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俊燕 陶 鶴 馬 超
(1庫爾勒市巴州人民醫院神經外科;2庫爾勒市巴州人民醫院呼吸一科,新疆庫爾勒 841000)
肺通氣障礙或換氣障礙是神經外科意識障礙患者常見癥狀表現,當患者出現低氧呼吸時,將增加其心肌功能受到的損害,導致身體其他器官和系統無法正常運轉,從而對生命健康產生嚴重威脅[1-2]。由此可見,積極改善缺氧狀態,保持呼吸通暢顯得尤為重要。本研究選取60例意識障礙患者進行經鼻高流量濕化氧療的臨床效果研究和分析。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以隨機數字表分組法將2019年3月至2020年9月庫爾勒市巴州人民醫院神經外科收治的60例意識障礙患者分成對照組和試驗組,各30 例。對照組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齡26~73 歲,平均年齡(57.84±4.16)歲。試驗組男性20例,女性10例;年齡24~72歲,平均年齡(58.24±4.36) 歲。兩組患者臨床基線資料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家屬均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本次研究經庫爾勒市巴州人民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納入標準:①神經外科機械通氣拔管后患者或入ICU時間>12 h、沒有人工氣道和未發生呼吸衰竭的神經外科患者;②意識障礙狀態呈嗜睡、昏睡或淺昏迷,格拉斯哥昏迷評分(GCS)評分7~13分[3]。排除標準:①48 h內需要神經外科手術患者;②頜面部創傷患者;③合并顱底骨折患者;④合并其他器官嚴重損傷或功能障礙患者;⑤中樞性呼吸衰竭患者。
1.2 方法 給予所有患者常規翻身、拍背和霧化吸入等日常護理。對照組接受面罩式通氣濕化治療,使用傳統面罩、鼻導管濕化吸氧。根據痰液的黏稠度使用滅菌注射用水濕化治療,保持痰的性狀在Ⅰ~Ⅱ度之間,調整吸入氧濃度的原則為維持患者血氧飽和度(SpO2)在92%以上。試驗組接受經鼻高流量濕化氧療。開始治療前,先將經鼻高流量氧療濕化治療儀(費雪派克,型號:Airvo2 PT101AZ)氧量參數設置為40 L/min,溫度為37 ℃,濕度為100.00%。在整個治療過程中根據患者耐受度,適當調節氧濃度參數及溫度,原則是維持SpO2在92%以上,保持痰的性狀在Ⅰ~Ⅱ度之間。
1.3 觀察指標 采集兩組患者動脈血3 mL,使用血氣分析儀分析兩組治療6 h后血氣分析指標水平,即:血氧分壓(PaO2)、血二氧化碳分壓(PaCO2)、SpO2。對比兩組患者ICU收治時間、ICU氣管插管率、氣管切開率、肺部感染發生率、ICU肺部感染相關的病死率和氣道管理相關并發癥。
1.4 統計學分析 統計學分析采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處理。計量資料采用()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例(%)]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治療6 h后血氣分析指標對比 試驗組患者PaO2、SpO2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PaCO2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6 h后血氣分析指標對比()

表1 兩組患者治療6 h后血氣分析指標對比()
PaO2:血氧分壓;PaCO2:血二氧化碳分壓;SpO2:血氧飽和度。1 mmHg=0.133 kPa。
分組 例數 PaO2(mmHg) PaCO2(mmHg) SpO2(%)試驗組 30 108.25±11.54 49.84±4.51 95.64±2.03對照組 30 82.05±10.68 56.84±5.64 94.05±1.88 t值 9.127 5.309 3.148 P值 0.001 0.001 0.003
2.2 兩組患者lCU收治時間對比 通過對比兩組患者的ICU收治時間發現,試驗組ICU收治時間為(5.32±1.01) d,而對照組為(9.12±2.08)d。兩組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 兩組患者各病癥及措施發生率對比 試驗組ICU氣管插管率、氣管切開率、肺部感染發生率、ICU肺部感染相關的病死率和氣道管理相關并發癥發生率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各病癥及措施發生率對比[例(%)]
神經外科意識障礙患者通常伴有呼吸中樞障礙,以呼吸衰竭為主要癥狀表現。吸氧療法是緩解呼吸衰竭的主要治療方式,其通過提供足量氧濃度,可達到糾正患者臨床表現,維持其各器官正常運作的效果[4-5]。但是吸氧療法種類較多,如何選取最佳治療方法,最大限度提升臨床療效是當前亟待解決的問題。
面罩式通氣濕化治療是臨床應用較為廣泛的治療方法,其具有并發癥少、操作簡單及費用少等優勢,更易被患者接受[6]。研究指出,采取面罩式通氣濕化治療的失敗率及病死率相對較高,其主要與氧通氣過程中無法實現低或中度潮氣量通氣有關[7-8]。近幾年,臨床發現經鼻高流量濕化氧療,不僅能給患者提供持續穩定的吸氧濃度,還能對患者所吸入的氧氣進行加溫、加濕,使其呼吸道保持濕潤狀態,能有效預防痰痂形成,提升呼吸通暢[9]。另外,經鼻高流量濕化氧療還能減少二氧化碳重復吸收,對臨床癥狀改善具有明顯促進效果。本研究結果顯示:試驗組患者PaO2、SpO2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PaCO2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將經鼻高流量濕化氧療應用于神經外科意識障礙患者的治療中,能有效改善其各項血氣分析指標水平,提升呼吸功能。同時觀察組患者ICU收治時間更短,插管率、氣管切開率、肺部感染發生率及病死率均優于對照組患者,且并發癥發生率更低。主要是因為面罩式通氣濕化治療并未對氧氣進行加溫及有效加濕,干燥氧氣對患者口腔、鼻腔及眼睛等會帶來刺激,并引起強烈的不適感;而在經鼻高流量濕化氧療中,患者吸入的氧氣經過濕化和加溫處理,能提升患者生理舒適度,并有效濕化氣道,利于痰液排出,對減少肺部生理學反應效果顯著,有助于患者有效呼吸,并加快其身體后續恢復,從而有利于減少患者并發癥的發生。
綜上所述,對神經外科意識障礙患者應用經鼻高流量濕化氧療,能有效改善其各項血氣分析指標水平,改善缺氧狀態,并有效減少患者痛苦,降低肺部相關并發癥的發生率,縮短ICU收治時間,具有一定的臨床推廣和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