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軍,樊銀斌,周 佳,王 宇
(第一拖拉機股份有限公司,河南 洛陽 471004)
大馬力輪式拖拉機燃油箱設計時,為了滿足農忙作業時的需要,一般要求加滿燃油的情況下,拖拉機能持續工作10 h以上[1]。某型拖拉機整機布置時,為擴大燃油存儲量,充分利用底盤剩余空間,采用在駕駛室后壁板安裝一個金屬油箱作為主油箱,并在駕駛室左前懸架上安裝一個塑料油箱作為副油箱的雙油箱結構,高低布置的主副油箱結構如圖1所示。
圖1中,主油箱的安裝位置高于側置的副油箱,加油口在主油箱上,主、副油箱之間通過一根通徑較粗的軟管連通,發動機吸油管安裝在副油箱上吸取燃油,主油箱對副油箱進行燃油補給,油量傳感器安裝在副油箱上,進行油位的測量與提示。現有技術中油量傳感器安裝組件結構為:塑料副油箱上鑲嵌一個帶安裝孔的金屬法蘭,油量傳感器設計一個相應的金屬法蘭盤并帶橡膠墊;安裝時在副油箱上的法蘭盤表面涂抹一圈密封膠,將油量傳感器的法蘭盤與其孔位對照,用螺釘通過均布于法蘭盤上的5個螺紋孔擰緊固定,油量傳感器與副油箱之間靠壓緊橡膠墊平面密封。

圖1 高低布置的主副油箱結構Fig.1 High and low layout of the main and auxiliary tank structure
通常拖拉機燃油箱內環境一般為負壓,圖1中主油箱高、副油箱低的布置中,副油箱長期處于柴油飽滿的正壓狀態,加之拖拉機連續作業后持續的高溫回油會使油箱內的油溫升高[2],油氣的膨脹,更增大了副油箱內的壓力,油量傳感器安裝處平面密封的結構耐壓能力不足,市場反饋漏油問題比較普遍。
針對這種情況,筆者研制了一種適用于正壓型油箱的螺紋連接、雙密封油量傳感器安裝組件,既解決了漏油問題又方便裝配。
筆者設計的這種正壓型油箱油量傳感器安裝組件,主要由副油箱上的螺紋預埋件、油量傳感器總成上的法蘭安裝座、O型圈組成,具體結構如圖2所示。

圖2 油箱與油量傳感器安裝結構圖Fig.2 Tank and fuel sensor installation structure drawing
副油箱1上鑲嵌有預埋件11,預埋件上部設有溝槽。油量傳感器總成2包括線束21、防護帽22、法蘭座23、信息管24、浮子25、密封蓋26、O型圈Ⅰ27、O型圈Ⅱ28;其中,法蘭座23頂部為凸臺231,上部為卡裝部232,中部為壓盤233,壓盤上設有溝槽234,下部為連接部235。預埋件11內壁與連接部235外表面加工有相互配合的管螺紋,O型圈Ⅰ27安裝在溝槽234中,O型圈Ⅱ28卡裝在壓盤233和連接部235之間的溝槽上。
安裝時,將油量傳感器總成的連接部235旋入到副油箱上的預埋件11中,用S27的扳手卡住卡裝部232擰緊;擰緊后O型圈Ⅱ被壓入預埋件11上部的溝槽中與側壁形成徑向密封;O型圈Ⅰ受到壓盤233自上向下的擠壓與油箱表面形成平面密封,此一步完成油量傳感器與副油箱的組合。
進一步地把組合好的副油箱安裝至拖拉機上的副油箱支架上,將線束21的插頭與拖拉機主線束對插,實現通信;信息管24內部為線路板,線路板上焊接若干個電阻和干簧管,一個電阻連接一個干簧管,浮子25中間有通孔貫穿于信息管上,信息管下部焊接密封蓋26;浮子25為內部帶磁鋼的發泡丁腈橡膠,能夠漂浮于柴油表面,當油箱內的油位變化時,浮子25跟隨上下浮動,信息管24內線路板上的干簧管感應到磁鋼的磁力而閉合;連接干簧管的電阻值通過線束21輸出至拖拉機儀表,儀表的指針會隨著阻值的變化而轉動,從而達到指示油位的目的。
1)主副油箱高度差造成的壓力。某型拖拉機后背油箱加油口高出副油箱油量傳感器安裝面82 cm,根據液體壓強的計算公式P=ρg△h,則P=ρg△h=840×9.8×0.82=6.75 kPa;即油量傳感器安裝處長期承受6.75 kPa左右的正壓。式中:ρ——柴油密度,取ρ=840 kg/m3;
△h——液面高度差,根據實際取△h=0.82 m。
2)O型圈的選型。規格的選擇:根據預埋件和法蘭座的相關尺寸,參照標準[3]設計溝槽234、壓盤233和連接部235之間的溝槽以及預埋件上部溝槽尺寸;選取O型圈Ⅰ規格:50×5.3-G-N-GB/T 3452.1-2005[4];選取O型圈Ⅱ規格:40×2.65-G-N-GB/T 3452.1-2005[4]。為防止從溝槽內脫落,O型圈在安裝前須受到拉伸,安裝后受到擠壓起到密封作用,本研究結構中O型圈Ⅰ、O型圈Ⅱ均為靜密封,在靜密封場合、密封介質為油時,要求初始拉伸量為1 mm~1.04 mm,壓縮率為15%~25%。拉伸量和壓縮率按下列公式計算。

式中:d1——O型圈內徑,單位mm;
d2——O型圈橫截面直徑,單位mm;
d3——溝槽內徑,單位mm;
h——溝槽深度,單位mm。
3)對本方案中O型圈的拉伸量和壓縮率進行驗算。
O型圈Ⅰ:d1=50 mm,d2=5.3 mm,溝槽內徑d3=52+0.1-0.1mm,溝槽深h=4.2 mm;
代入式(1)得最大初始拉伸量α=(52.1+5.3)/(50+5.3)=1.038 mm;
代入式(2)得壓縮率ω=(5.3-4.2)/5.3=20.7%;
O型圈Ⅱ:d1=40 mm,d2=2.65 mm;溝槽底徑d3=41.5+0.150mm,溝槽深h=2.2 mm;
代入式(1)得最大初始拉伸量α=(41.65+2.65)/(40+2.65)=1.038 mm;
代入式(2)得壓縮率ω=(2.65-2.2)/2.65=17%;
綜上,選用的O型圈拉伸量和壓縮率能夠滿足設計要求。
4)材質的選擇:因工作介質為柴油,選用耐油性和機械性能好的丁腈橡膠。
5)硬度的選擇:硬度根據壓力來選擇,一般低壓下用低硬度的材料,高壓下用高硬度的材料,結合前述工作壓力6.75 kPa,選用邵氏硬度(70±5)HA。
1)油量傳感器采用螺紋連接安裝到副油箱上,尤其是G11/2的管螺紋[5],相比于普通螺紋連接緊密性更好,能承受較大壓力。采用螺紋連接后,滲漏油主要來自兩個方面,如圖3所示,一是油量傳感器與金屬預埋件的螺紋牙間的縫隙,二是金屬預埋件與塑料之間縫隙。因此,筆者設計兩道O型圈密封結構,內側的O型圈徑向密封,阻擋了油量傳感器與預埋件之間的滲漏;外側的O型圈軸向密封,阻擋了預埋件和塑料之間的滲漏;軸向密封對徑向密封形成密封補償,增強了密封性能。
2)油量傳感器的法蘭座上部設計S27外六方卡裝部,方便使用扳手緊固,相比于現有技術中采用5個M5*16螺釘固定,提高了裝配效率,且不需要打平面密封膠,減少了輔料消耗。
3)油量傳感器的線束采用沿法蘭座中軸線垂直向上的出線方式,并通過注塑固定,解決了采用螺紋連接衍生的“因預埋件與法蘭座連接部加工時螺紋切入角無法保證一致,造成的水平方向出線時螺紋擰緊后導線打死彎問題”,保護導線,并保證了批量裝配一致性。
4)油量傳感器上設有橡膠防護帽,起到防水、防塵、絕緣作用,保證傳感電路的可靠,橡膠防護帽的安裝采用在法蘭座頂部設計帶唇部的凸臺,通過唇部撐開防護帽卡裝的方式,能夠有效防止脫落。
5)柴油具有一定的腐蝕性,為避免與柴油接觸的金屬組件生銹,設計的油量傳感器法蘭座選用不銹鋼材質,螺紋預埋件選用黃銅材質,兩道O型圈選用耐油性強的丁腈橡膠,增強整個組件的可靠性。
按照相關標準[6],對安裝此種新型組件的副油箱樣品進行了耐壓性能試驗,分別驗證了35 kPa、40 kPa兩種壓力,各采用2只樣品,試驗時將油箱各通口堵塞,油量傳感器用30 N·m的預緊力裝配擰緊,試驗結果如表1所示。

表1 耐壓性能試驗結果Tab.1 Pressure resistance test results
將采用此種新型組件的副油箱安裝至拖拉機后,加滿燃油進行顛簸靜置試驗,也未出現漏油。
筆者設計的正壓型油箱用油量傳感器安裝組件,提供了一種長期承受正壓狀態的塑料油箱油量傳感器耐壓、密封性能提升方案;通過管螺紋連接和雙O型圈密封的結構,提高了油量傳感器安裝處的耐壓能力,解決了現有技術中的漏油問題,延長了油量傳感器的使用壽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