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寧 封林林 王娟 齊長紅 于翠 李日儉 張江燕
導讀:分析了草莓紅葉病的暴發情況,總結了草莓紅葉病的研究進展,并從地塊和無病苗的選擇、雨后田園管理、栽培管理、藥劑防治4個方面介紹了草莓紅葉病的主要防治措施,以科學指導草莓紅葉病防治,減少損失。

草莓紅葉病田間為害狀
甜查理草莓為美國早熟大果型品種,具有休眠期短、植株生長勢強、抗逆性強、豐產的特點,在中國的栽培面積僅次于章姬、紅顏。近年來,隨著草莓栽培面積的擴大,草莓病蟲害的傳播蔓延也日益加重。從2017年開始,全國甜查理草莓大范圍發生紅葉病,給草莓種植戶造成了嚴重的損失[1]。
福建是最早(2016年)發現草莓紅葉病侵染的地區,2017-2018年發生最為嚴重,以侵染草莓葉片和果實為主。除遼寧鞍山、遼陽等地外,江蘇徐州、四川德昌、廣西桂林等地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侵染。美國、巴西、埃及、伊朗、以色列和西班牙等國草莓產區也有發生,且問題越來越嚴重。尤其是佛羅里達苗圃的暴發極不尋常,除了根部腐爛,還有許多葉斑和果斑出現。
綜合國內外的研究情況來看,草莓紅葉病是由棒狀擬盤多毛孢菌侵染所致,擬盤多毛孢菌為擬盤多毛孢屬(Pestalotiopsissp.),在自然界中廣泛存在,種類繁多,多數可引發植物病害。最先在藍莓、楊梅、柿子樹等上發現,且受品種或環境條件等多種因素的影響,能以多種不同的形式存在于植物體內,為害植物器官。多在高溫多雨季節發生,高溫高濕是該病發生的重要條件,25~30℃最適宜病菌的發展,被侵染組織表面的病菌孢子會隨水擴散傳播,且傳播速度極快[2]。
趙景楠等[3]于2016年在草莓中發現了棒狀擬盤多毛孢菌的侵染和為害,發病初期產生紅褐色的小圓斑,逐漸擴展為橢圓形或不規則形病斑,邊緣呈紅褐色,中央灰白色,病斑周圍褪綠,具有黃色暈圈,發病后期整個葉片呈黃褐色干枯死亡。濕度較大時,病斑上可見散生小黑點,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盤。
棒狀擬盤多毛孢菌侵染甜查理草莓后,表現出為害癥狀不同,侵染部位多樣的特點,暴發性和寄生性極強,主要表現為葉片發紅,葉片下部由外緣向內變灰色,葉片上面呈現紅色斑點狀,嚴重時整片葉枯死,最終導致整株枯萎死亡,而根莖結合部剖面未見有明顯的變色。受害植株更容易發生其他病害,從而對植株生長狀況和產量造成更嚴重的影響[3]。

美國佛羅里達州草莓紅葉病為害狀

甜查理草莓紅葉病典型癥狀
草莓定植或育苗應選擇地勢高、不易積水的地塊,盡量遠離藍莓、月季等易感擬盤多毛孢菌的植物,減少初侵染源,避免病菌的傳播。定植前注意剔除有病草莓苗。
高溫高濕的多雨季節是病害發生高峰期,病菌易于侵染和傳播。注意做好田園排水,雨后及時噴施保護性殺菌劑,減少病害的侵染和傳播。及時清除病株、病葉,并帶出田外,減少初侵染源。
田間操作時要避免人為造成的傷口,減少病菌的侵染。注意先在無病田塊操作,再到發病田塊操作,減少農事活動可能帶來的病菌擴散。
生長期定期進行化學藥劑的防治,能夠減少該病害的發生。有研究發現發現,克菌丹和氟咯菌腈對該病菌的生長具有抑制作用,其中氟咯菌腈效果更好。薛德勝等[4]在防治藍莓擬盤多毛孢菌屬病害的藥劑篩選試驗中發現,三唑類殺菌劑苯醚甲環唑和有機硫類殺菌劑福美雙對病原菌的抑制效果最明顯,三唑類殺菌劑苯甲·丙環唑和二甲酰亞胺類殺菌劑異菌脲效果次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