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漢橋 祝花 王書月 王孝琴 申衍月 殷新娟
導讀:武漢市蔡甸區生態氣候條件適宜蔬菜生產,全區常年蔬菜播種面積2.43萬hm2,產值29.5億元,形成了4種特色高效栽培模式,下部分介紹了春菜豆—夏黃瓜—秋番茄(紅菜薹)、春辣椒—秋辣椒2種栽培模式的技術要點、經濟效益等。

春菜豆

夏黃瓜
該模式品種豐富,瓜、豆、茄樣樣有,春、夏、秋、冬四季皆有菜。
菜豆667 m2產量1 300~1 800 kg,產值4 500元;黃瓜667 m2產量3 000~6 000 kg,產值4 000元;番茄667 m2產量3 500~4 000 kg,產值4 000~6 000元;紅菜薹667 m2產量1 500~2 000 kg,產值3 000元,總產值高達1.55萬元。
春菜豆2月上旬播種,3月上旬定植,4月底始收,6月上旬罷園;夏黃瓜6月上旬播種,6月下旬定植,7月中旬始收,8月中旬罷園;秋番茄7月上中旬播種,8月中下旬定植,9月下旬始收,12月底罷園;紅菜薹8月中旬播種,9月中旬定植,10月下旬始收,次年2月上旬罷園。

紅菜薹

秋番茄
①良種選擇 選西雜王、早花嫩莢、綠龍架豆等品種。
②整地施肥 前茬收獲后,應及時深耕20~25 cm,耙細。按1.4 m開廂作畦,鋪地膜待栽(播)。結合整地每667 m2條施有機生物復混肥120 kg或進口復合肥50 kg。
③播種育苗 春菜豆2月上旬播種,在高畦上按行距60~70 cm開深3~4 cm、寬10 cm左右的種植淺溝,按穴距25~30 cm點播在大中棚的種植淺溝內,播后覆細土厚2~3 cm,出芽后10~15天每穴留苗2株,667 m2用種量4~5 kg,為了提早上市也可于2月上中旬育苗移栽。
④田間管理 a.肥料管理。出苗后或定植成活后15~25天,667 m2施10%稀薄腐熟糞肥液或0.5%尿素稀肥水1次,插架前667 m2用糞肥200 kg、尿素10 kg稀釋澆施;第1、第2花穗結出嫩莢3~4條和開始采收嫩莢后,再追施2次重肥,同時每667 m2增施過磷酸鈣15 kg左右;開花結莢期用磷酸二氫鉀液根外追肥2~3次。
b.水分管理。苗期要保持土壤干干濕濕,小水勤澆;開花結莢期間要始終保持土壤濕潤,同時防止水分過多,造成落花落莢。多雨天氣要做好排水工作,做到雨住溝干。
c.搭架綁蔓。當主蔓達10~15 cm時及時插架,以利通風,架高2 m,呈逆時針方向繞架上升。
⑤病蟲害防治 主要病蟲害有疫病、根腐病、煙粉虱。疫病可用72.2%霜霉威水劑800倍液噴霧防治;根腐病可用99%噁霉靈原藥3 000倍液或54.5%噁霉·福美雙可濕性粉劑1 500倍液灌根;煙粉虱可用25%吡蚜酮可濕性粉劑2 000倍液和4%阿維·啶蟲脒乳油1 500倍液交替噴霧防治。
⑥采收 春菜豆采收期為4月底5月初,采收期30天左右。
①品種選擇 可選用津優35號、申青1號等優良品種。
②播種育苗 播前曬種2天,浸種催芽后點播于營養缽中,遮陽網覆蓋降溫保墑。苗齡10天左右,3葉1心時定植。
③整地施肥定植 前茬收獲后及時深翻土壤,按1.3 m開廂,深溝高畦栽培,畦高20 cm,畦寬83 cm,溝寬50 cm。結合整地每667 m2施優質商品有機肥400~500 kg或腐熟餅肥200 kg。寬行80 cm,窄行45 cm,株距25 cm,每667 m2定植4 000株左右。
④田間管理 a.肥料管理。掌握輕施、勤施、薄施原則。施提苗肥2次,每次每667 m2施優質復合肥15 kg;開花結果期每采收2~3批果,每667 m2施尿素10 kg;每7天噴施磷酸鉀葉面肥1次,共3~4次。
b.水分管理。結果期需水量大,每追施1次肥要灌1次水;若遇暴雨,則要及時清溝排漬,做到雨住溝干。
c.搭架、綁蔓。植株開始抽蔓時,及時搭架,以后隨植株生長及時綁蔓。
⑤病蟲害防治 黃瓜主要病蟲害有霜霉病、細菌性角斑病、疫病、根腐病、煙粉虱。霜霉病、疫病發病前可用10%氰霜唑懸浮劑2 000倍液噴霧預防,發病初期可用58%精甲霜·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72.2%霜霉威水劑800倍液噴霧防治。細菌性角斑病可用6%春雷霉素可濕性粉劑800倍液噴霧防治,每隔7天1次,連續2~3次。根腐病可用99%噁霉靈原藥3 0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700倍液灌根防治。煙粉虱可用25%吡蚜酮可濕性粉劑2 000倍液和4%阿維·啶蟲脒乳油1 500倍液交替噴霧防治。
⑥采收 根瓜適時早收,初期2~3天采收1次,盛果期每天采收1次,采收應在早晨進行。
①品種選擇 選用優質高抗品種,如福石、愛因斯坦、中研紅2號等。
②整地施肥 667 m2施腐熟有機肥4 000 kg或商品有機肥400 kg加復合肥50 kg,按1.2 m寬(包溝)開廂,畦面土壤要細碎平整,在每小廂中間放置1條滴灌管。
③播種育苗 播種前要消毒、浸種、催芽,然后直播在營養缽或穴盤中,苗齡控制在25~30天,提倡使用專用育苗基質。
④田間管理 a.適時定植。定植宜在陰天或晴天下午進行,株距35 cm,行距50 cm,定植深度以地面與子葉相平為宜,定植成活前用遮陽網降溫,成活后覆蓋黑色地膜防雜草。
b.肥水管理。水分管理原則是定植時澆透,開花前輕澆,結果后重澆。追肥結合灌水進行,成活后結合澆水進行第1次追肥,每667 m2施復合肥16 kg、尿素10 kg;以后每周澆1次水、追1次肥,每次每667 m2施復合肥12 kg;第1批果采收后,應重施壯果肥2~3次,每667 m2施復合肥20 kg、過磷酸鈣40 kg、硫酸鉀10 kg。
c.溫度管理。育苗及生長前期正值高溫干旱、暴雨季節,宜覆蓋遮陽網或大棚膜進行避雨栽培;生長后期溫度逐漸降低,以保溫保墑為主。
d.保花保果。開花后人工噴施防落素,或用坐果靈浸花保花保果。
⑤病蟲害防治 主要病蟲害有疫病、病毒病、蚜蟲和煙粉虱等。疫病可選用72.2%霜霉威水劑800倍液噴霧防治;病毒病在發病前可用20%鹽酸嗎啉胍可濕性粉劑300倍液或1.5%植病靈2號水劑800倍液噴霧預防;蚜蟲可用2.5%溴氰菊酯乳油1 500倍液噴霧防治;煙粉虱可用25%吡蚜酮可濕性粉劑2 000倍液和4%阿維·啶蟲脒乳油1 500倍液交替噴霧防治。
⑥采收 番茄變色轉紅后及時采收,以利于植株上其他果實的正常生長發育。
①品種選擇 可選大股子、十月紅、佳紅2號、佳紅5號、紫婷等品種。
②播種育苗 苗床應選擇壤土或砂壤土,種子與沙混勻后撒播,667 m2用種量25~50 g。自真葉展開后間苗2~3次,每次間苗后追肥,促進幼苗生長。苗齡25~30天。
③整地施肥定植 每667 m2施腐熟廄肥2 000 kg或有機生物肥150 kg作基肥(腐熟廄肥提前7~10天施入土壤中),然后三耕三耙,2 m開廂,作深溝高畦。定植前1天要把苗床灌透水,次日起苗時帶土移栽。挖苗時盡量少傷根、斷根。行距40 cm,株距30 cm,667 m2栽3 500株左右。洪山菜薹行距60 cm,株距40 cm,667 m2栽2 700株左右。
④田間管理 a.肥料管理。追肥宜早,特別是早熟品種。定植成活后及時追施提苗肥,667 m2可用尿素5 kg于雨后撒施。植株封行前要施1次重肥,每667 m2溝施復合肥50 kg(N、P、K肥具體比例為15∶10∶20)。定植成活后中耕1次,抽薹封行前中耕1次,將雜草除凈。
b.水分管理。晴天定植后灌1次定根水。在葉片生長或采收過程中,如遇干旱應及時灌水,保持土壤濕潤,但切忌田間漬水。
⑤病蟲害防治 主要病蟲害有霜霉病、軟腐病、黑腐病、煙粉虱。霜霉病發病前可選用10%氰霜唑懸浮劑2 000倍液噴霧預防;軟腐病和黑腐病可選用6%春雷霉素可濕性粉劑800倍液噴霧防治,重點噴霧葉片背面,間隔7~10天1次,連續2~3次。煙粉虱可用25%吡蚜酮可濕性粉劑2 000倍液和4%阿維·啶蟲脒乳油1 500倍液交替噴霧防治。
⑥采收 “主薹不掐,側薹不發”,因此主薹宜早采割。當主薹長至30~40 cm,1朵或2朵花蕾初開時為采收適期,采收時在主薹的基部割取,切口略傾斜,以免積水而引起腐爛。切割時注意保留基部幾個腋芽,以保證側薹生長粗壯。側薹采收時,每個薹基部留1~2片葉,以便萌發下一級菜薹。
是蔡甸區張灣街旭光村的特色模式,該村種植辣椒歷史悠久,種植水平高,種植效益好。
春辣椒667 m2產量2 138 kg,產值4 413元;秋辣椒667 m2產量2 200 kg,產值7 040元;每667 m2總產量4 338 kg,總產值11 453元。
春辣椒10月中下旬播種,次年2月中旬定植,4月下旬始收,6月中下旬罷園;秋辣椒6月底7月上旬播種,7月底8月上旬定植,9月采收,12月罷園。

春辣椒
①品種選擇 宜選用早熟、耐低溫、抗病性強的品種,如蕭新金冠、早雜、新佳美、福椒4號等。
②播種育苗 宜于10月上中旬采用塑料大棚冷床撒播,亦可于12月上中旬采用工廠化育苗穴盤點播。冷床育苗,待幼苗2~3片真葉時,選晴天假植于大棚營養缽內或苗床內,假植深度以子葉節下1~2 cm為宜,假植后于苗床上搭蓋小拱棚,氣溫保持在20~30℃,空氣相對濕度保持在90%,7天后開始逐漸通風降濕,定植前5~7天煉苗。
③整地、作畦、定植 深翻土壤并施足底肥,667 m2施商品有機肥400~500 kg,復合肥50 kg,過磷酸鈣30~40 kg。按1.33 m(包溝)開溝作畦,作成深溝高畦,溝深25 cm,寬33 cm。畦上覆蓋地膜及安裝軟管滴灌待栽。定植前25~30天扣棚升溫。移栽時幼苗分級、帶藥、帶肥、帶土定植,行株距為55 cm×33 cm,每穴1株,667 m2栽3 800株左右,定植后澆足定根水。
④田間管理 a.溫度管理。定植后5~7天要保持較高溫度,宜維持在25~30℃,如果夜間溫度低,采取搭蓋小拱棚或覆蓋保溫被的方式保溫,緩苗期間可不通風。緩苗后要適當通風降低棚溫,白天氣溫保持在20~25℃,夜間保持在13℃以上;開花結果初期,遇低溫寒潮天氣至少要采取3層覆蓋進行保溫。5月中旬后,可將大棚裙膜拆除,頂膜至罷園拆除。
b.肥水管理。定植后至緩苗期間不澆水,開花結果期要加強水分供應,開花后每隔7~10天澆1次水。苗期輕施1次提苗肥,但氮肥不宜過多。開花結果期,結合灌水每采收2次后追肥1次,每667 m2每次追施復合肥15 kg,灌水在睛天上午進行,灌水后加強放風,降低棚內空氣相對濕度,有條件的盡量采用滴灌方式。開花坐果期還可用0.3%磷酸二氫鉀液進行葉面噴霧,促進坐果。
c.其他管理。生長前期及早摘除第一花穗下所有側枝,及時摘除老葉、病葉并立支架;中后期摘除植株內側過密的細弱枝和下部黃葉,改善植株中下部生長環境。全程覆蓋頂膜,裙膜可在5月中旬拆除。為防止溫度過低引起落花,可用20~30 mg/L防落素噴花保果。
⑤病蟲害防治 主要病蟲害有疫病、病毒病、炭疽病、蚜蟲和煙粉虱。炭疽病在開花結果初期噴施7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700倍液或30%醚菌酯可濕性粉劑1 500倍液防治;蚜蟲可用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800倍液防治。疫病、病毒病和煙粉虱防治方法同前。
⑥采收 根據市場需求和商品辣椒成熟度及時、分批采收。
①品種選擇 秋辣椒生長期間正值高溫伏旱,因此秋辣椒栽培宜選擇耐熱、抗病毒病、抗逆性強、生長勢旺、坐果率高、商品性好的品種,如蕭新金冠、鄂椒帥亮、基地酷優等。
②播種育苗 采用營養團、營養缽育苗,種子和營養土都要進行消毒處理。營養缽育苗,每缽播種2~3粒,播種后用消過毒的細土蓋種,畦面蓋遮陽網(膜)保濕降溫并噴足播種水。當有50%種子出苗后,改遮陽網(膜)地面覆蓋為小拱棚,大棚覆蓋頂膜。營養團育苗,2~3片真葉時,一次性假植進缽,假植宜選陰天或晴天傍晚進行,假植后蓋好遮陽網。營養缽育苗,苗期勻苗1次,每缽留1株壯苗。
③適時定植 苗齡25~30天,有5~6片真葉時即可定植,每畦種2行,株距30 cm,行距55 cm,667 m2栽4 000株左右。定植后施點根肥,定植時間為陰雨天下午。定植前應加蓋頂膜和遮陽網。整地、施肥與春辣椒相同。
④田間管理 a.肥水管理。定植后應經常澆水保持土壤濕潤,采用軟管滴灌或溝灌的方式。進入盛花期后,每15~20天結合灌水施肥1次,每次每667 m2施復合肥15 kg。后期用0.2%~0.4%磷酸二氫鉀液根外追肥。
b.溫度管理。秋辣椒定植至緩苗期,遮陽網宜全覆蓋,幼苗成活后采用頂部覆蓋。強光時于10:00蓋,16:00~17:00揭;陰天揭,暴雨蓋。9月后光照減弱,氣溫降低時,宜揭去遮陽網及薄膜。10月下旬后隨著氣溫的降低要放下四周的裙膜,11月下旬大棚實行全覆蓋,如遇低溫,除大棚覆蓋外,還需進行多層覆蓋。

秋辣椒
其他管理同春辣椒。
⑤采收及病蟲害防治 參照春辣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