定相關地方性法規,為種業發展提供法治保障。同時,他還建議支持在南繁科技城設立種業知識產權保護特區。

2021年5月12日,崖州灣種子實驗室揭牌。
建設“南繁硅谷”是習近平總書記對南繁工作的重要指示。黨中央、國務院和海南省委省政府對此高度重視。海南省農業農村廳有關負責人介紹,根據省委省政府的安排部署,該廳在建設“南繁硅谷”方面具體開展了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加強頂層設計,組織編制《國家南繁硅谷建設規劃》。6月1日經省委深改委第33次會議暨自貿港工委第32次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現已發函征求國家相關部委意見。海南省農業農村廳在編制《國家南繁硅谷建設規劃》同時,已同步推進“南繁硅谷”規劃中19個支撐國家實驗室的先導性項目建設,為培育崖州灣種子國家實驗室奠定基礎。
加強科研合作和產業招商,聚集優勢資源要素。海南省農業農村廳指導三亞市與中央農業科研單位合作,先后引進中國科學院、中國農業科學院、中國農業大學等16個科研院校建立分支機構。積極開展產業招商,先正達中國、隆平高科、德國科沃施等25個國內外優秀種業企業先后入駐南繁科技城。
加快審批權限下放,提高審批服務效率。海南省農業農村廳圍繞種業產業鏈發展過程中亟需解決的困難和問題,組織起草《海南自由貿易港種業若干規定》、《海南自由貿易港種子進出口生產經營許可管理辦法》、《進境植物繁殖材料隔離種植場所考核互認》等一系列政策制度,改善營商環境,降低行政成本。
為了貫徹執行國家南繁管理方針政策、協調南繁基地建設管理、組織實施南繁植物檢疫及轉基因安全監管,2014年,海南省農業農村廳設立下屬單位海南省南繁管理局。海南省南繁管理局今年初印發了《南繁服務清單》,明確了南繁登記、科研用地、南繁用房、植物檢疫等10方面的服務事項。
如何加強科研成果市場轉化,促進更多科研成果實現市場價值,是“南繁硅谷”當前及未來一段時間面臨的重要問題。海南省農業農村廳十分重視種業科研成果的市場的轉化,不斷完善品種選育制度。通打造育種科技創新平臺、建立區域協作機制、開展品種審定科企聯合體試驗、設立審定“綠色通道”、推進植物新品種權保護、建立農業科技示范基地、開展各類技術培訓等舉措,加快品種選育和成果轉化進度;推動科研、生產、市場深度融合,2021年5月,海南省農業農村廳聯合相關單位在三亞舉辦第三屆“海南好米”評選活動和品種展示推廣觀摩會,悅兩優2646、昌兩優馥香占、漢兩優219、金龍優1826、青香優絲苗等5個品種榮獲金獎。開展良種聯合攻關。今年海南啟動了畜禽良種聯合攻關工作;并以“企業主體,多元合作”的方式,構建產學研緊密聯合創新體系,突出育種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推進跨學科、跨部門、跨區域聯合攻關,加快培育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本地特色畜禽良種。支持南繁科研成果就地轉化。海南種植的西甜瓜目前推廣種植面積30多萬畝,畝產值超過1.5萬元,為當地農民增收、打贏脫貧攻堅作了突出貢獻。
為積極響應國家南繁規劃,落實海南責任擔當,7月17日上午,海南大學三亞南繁研究院在三亞揭牌成立。
據悉,海南大學三亞南繁研究院已建成南繁種業科技眾創中心46000余平方米,并已投入使用;已建成科研試驗基地1500畝;在建科研基地2000余畝,其中在建國家耐鹽堿水稻技術創新中心科研基地120畝,并在三沙建立設施蔬菜栽培基地、在印度尼西亞建立設施甜瓜示范基地。現有國家耐鹽堿水稻技術創新中心(共建單位)、熱帶設施農業技術與裝備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海南省熱帶設施農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南繁育制種海南省工程實驗室、海南省熱帶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多個條件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