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南方電網廣東中山供電局港口分局服務人員到客戶生產車間了解用電需求。孫嘉彪 攝
進入“5萬億俱樂部”、經濟總量繼續穩坐第一寶座……近日,全國31省份上半年GDP數據正式出爐后,廣東再次名列前茅。商務部研究院區域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張建平在接受采訪時特別提到,廣東生產需求繼續回升,新動能快速成長,質量效益也穩步提高,主要宏觀指標都處于合理區間。
在看得見的亮眼“答卷”背后,是廣東各行各業的相互協同。而其中,電力作為關鍵齒輪,更是日夜兼程地為高質量發展輸送能量。
2021年以來,廣東省統調負荷已七次創歷史新高,達到1.35 億千瓦,同比2020年最高負荷增長6.51%。在經濟發展疊加高溫的影響下,廣東近十年來首次出現持續電力供應緊張局面。
對此,南方電網廣東電網公司積極落實電力供應保障各項決策部署,千方百計提升電力供應能力,科學、精準、規范開展有序用電,努力實現錯峰不減產,為廣東經濟社會發展保駕護航。
經濟發展與高溫雙向驅動,電力消費快速增長
隨著經濟大環境逐漸向好,在廣東多個制造業工廠中,海內外訂單如雪片般飛來,工人與機器相互協作、持續生產。而這一切,離不開電力的穩定加持。
大型數控自動化加工設備保持24小時生產,是中山廣東日豐電纜生產廠車間的現狀。隨著生產規模的擴大,相比2019年上半年,企業上半年用電量增長已超40%。
“步入2021年,中山電網負荷已經五創新高,說明經濟發展形勢大好,保證電網供電穩定具有無可替代的意義?!蹦戏诫娋W廣東中山供電局電力調度控制中心副總經理彭石豐說。
實際上,中山廣東日豐電纜生產廠的情況不是個例,在東莞正揚電子機械有限公司生產車間里,機器人也正有條不紊地對傳感器元件進行加工?!皫装倥_機器人同時開工,對用電可靠性的要求極高。”
這家公司行政處副總經理趙鋒林介紹,2021年預計訂單量增長20%,用電量隨之增長34.19%。為了提速加快生產傳感器,該公司計劃新增一條生產線,申請增加用電容量2000千伏安,計劃新建一個廠區,新增臨時建筑用電容量630千伏安。
項目投產后,該企業總用電容量將達17830千伏安,年產值預計達24億元?!肮╇姴块T的效率很高,讓我們提前十幾天就用上了電?!?/p>
收到企業用電需求后,南方電網廣東東莞東南區供電局黨員先鋒服務隊立即加快研究,打造一套增容供電方案,快速完成企業用電增容和接電工作。
“線路路徑規劃是一大難點,我們積極協調相關部門,最終在23天后完成裝表接電?!蹦戏诫娋W廣東東莞黃江供電服務中心朱海燕還提到,“我們還配備了以黨員為骨干的紅色客戶經理團隊,提供24小時‘管家式服務,保障企業電力可靠供應?!?/p>
事實上,在經濟增長、持續高溫的雙重壓力下,廣東電網公司保障電力供應,完成了許多挑戰。廣東電網電力調度控制中心運行策劃部潮鑄表示,經測算,氣溫達到30度以上,每升高1度廣東用電負荷將增加300萬千瓦。
“市場之手”引導用戶削峰填谷,力保企業錯峰不減產
為優化資源配置,最大限度地滿足不斷攀升的電力需求,廣東電網公司積極推進市場化需求側響應交易。
從7月12日起,廣東電網公司再次發布全省需求響應邀約,日均500-800個用電戶積極參加響應,實現持續穩定削峰約100萬千瓦,其中4天基本覆蓋電力缺口,未啟動有序用電等行政手段,市場對資源優化配置的決定性作用充分體現。
對于市場化需求響應,廣東電力調度控制中心現貨市場管理部高級經理劉思捷解釋,“簡單來說是構建市場化機制,激勵用戶通過優化生產安排、調整電動汽車充放電安排、加裝節能裝置和用戶側儲能等方式,挖掘負荷的可調能力,實現削峰填谷和社會綜合效益的最大化?!?/p>
廣東省能源局電力處相關負責人直言,“這有助于緩解負荷高峰時段的用電壓力,是廣東在保障電力供應、推進市場化改革上的新嘗試。”
隨著新能源的大比例接入,其出力的隨機性、波動性和間歇性將給電力保障、電網安全帶來巨大挑戰。如今,茂名地區風光新能源裝機占比超過三成,存在晚高峰用電需求走高與新能源出力降低不匹配的現狀。
對此,廣東電網公司也適時啟動茂名地區晚高峰需求響應交易,在優化運行方式的基礎上,調動需求側資源參與調節,有效規避了夜間新能源出力下降、機組臨修等場景下主變過載風險,實現負荷與新能源的雙向友好互動。
“我們第一天就開始積極參與,累計參與了12個邀約。”茂名勝利投資有限公司劉發圣總經理介紹,“在不影響整體生產任務的前提下,確保在邀約時段具備持續的負荷調節能力,這不僅降低自身用能成本,也能讓更需要用電的人用上電。”
實際上,自5月廣東電網公司首次啟動南方區域市場化需求響應結算試運行以來,市場主體反應踴躍。僅通過12個交易日,需求響應最大中標容量即突破100萬千瓦,相當于快速投產一臺總投資數十億元、小時“發電”量100萬度、可靈活開停的“零碳”機組。
截至目前,廣東全省注冊的需求響應用電戶數一萬多個,聚合為六百多家虛擬電廠,分布在全省21個地市。這些“小型電廠”看不見摸不著,但是切身參與電力平衡調節,彰顯了百萬級負荷調節“彈性”。
“保民生、保公用、保重點”,科學、精準、規范開展有序用電
在廣東經濟社會高速發展下,全力提升電力供應能力,同樣是廣東電網公司的重要“課題”。
在廣東電網公司的推動下,多項電源項目加快建成投產。東莞中堂悅灣電廠、河源源和電廠二期接入系統工程分別提前1個月、3個月投產,有力保障了悅灣電廠第一套機組、源和電廠二期第一臺機組完成首次并網。
而在5月廣東供應最緊張期間,廣東電網公司最大增送200萬千瓦,協調國家電網公司通過江城直流最大增送電力110萬千瓦。可以說,廣東電網公司發揮出南方電網大平臺的作用,積極協調省外電源增送、多送。
此外,廣東電網公司還提前投產東莞500千伏崇煥輸變電工程等一批電網建設項目,提高對珠三角核心地區的電力饋入能力250萬千瓦,并挖掘粵西供電潛力220萬千瓦。
不過,廣東電網公司市場營銷部營業科黃嘉健也直言,在全力提升電力供應能力的情況下,全省仍是緊平衡狀態?!拔覀円凑铡C裆⒈9?、保重點原則,密切跟蹤電力供需形勢,科學、精準、規范開展有序用電,引導用戶合理調整生產計劃。”
在此思路下,作為有序用電主體的工業,第二季度用電量兩年平均增速實現7.80%,較“十三五”期間平均增速提升4.0個百分點,反映出有序用電執行期間做到了錯峰不減產。
而在廣東省政府的指導下,廣東電網公司還推動建立起全省有序用電工作交流平臺,并推動市、縣(區)、鎮(街)政府牽頭成立有序用電專項工作小組,引導用戶自覺參與有序用電。其中,“月報告+周啟動+日調整”的有序用電工作機制尤其值得關注。
黃嘉健提到,“目前日內按照早峰、下午峰、晚峰三個時段精準評估網供能力,及時下發網供指標。”廣東省有序用電機制得到國家發改委的高度肯定,并將其推廣至全國。
電力點亮了城市和每個家庭,也為在經濟社會發展保駕護航。正是電力人默默無聞的積累,才給每個城市的經濟發展、每個居民的安居生活筑牢一道可靠的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