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娟娟 孔令霞 宋孝紅 宋善興
導讀:齊河縣早春西瓜主要以大拱棚種植,產量高、品質好、經濟效益好,近年來被廣大農民所接受。本文介紹了早春大拱棚西瓜高產高效栽培技術,主要包括產地環境條件、品種選擇、播種期、定植、定植后管理、采收、病蟲害防治等關鍵環節。
齊河西瓜產區位于齊河縣華店鎮、劉橋鄉、祝阿鎮、焦廟鎮、晏城街道辦事處,共轄107個行政村,地域范圍東至倪倫河,西至趙牛河,南至焦廟鎮國道309,北至京滬鐵路。齊河縣早春西瓜主要以大拱棚種植,種植面積8 000畝(533.33 hm2)左右,一般每667 m2產量5 000 kg左右,單價2~3元/kg,667 m2收入10 000~15 000元。 因產量高、品質好、經濟效益好,近年來被廣大農民所接受,栽培面積不斷擴大?,F將早春大拱棚西瓜高產高效栽培技術介紹如下。
要求光照充足,排水良好,土層深厚肥沃,以疏松砂壤土栽培最為適宜。土壤有機質含量2%以上,pH值7左右。
大拱棚主要由立柱、拱架、拉桿、棚膜、壓桿5部分組成,大小不一,一般占地面積3畝(2 001 m2)左右。
選用抗逆性強、高產、品質優良、耐貯運的品種,齊河一般種植豐樂1號,該品種個大皮薄,橢圓形,瓜皮墨綠,間有細網紋或條帶,瓜瓤大紅色、沙瓤,甘甜多汁,單瓜質量8~11 kg。
齊河縣早春西瓜多采用大拱棚種植,適宜播期為1月初,從播種到定植不超過35天。當地菜農購買種子后均到育苗廠育苗,播種育苗過程就不具體介紹了。
齊河縣大拱棚早春西瓜基本上連年種植,為防止重茬和死棵,一般播種后20~30天進行西瓜苗嫁接。嫁接采用側接法,砧木選用南瓜(鐵砧1號),嫁接后適時緩苗。為了省時省工,保證嫁接質量,部分種植戶會直接購買嫁接苗定植。
越冬前深翻土地,每667 m2施充分腐熟的雞糞2 m3、磷酸二銨25 kg。采用小高畦栽培,畦寬1.2 m,瓜溝深10~20 cm,雙行種植,并將挖出的土放在瓜溝兩側風化越冬。
一般大拱棚西瓜2月中旬定植。定植前先鋪地膜,鋪好后在地膜上打孔,按株距40~60 cm挖穴。爬地栽培,一般667 m2栽700~800株。晴天上午向穴內澆足定植水后,栽苗。定植后扣2 m寬的塑料小拱棚,根據天氣情況可適當多加幾層膜,10~15天后揭去。
定植后10天左右,根據天氣情況及時澆緩苗水,以促進緩苗和生長。定植后白天溫度維持在25~30℃,夜間15℃左右。開花坐果期、膨瓜期,白天溫度維持30℃左右為宜。緩苗期不通風,緩苗后再開始通風。
該時期植株生長速度快,對水肥的需求量大,應適當加大澆水施肥量。澆水施肥宜在植株甩蔓前后,澆水最好選在上午,以小水緩澆浸潤根際土壤為宜。隨著氣溫的升高,適當放風。甩蔓后至開花坐果,要控水控肥。此期若土壤不過干,植株不出現萎蔫,一般不澆水,以促進開花坐果。
①整枝 棚內西瓜一般采用三蔓整枝。當主蔓長30 cm,莖基部枝條達5 cm時,在主蔓的3~5節上選留2條長勢均勻的健壯側蔓,多余側蔓及早去掉。當側蔓伸長到20節時打頂,保留由上往下數的第3節或第4節腋芽,其余抹去。坐果后留5~7片葉后打頂。

早春西瓜棚室
②選瓜 選留主蔓第2~3朵雌花進行授粉,一般在15節左右。留瓜過早瓜小或瓜形不正,過晚則不利于早上市,一般授粉后3~5天,幼瓜長至雞蛋大小,開始褪毛時選瓜留瓜,宜選發育較周正的瓜。
③二次結果方法及關鍵技術 方法有2種,一種是割蔓再生,即頭茬瓜定個后,選留基部萌生的2條新蔓,頭茬采摘后,距根莖部30 cm處剪除老蔓,利用基部新蔓結果。另一種是新梢留瓜,即在果實生長后期,利用主、側蔓頂端發出的新蔓坐果。一般7~10天可開花坐果,此法管理簡單,但坐果節位高,果偏小,產量較低。齊河縣一般采用第2種方法。關鍵技術是頭茬瓜膨瓜后期做好防病工作,用力亨通用型螯合水溶肥500倍液葉面噴施,嚴防莖葉早衰,7~10天1次,一般噴施2~3次;摘瓜后及時清潔田園,用養根滿復合微生物菌劑200倍液灌根并澆水,每667 m2藥液量3~5 kg,促新蔓健壯生長。
白天溫度保持30℃左右,夜間15℃以上。此期不必追肥,一般不澆水。如土壤墑情很差影響坐果時,可澆1次小水。每天7:00~10:00用異株雄花的花粉輕輕均勻涂抹在雌花的柱頭上進行人工輔助授粉,授粉后要掛紙牌注明授粉日期。
膨瓜期和成熟期外界氣溫較高,幼瓜坐住后,要注意通風降溫,白天溫度保持30~35℃,夜間18℃左右為宜,以促進幼瓜膨大。幼瓜長至拳頭大小時澆第1次水,單瓜質量2.0~2.5 kg時澆第2次水,若天氣干旱、氣溫高,可根據情況適當澆第3次水,每次澆水都要澆足、澆透。果實定個后停止澆水,尤其是在瓜采收前15天一定不能澆水,否則容易裂瓜。澆膨瓜水時每667 m2隨水沖施硫酸鉀型復合肥(15∶15∶15)25~30 kg或腐熟餅肥75 kg。
西瓜常見的病害主要有炭疽病、枯萎病等,蟲害有瓜薊馬、蚜蟲等。堅持綠色防控的原則,綜合應用農業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措施,嚴格防控病蟲害的發生和蔓延。
①西瓜炭疽病 屬西瓜常見病害,發病率較高。發病初期,及時摘除病葉,噴施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1.6 kg/hm2或2%抗霉菌素水劑100 mg/kg,連續噴1~2次。若發病嚴重,可用10%世高(苯醚甲環唑)水分散粒劑1 000~2 000倍液噴霧防治,7~10天1次。
②西瓜枯萎病 預防措施:采用抗病品種和嫁接苗。若發生枯萎病,應及時拔除病株,帶離棚室燒毀,病穴周圍使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800~1 000倍液灌根。


早春氣溫較低,幼苗期蟲害發生率較低,但西瓜成熟期氣溫高,極其容易發生瓜薊馬、蚜蟲等蟲害。發生初期,可在大棚內懸掛黃色和藍色粘蟲板分別誘殺蚜蟲和瓜薊馬;蟲害發生較為嚴重時,可選用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 500倍液和60%乙基多殺菌素懸浮劑1 000倍液防治,并注意用藥安全間隔期。
一般5月上旬開始采收,5月下旬采收完畢。一般西瓜果柄上的茸毛大部分脫落褪凈,瓜前2節間的卷須枯萎時表明瓜已成熟。采收時最好根據西瓜成熟所需要的時間,按授粉標簽標定的日期統一采收。 以10:00~14:00采收為佳,采收時要保留瓜柄和日期標牌,以利于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