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碧燕
【摘要】在幼兒教育中,自主參加游戲可以激發幼兒的興趣,滿足幼兒的發展需要,充分發揮幼兒的學習自主性。幼兒教師要學會將游戲與知識相結合,讓幼兒在游戲中學習,充分調動幼兒自發探索的積極性,培養他們的思維和創造力。本文結合實際,通過教學實踐總結出有效的開展自主游戲活動的策略,以期推動幼兒園自主游戲的健康發展。
【關鍵詞】幼兒園;自主游戲;探索創新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強調,幼兒自主參與游戲對于促進幼兒學習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體現了幼兒在教育中的主體地位。幼兒自主游戲教育要求通過自主游戲,培養和滿足幼兒的興趣與需求,并且要求能夠確定和保證每一位幼兒具備合理的游戲選擇及獨立參與游戲活動的能力。自主游戲模式徹底改變了以往以教師為主導的學習模式,有效促進了幼兒的發展。但是在現實工作中,部分老師不善于優化自主游戲方式,存在教師過多干預游戲,幼兒對于游戲的自主支配權比較小等問題。因此,對于運用何種策略使幼兒游戲活動開展可以充分體現幼兒自主性的問題,需要不斷地進行探索。
一、幼兒自主游戲的意義
《綱要》強調以游戲為基本活動,重視幼兒的興趣、需求,要求“保證幼兒每天有適當的自主選擇和自由活動的時間”,讓幼兒擁有現實的快樂生活。豐富的游戲有利于充分調動幼兒的積極性,讓幼兒自主參與,教師可以在幼兒自主游戲過程中發現每個幼兒的特長,有針對性地發展幼兒的思維想象力和實際動手操作能力。
幼兒自主性游戲形式層出不窮,其開放性和創造力對于促進幼兒各方面發展有著積極作用和意義,但它又存在著不確定性,對幼兒來說存在著“放羊式”或徒有“游戲”之名但不乏教師導演和控制的現象。因此,幼兒園教師在組織和參與自主游戲時,要充分了解幼兒的需求,創設寬松自由的環境,讓幼兒有盡可能多的自由度,活動要建立在幼兒已有的經驗之上,注重過程體現。同時,教師要具備一定的知識和豐富的幼兒教育“技巧”,讓幼兒能夠在和諧多彩的游戲情境中充分地培養和激發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通過多彩的游戲情境和形式去挖掘和激發幼兒的情感和興趣。
二、幼兒園開展自主游戲存在的問題
第一,游戲自由度不夠。在幼兒進行自主游戲的過程中,我們會經常看到很多隱性的控制,例如材料的控制,教師經常會按照教材中五大領域中各學科目標的需要投放教學具,很少會主動了解幼兒近期的興趣點或者需求去準備材料,導致種類和數量都很有限。另外,在活動方法和內容上也存在主觀的控制,我們常常會看到很多材料都是讓幼兒按照老師規定的方法去“玩”,而且還要求幼兒必須在規定的區域里完成任務才能離開等情況,同時在目標導向中也很刻板,大部分老師在組織自主性游戲的時候,其活動中的觀察與評價都比較注重結果,很少關注活動過程中的體驗和分享。
第二,游戲過程介入不足。教師在日常自主游戲實踐活動中也非常認可幼兒是活動的主人這一觀點,也意識到幼兒主體建構和發展的重要意義,但部分教師在介入的環節和手段上還有一些不足,在實際的互動中仍存在一些誤區。所以這就需要教師對其進行觀察,認真思考,找到恰當的機會,適時主動介入,及時巧妙地引導幼兒有效的學習探究,保障自主性游戲的科學性、合理性、安全性。
第三,游戲設計缺乏留白。自主游戲的核心就是讓幼兒自主發揮,給幼兒有足夠的自主思考和發展空間,以激發幼兒活動的積極性、主觀能動力。但是在實踐的教學中,仍存在著教師把控太多,讓幼兒按照老師的意圖進行游戲,導致幼兒無法自主發揮,缺乏創設能激發頭腦風暴的“問題情境”和“開放性問題”,游戲活動空間不充分等情況。
三、幼兒園自主游戲活動的有效策略
第一,更新觀念,是幼兒自主游戲的前提。自主性游戲要求教師在充分地了解班上每個幼兒的性格和個人特點的基礎上,引導全體的幼兒共同參與到游戲的情景和環境營造中,使每一個幼兒都有能力根據他們的思維和意志去做各種自主選擇的活動和游戲,讓幼兒在與各種游戲材料、同伴之間的交流與互動中,能夠有效發揮積極性,培養和提高獨立精神和創造力。教師要學會管好自己的手和嘴,把參與游戲選擇的權力都歸還給每一位幼兒,讓他們愉悅而自主地積極參與游戲。這就要求教師樹立一種正確而科學的價值觀,更新教育思想。
第二,建立規則,是幼兒自主游戲的保障。在自主游戲中,教師不僅需要關注幼兒是否能在游戲中獲得認知能力的發展,還應當提醒幼兒遵守游戲規則。例如,幼兒往往都很喜歡參與游戲,但很多時候他們都不能與同伴友好合作,經常會為了自己的喜好或一己私利,發生和同伴爭搶玩具的矛盾,從而忽視了游戲規則。當一個孩子違反規則時,如果老師強迫他停止游戲,會嚴重影響游戲的質量。因此需要老師巧妙介入,引導鼓勵幼兒以游戲主人的身份自行討論制定規則,并把決定權交給他們進行“民意表決”,只有他們認可的規則才能促使他們更主動地遵守,學習自主管理。
第三,讓幼兒自主選擇發展。在幼兒游戲活動中,如果想要讓幼兒開始自主地選擇一個游戲,首先,要求教師為幼兒創設一個豐富多樣的、多功能多層次的、具有選擇自由度的游戲活動環境,讓幼兒在游戲過程中沉浸在身心愉悅、放松、自由的狀態,這樣他才能自發按照自己的意愿進行選擇。其次,就要給予他們一個自主選擇的權利。一是要讓幼兒在游戲中有選擇道具和材料的機會,幼兒可以通過自主選擇一些游戲中的物品,比如挑選書本、積木、鍋碗瓢盆等道具,開展一系列屬于他們自己的自主性游戲。二是要讓幼兒具有選擇游戲主題的自由,鼓勵幼兒參與多種游戲,發揮幼兒在游戲中的主動性和創造性。三是教師要在與幼兒平等接觸和交往的基礎上,支持并積極引導幼兒開展自主游戲活動。
第四,自主游戲需要教師的推動與培養。首先,幼兒教師需要保證每天有適當的自主選擇和自由活動的時間給予幼兒。其次,利用談話交流以及活動中的觀察發現,了解幼兒的發展需求,創設準備適合幼兒現有水平又有一定挑戰性的游戲材料,支持幼兒主動探索、操作和充分體驗。接著,創設多樣的“問題情境”和“開放性問題”,激發幼兒思考探究,調動與激勵幼兒參與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在與環境、情境和問題的相互作用中獲得主動、有效的學習。最后,教師要學會留白,它可以激發幼兒的創造力,培養幼兒的獨立性。例如,《我是小怪獸》這個游戲是按照兒童喜愛的獨特想法設計的,教師可以提供白色紙袋、彩紙、畫筆、顏料、樹枝、卷卷棒、羽毛等多樣性等材料,接下來,可以鼓勵幼兒通過自主選擇材料,去設計自己喜歡的怪獸頭飾,開發他們的想象,提高幼兒的創造力。另外,教師還可以在小怪獸歷險記的故事中留下懸念,讓幼兒自主創編,通過繪畫、表演等不同的游戲方式表現出來。
四、對幼兒園自主游戲的展望
當前,幼兒園教師對于自主游戲的開展還存在創新想法較少的情況,有時即使有想法,也很難將思想轉化為實踐和教育成果。例如,幼兒教師非常清楚游戲在幼兒學習和發展中的價值,但“知道什么”并不意味著“堅信什么”,它還不是“我們的教育信仰”。幼兒教師只是知道“要這樣做”,但是還不知道“為什么要這樣做”或“如何這樣做”。因此,要想從概念到實踐進行轉變,這還需要加強對幼兒教師的培養,提升幼兒教師的專業能力,推動幼兒教師能夠將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使幼兒能夠在游戲中得到真正的發展。
總之,自主游戲活動對于幼兒的成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幼兒教師在教育教學中一定要善于觀察、思考、總結,合理利用及優化游戲資源,真正培養和提高幼兒的身心素質,并結合幼兒的心理及認知發展特點進行相關技能的操作,使幼兒可以以一種主動、積極、愉快的心情去參與自己意愿玩耍的游戲中,真正提高幼兒的綜合素質,為其健康成長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范家圓.幼兒園自主游戲中低結構材料的投放策略[J].視界觀,2020(8):1.
[2]劉曉萍.探索幼兒園自主游戲的實施途徑[J].才智,2020(5):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