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紅衛



【摘要】近年來, 財經素養教育日益受到世界各國的高度關注。 美英兩國通過成立財經素養教育機構, 提供高層次的教育服務; 開展財經素養教育研究, 推廣精準化的教育政策; 注重財經素養教育體驗, 探索多樣性的教育形式, 形成了以高層次、精準化、多樣性為特征的財經素養教育實踐格局。 由OECD組織的PISA2021財經素養測試在即, 對照我國財經素養教育開展現狀, 可積極借鑒, 加快制定和實施提升中國青少年財經素養的方案。
【關鍵詞】PISA;財經素養教育;財務健康;美國英國
【中圖分類號】G632?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4-0994(2021)16-0127-7
一、問題提出
自2000年以來,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每三年開展一次以閱讀、數學和科學為主題的國際學生評估項目(PISA)。 20年來, PISA的影響與意義早已超越單純的學生測試, 而成為影響各國教育實踐的重要政策工具, 在一定程度上引發了全球教育政策的“趨同”現象, 并在不同國家與地區發揮了“教育政策改革指引”或“教育政策或立場背書”的重要作用[1] 。
OECD于2012年開始增加三年一次的財經素養(Financial Literacy)專項測評項目, 測試15歲年齡段青少年的財經素養水平。 在2018年開展的第三次PISA財經素養專項測試中, 有OECD的13個成員國和7個非成員國參加。 PISA財經素養專項測評的結果表明, 在青少年階段開始培養財經素養可以為成年后奠定良好的財務健康基礎, 財經素養應作為教育的必要組成部分[2] 。
財經素養教育對提升青少年及成年后的財經能力至關重要, 近年來許多國際組織和國家開始積極開展財經素養教育的研究和實踐。 世界各國經濟發展水平不同, 社會政治形態各異, 教育和文化存在明顯差異, 加之財經素養教育仍屬于新興的研究領域, 迄今為止還缺乏一套普適的有效實踐經驗可以在世界各國推廣。 美英等國多年來持續推進青少年財經素養教育實踐改革, 積極探索青少年財經素養能力提升路徑, 引起了包括中國在內的曾經取得較好PISA測試成績的國家的廣泛關注。
在PISA2018測試中, 我國學生在閱讀、數學、科學三項測試中成績排名世界第一, 顯示出我國學生運用所掌握的知識和技能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較強, 也是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和素質教育成績的體現[3] 。 值得注意的是, 我國并未參加PISA2018財經素養專項測評。 美英兩國開展的高級別、大力度、全方位的財經素養教育實踐, 可為我國財經素養教育實踐提供借鑒。 我國亟待在之前取得PISA測評驕人成績的基礎上, 加快制定和實施提升中國青少年財經素養的方案, 以滿足經濟全球化和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對未來公民財經素養的需求。 “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 研究美英兩國財經素養教育實踐, 積極借鑒, 取長補短, 對我國教育實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財經素養教育日益受到重視
受國際經濟全球化和世界各國經濟快速發展的影響, 各國對公民的財經素養能力的關注日益提升。 2019年4月, 以財經教育為主要職能之一的美國聯邦政府消費者財務保護局(CFPB)發布了一份研究報告——《青年財經教育研究重點》。 該文件坦承, 許多年輕人成年時仍不具備基本的財經知識和技能[4] 。 2018年3月, 英國預防欺詐服務機構(CIFAS)發布數據顯示, 英國年輕人因銀行賬戶案例受害和身份欺詐受害的人數急劇增加。 該數據與英國個人、社會、健康和經濟課程協會(PSHE)發布的數據相吻合。 PSHE是英國開展個人、社會、健康和財經教育的國家機構, PSHE發布的數據顯示: 2017年度21歲及以下的身份欺詐受害者比2016年增加30%, 銀行賬戶案例受害者增加36%[5] 。
(一)財經素養影響財務決策
財經素養常被認為是一種人力資本投資, 用于應對儲蓄、養老、抵押和其他需要財務決策的情境。 當前青少年成長于財務環境更加復雜和公民財經責任日益重要的社會環境中, 擁有豐富的財經知識、成熟的財經技能和科學的財經態度的青少年, 才能正確使用復雜的金融產品和服務, 做出最合理的財經決策, 保護自己免受財經事務負面傷害。
近年來, 發達和新興經濟體日益認識到公民具有財經素養的重要性, 特別是面對公共和私營保障體制的縮減、人口統計學特征的變化, 以及影響范圍不斷擴大的財經市場發展, 如果公民缺乏適當的財經素養, 將導致不明智的財務決策, 這些決策反過來將對個人甚至全球經濟可持續發展造成巨大的負面影響[5] 。
學者Justine S. Hastings研究認為, 成人較低的財經素養通常與債務積累、高成本借貸、抵押選擇不足、抵押過失等消極信用行為相關聯[6] 。 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 較低的財經素養可能導致不負責任的財經行為和不當的財務決策。 這不僅僅是成人, 也是特定弱勢群體青少年負擔債務的主要原因。
(二)財經素養教育與未來財務健康密切相關
盡管有多種方法能夠提升財經素養水平, 然而系統的學校教育仍是提升財經素養的主要途徑。 因此, 從早期開始培養個體財經素養, 是 21世紀國際教育的基本要求[7] 。 財經素養教育在為青少年和成人提供財經消費保護和深化財經規制認知等方面扮演著重要角色。 有研究表明: 教育不足、收入較低、財富不多的父母相比其他父母而言, 沒有足夠的能力向他們的孩子傳輸財經知識; 如果僅靠父母教給孩子財經知識, 不僅孩子的財經素養水平不均衡, 而且在財富和財務健康方面可能進一步擴大代際不公平[8] 。 培養青少年財經素養, 將有助于減小學生因自身經濟狀況而產生的差異, 進而避免學生成年后潛在的財富不公平[9] 。
OECD認為, 社會環境的變化, 可能導致就業前景變化和經濟不穩定性, 從而導致財務不確定性增加, 進而影響到人們未來的財務健康[10] 。 美國聯邦政府消費者財務保護局(CFPB)提出, 財經素養培養工作的最終衡量標準應該是個人財務健康狀況的改善, 但目前對于財務健康狀況尚沒有一個確切的定義和衡量標準。 CFPB在參考現有文獻、專家意見, 以及通過與在職的和年長消費者進行深入的一對一訪談而獲得消費者體驗的基礎上, 于2015年1月正式發布了財務健康概念框架報告。 該報告認為, 財務健康可以定義為一種狀態, 在此狀態下, 個人可以完全履行當前和正在進行的財務義務, 可以感知到未來的財務安全, 并做出能夠享受生活的選擇。 同時還指出, 該定義是基于消費者的視角做出的, 應包括四個重要基礎: 能夠控制日常和月度財務、有承受財務打擊的能力、正按計劃實現自己的財務目標、有允許自己享受生活的財務決策自由[10] 。
“經濟公民”是未來經濟社會公民的重要特征, 其在財經事務中享有獨立、自由和責任, 而財經素養教育與旨在培養經濟公民的教育方向相吻合。 兒童和青年財經國際組織(CYFI)的研究表明, 兒童和青年只有在經濟上自主和有能力的情況下才能充分發揮公民潛力, 其實現的基礎是接受財經教育、社會教育和財經機遇等公民教育; 然而, 他們仍未受到應有的足夠重視[11] 。
財經素養教育的核心領域是個人財經事務, 旨在讓公民實現個人財務健康。 根據OECD對財經教育的定義, 其是一種旨在導向更廣泛意義上的財經素養教育, 教育的內容包括知識和理解、技能和行為、態度和信心三個方面, 其最終目標是激勵人們改變財經行為, 引導人們做出更周全的財務決策。 國外一些學者對財經素養教育在提升青少年財經素養水平及增強經濟公民財經能力等方面的作用進行了研究, 結果表明, 財經素養教育能夠促進兒童和青少年的財經知識吸收和財經態度樹立。 現有的證據也表明, 在中學和大學開展的財經教育項目在減少財經素養性別差異方面卓有成效。 這些發現支持了“財經素養教育必須盡可能早地在小學階段開展, 而且應該在初中和大學期間重復開展”的觀點。 相關研究還提出, 為了確保可持續學習, 財經素養教育課程應作為學校的必修課程[12] 。
三、美英兩國財經素養教育
財經教育項目的第一個里程碑事件, 是OECD理事會于2005年發布的《財經教育和意識的原則和良好實踐建議》。 伴隨著該建議的出臺, 《改善財經素養: 問題與政策分析》一書相繼推出, 該書詳細分析了聚焦財經素養教育的原因, 提出了第一個國際化的財經素養教育工作評論。 2008年, OECD意識到日益發展的財經素養教育已成為全球性問題, 創立了財經教育國際網絡組織(INFE)。 截至2015年, 已經有超過100個國家以及240個公共機構成為其會員, INFE每兩年召開一次會議討論最新發展, 分享實踐經驗, 收集實踐證據, 開展分析和比較研究并關注重點領域的實踐指引, 極大地推動了財經教育在世界范圍的實踐[13] 。
美英兩國作為OECD成員國和世界上較早開展財經素養教育的國家, 在開展財經素養教育實踐方面具有鮮明的共性特征: ①成立財經素養教育機構, 提供高層次教育服務; ②開展財經素養教育研究, 實施精準化教育政策; ③注重財經素養教育體驗, 探索多樣性教育形式。
(一)成立高層次財經素養教育機構
自2002年OECD設立財經教育項目后, 美英兩國隨即建立起諸多財經素養教育機構, 除了在政府層面成立權威的國家青少年財經素養教育機構, 還在社會層面成立眾多的非營利機構, 財經素養教育深入到社會經濟生活的方方面面, 為社會提供全方位的財經素養教育服務。 以下簡要介紹美英兩國承擔財經素養教育職能的部分權威機構。
1. 美國政府財經素養教育機構舉例。
(1)美國財經教育辦公室。 為推進國家財經素養教育戰略落實, 美國財政部于 2002 年設立財經教育辦公室(OFE), 其使命是為所有美國公民提供實用的財經知識, 以便他們能在其人生的各個階段做出明智的理財決策和選擇。 同年10月, OFE頒發了《融財經素養教育于學校課程》白皮書, 重點強調將財經素養教育按照一定的國家標準滲透到學校教育之中, 這些標準涵蓋課程、考試、教材和師資培訓等諸多方面[14] 。 財經教育辦公室還負責提供財經教育工具, 并協調美國財經素養和教育委員會(FLEC)的工作。
(2)美國財經素養和教育委員會。 根據2003年美國公平和信貸交易法案, 美國聯邦政府由財政部(Department of the Treasury)牽頭任主席單位, 財政部長擔任主席, 由財政部消費者政策辦公室負責協調, 與美國教育部、美聯儲等其他共20個成員部門共同成立專門的財經素養和教育委員會。 該委員會受托開發國家財經教育網站, 并負責制定國家的財經教育戰略。 FLEC的宗旨是幫助美國所有個人和家庭維持財務健康狀況, 為實現這一愿景, 委員會負責國民財經素養教育的政策制定、教育、實踐、研究, 并協調制定戰略, 以便幫助所有公民盡可能做出明智的財務決定[15] 。
(3)美國消費者財務保護局(CFPB)。 消費者財務保護局是美國聯邦政府承擔財經素養教育的重要職能機構之一。 CFPB設立的宗旨, 是使財經市場成為負責任的市場服務提供者, 為消費者和整個經濟活動服務, 保護消費者免受不公平、欺騙或欺詐行為的侵害, 并對違反法律的公司采取行動。 CFPB為消費者提供財務決策所需的信息、步驟和工具, 其核心工作包括: 通過制定規則監督公司; 通過執行法律以根除不公平、欺騙或虐待的行為或做法; 強制執行禁止消費者財經歧視的法律; 受理消費者投訴; 加強財經教育; 研究使用金融產品的消費者體驗; 監控金融市場下消費者面臨的新風險等。
(4)美國經濟教育理事會(CEE)。 美國經濟教育理事會在美國成立已有超過70年的歷史, 它是一個非營利性社會慈善組織, 主要是為12歲以下(K-12)學生提供財經知識、財經教育資源和財經培訓, 幫助他們為自己、家庭和社會做出更好的財務決策。 近年來, CEE認識到財經素養教育中教師的重要作用, 遂將服務的對象拓展到中低收入學校的大部分教師。 其所有的資源和項目均由全國各個州的188個分支機構的教育者開發, 通過面對面的職業發展培訓, 每年培訓教師超過50000名, 而這些教師又為全國約500萬學生提供財經教育服務。 該組織還開辟了包括經濟、個人財經課程和資源的免費在線門戶服務網站, 分別為幼兒園至2年級、3至5年級、6至8年級、9至12年級等年級不同學齡階段開發相應的學習課程、工具、視頻以及財經知識娛樂包等資源, 網站年訪問量超過70萬人次。
(5)美國國家信用聯盟(CUNA)。 美國國家信用聯盟是一個創立于1849年的非營利性國家信用聯盟, 致力于為全球會員提供公平合理的財經服務。 CUNA還是旨在改善會員生活和財富, 以及服務社區發展的國際信用聯盟運動(ICUM)和世界信用聯合理事會(WOCCU)的國家級成員。 CUNA致力于開展全面的信用聯盟運動, 同時提供與銀行相同的產品和服務, 但其擁有比銀行更便捷和成本更低的服務, 通過建立專業財經服務網站, 為會員提供最具影響力的財經交易服務, 成為代表美國信用聯盟利益的唯一一個國家聯盟。
2. 英國政府財經素養教育機構舉例。
(1)英國工作和養老金部(DWP)。 英國聯邦政府設立工作和養老金部, 工作職能之一就是為青少年提供財務資助, 其下屬的教育和學習事務部門, 專門負責包括學生資助在內的關于財經教育和學習的5項職責內容。 以學生資助部門為例, 該部門不是簡單羅列各項工作職責, 而是將學生資助操作規程分步驟呈現出來, 詳細說明申請學生資助所需要的步驟, 包括檢視自己是否具備學生資助的資格、計算自己能得到多少資助(包括檢視自己能否得到額外幫助的條件)、如何準備申請、正式提出申請、申請過程中項目變化更新、確保自己能夠直接得到資助、檢視自己在學習過程中該做什么、如何償還貸款等8個步驟。 在每一個步驟中, 還會根據需要區分地區、學校、資格、條件等進行清晰具體的介紹, 以便學生自己能夠做出是否需要和如何得到資助的決策。
(2)英國信用行業欺詐預防系統(CIFAS)。 英國信用行業欺詐預防系統是1988年成立于英國的一個非營利性信用欺詐預防會員組織, 是英國領先的欺詐預防服務機構, 管理著英國最大的欺詐行為實例數據庫。 CIFAS成員來自英國政府各個部門組織, 在各個成員部門之間共享數據, 以減少欺詐和金融犯罪事件。 自1988年以來, CIFAS幫助其會員和客戶免受數十億英鎊的欺詐損失。 CIFAS通過共享欺詐行為實例數據庫, 為英國財經素養教育提供了詳實的教育案例資源, 成為英國財經素養教育重要的權威數據平臺, 在推進英國財經素養教育實踐中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3)英國個人、社會、健康和經濟課程協會(PSHE)。 個人、社會、健康和經濟課程協會是英國于2006年設立的慈善協會組織, 由協會董事會管理運作, 董事會成員由來自商業和志愿部門的經驗豐富的教育家和專業人員組成; 協會運營經費主要依靠會員捐贈, 其職能在于為PSHE會員提供建議、培訓和資源, 還向政府和其他國家機構表達意見。 PSHE的使命是提高個人、社會、健康和經濟教育的地位、質量和影響, 并對英國所有兒童和年輕人提供高質量的教育教學。
(4)英國金融服務局(FSA)。 英國金融服務局是根據英國2000年《金融服務和市場法》而設立, 直接向英國財政部負責。 該機構的前身是1985年成立的證券投資委員會(SIB), 在2001 ~ 2013年間履行英國公民財務權益保護和財經素養教育指導職責, 牽頭制定國民財經素養教育規劃。 期間, FSA于2003年成立了財經能力指導委員會, 負責制定提高國民財經素養的總體規劃, 協同政府、金融服務行業、企業代表、工會、媒體、消費者協會及相關部門共同推進國民財經素養教育工作。
2012年, 根據英國《金融服務法案》, FSA拆分為金融行為監管局(FCA)和由英國政府所有并由英國議會管理的英格蘭銀行審慎監管局(PRA)。? FCA負責規范金融市場, 在英國金融體系中為消費者提供保護, 并促進市場誠信、競爭, 以更好地服務于消費者; 而PRA的重要職責之一, 就是為公眾提供學校報告、博物館、家庭學習中心、競賽、知識銀行等教育資源以及研究支持計劃等, PRA還同時履行監管金融市場之職責。
(5)英國貨幣和養老金服務組織(MaPS)。 英國貨幣和養老金服務組織是由英國工作和養老金部(DWP)贊助的獨立機構, 其使命是讓每一個英國人都能充分使用自己的金錢和養老金。 MaPS組織專門開辟貨幣建議服務(MAS)欄目, 該欄目承諾為社會公眾提供免費和公平公正的服務, 服務項目包括債務和借貸、家庭和抵押、預算和儲蓄、工作和利益、養老金和退休金、家庭和關愛、汽車和交通、保險等方面; 對于每一個方面, MAS都提供了適當的工具和計算服務, 告知需求者在哪里可以得到免費和可信的幫助, 并提供了網絡對話、應用服務、聯系電話等多種解決事務的渠道, 還可以免費下載可打印的指引等。
3. 其他財經素養教育社會機構。 除上述與財經素養教育相關的國家機構外, 美英兩國還設立了一些社會層面的機構, 與OECD國際組織和其他聯邦政府機構一起開展財經素養教育工作。 如美國的經濟學教育國家中心(NCEE)下設的國際教育基準研究中心(CIEB), 專門就財經素養教育發布兩份PISA測試結果的回應報告: 《出色的執行者和成功的改革者: 美國國際PISA的經驗教訓》《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美國教育改革的議程》。 最近NCEE又在研究中國上海教育改革取得巨大成就的基礎上, 出版了《超越上海: 建立在全球領先體系之上的美國教育議程》, 該書檢視了在學生表現方面處于世界領先地位的教育系統, 提出了如何適用于美國的策略。 美國青少年經濟學教育還得到了美國全國社會科學研究委員會(NCSS)的支持, 對學生能力、課程設置、教師技能等方面提出了具體明確的要求。 早在1989年NCSS就要求所有青少年都要具備應有的經濟知識及一定的批判思考能力。 NCSS在1994年出版的《期望卓越: 社會科學研究課程標準》中, 描述了期望K-12之前的學習者通過十項主題標準了解社會工作, 而經濟學正是社會科學教育的十大主題標準之一。 2017年NCSS發布了《大學、職業和公民生活框架社會研究標準》, 該框架從三個方面、四個維度創建了有意義、有目的的環境, 以改變社會研究中特別是在公民、經濟、地理、歷史等素養教育方面的對話模式。
(二)開展精準化財經素養教育研究
美英兩國財經素養教育實踐, 不僅體現在政府和社會層面對國民財經素養教育機構的建設, 還體現在對財經素養教育知識和技能的教學和研究, 重在將機構建設和政策部署落實于財經素養教育的“教學”和“研究”中。 但是, 對于財經素養的教育者和政策決策者而言, 他們在是否以及如何實施財經素養教育方面, 面臨著許多決策選擇, 而開展強有力的財經素養專項研究, 恰恰可以為這些決策選擇提供理論基礎和實踐指引。 當前, 對于哪種財經素養教育方法可以有效建立并持續提升人的財經素養能力, 尚未達成廣泛和普遍的共識。 在這種情況下, 一些國際組織和國家機構積極開展財經素養教育方面的研究并及時向社會發布研究成果, 成為促進全社會重視財經素養教育、提升包括青少年在內的全社會財經素養能力的重要舉措。
1. 美國消費者財務保護局(CFPB)研究項目。 CFPB為促進全社會財經素養能力提升, 開展了財經素養教育研究項目, 該項目包括建立消費者工具、從業者資源、數據和研究、政策和遵循等模塊, 將CFPB的政策策略落實于消費者的財經生活和財經教育中(表1)。
2019年12月23日, CFPB發布《2019年度財經素養年度報告》, 報告共37頁, 包括序言、財經教育戰略和執行活動、結論和附錄四個部分。 其中, 財經教育戰略和執行活動分為三部分: 為公眾提供財經教育服務, 分享有效的財經教育研究成果和財經教育者的財務狀況, 為老年人、底層人員和學生提供包容性和財務安全的服務。 在附錄部分報告了2019年度財經素養績效測度結果(表2), 明確了2019年度財經素養教育服務測試的指標以及目標值和實際值。
2. 英國財務健康2020 ~ 2030戰略。 2020年1月21日, 英國MaPS機構耗時12個月, 通過對英國1000余名各行業領導和一線員工進行會談, 收集了39個專業組織提供的詳細和高質量的書面意見, 在2015年發布《英國財經能力戰略》的基礎上, 最終形成《英國財務健康2020 ~ 2030戰略》, 用于規劃中長期改善英國百萬人民生活的十年愿景。 該戰略從財經教育、國民儲蓄、信貸使用、債務建議、聚集未來等五個領域, 著力幫助人們充分利用金錢和養老金, 宣稱將通過十年努力改變英國人的經濟生活, 使社區、企業、經濟和整個社會受益。 該戰略還檢視了特別容易導致人們遭受經濟損失的心理健康狀況和性別等因素。 具體見表3。
(三)注重多樣性財經素養教育體驗
財經素養教育實踐中的政策(“政”)和研究(“研”)是提升國民財經素養水平的重要手段, 所謂“政”以致用、“研”以致用; 通過財經素養教育(“教”)使財經知識和技能在社會經濟生活中發揮作用(“用”), 才是財經素養政策、研究、教育的真正目的。 美英兩國注重財經素養教育中知識和能力的體驗, 形成了豐富多樣的財經素養應用體系。
1. 推行財經素養教育課程標準。 美國聯邦政府和州政府已經認識到財經素養教育對于個體當前社會生活和未來財務健康的重要作用。 根據美國FLEC 2018年的調查顯示, 美國在2011年已有46個州將與個體生活相關的財經內容納入州教育課程標準; 截至2018年, 有22個州明確規定高中生必須學習一門經濟學課程, 還有17個州要求高中生必須選修一門個人理財方面的課程[16] 。
英國是歐盟諸國中財經素養教育發展最為成熟的國家之一。 早在2000年, 英國財經素養教育已經正式進入英格蘭學校教育系統。 截至2014年9月, 英國所有中小學必須按照國家課程相關要求開展財經素養教育, 保證每個學生都能接受財經素養教育國家課程。 英國中小學開設了專門針對財經素養的反欺詐課程計劃, 英國CIFAS聯合PSHE協會, 共同開發了針對11 ~ 16歲學生的《了解欺詐》《識別欺詐和數據保護》《錢騾(Money mules)》《社交工程》等4門反欺詐課程, 以及教師指引手冊等相應資源。 這些資源可幫助青少年了解財務欺詐知識并深刻認識財務欺詐犯罪的影響。
2. 開發活動本位財經素養教育教學課外活動。 活動本位的教學方式是美國中小學財經素養教育的一大特色。 經過多年實踐, 美國已開發出一系列豐富多樣的財經素養教育課程活動項目[14] 。 基于此理念, 美國采取以活動為本位的財經素養教育教學設計, 每個教學單元至少包括一個要求學生參與的教學課外活動, 而非只讓學生被動地吸收教師講授的知識[11] 。 此外, 美國中小學還定期舉辦真實的拍賣會, 讓學生拍賣自己不需要的圖書、文具、玩具等, 使學生親自體驗真實的商品交易環境, 以培養學生的商品交易意識。
3. 走進社會機構體驗財經便利服務。 為有效促進青少年財經素養水平的提升, 近年來美國已有多家銀行陸續推出兒童儲蓄賬戶業務, 專門為7 ~ 15歲的學生提供銀行業務服務。 在教育實踐中, 美國中小學校時常組織青少年實地參與由銀行、郵局、證券公司等社會機構和學校聯合開展的財經素養教育主題活動, 組織學生親自體驗財經業務, 了解社會財經機構基本的運行情況。 在學校或社會財經機構開辦模擬銀行活動, 讓學生身臨其境體驗模擬開戶、開辦模擬證券公司、開辦模擬超市等活動[18] 。
4. 舉辦財經知識競賽, 激發財經教育興趣。 美國通過開展全國和地方性的財經知識競賽, 激發學生主動學習財經知識的興趣, 培養學生參與財經競賽的競爭意識。 例如CEE每年舉辦全美高中生個人財經挑戰賽, 已成為美國極具影響力的全美高中生賽事。
四、經驗借鑒
結合中國參加PISA閱讀、數學和科學三科評估取得的優異成績, 以及中國開展青少年財經素養教育的現狀看, 有理由對中國參加PISA財經素養評估的成績充滿期待。 美英兩國通過政府引導、機構互動、學校主辦的模式, 已經形成高層次、精準化、多樣性的財經素養教育實踐系統性格局, 這對我國制定財經素養教育方案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一方面, 現代社會“經濟公民”財經素養能力的提升, 還需依靠各級各類學校教育。 可喜的是, 中國財經素養教育協同創新中心成立后, 研究發布了我國第一版涵蓋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大學各學段的財經素養教育目標框架, 并開始在全國廣泛開展青少年財經素養教育, 吸引全國越來越多學校參加, 且取得了一定成效。 OECD開展的PISA財經素養評估項目已經舉辦了三次, 中國尚未組織參加, 中國與美英兩國青少年財經素養的差異尚不得而知。 中國各級各類學校在開展青少年財經素養教育的同時, 需要積極借鑒美英兩國青少年財經素養教育的成功經驗, 更好地聯合政府和社會機構開展財經素養教育政策研究, 豐富財經素養教育實踐形式, 積極發揮學校推進財經素養教育的主陣地作用。
另一方面, 教育活動不應囿于校園里課堂內外的教與學, 校園外社群體系的聯合互動和競賽項目, 都應是教育活動應有的實踐內涵。 財經素養是“經濟公民”適應未來社會群體生活的能力, 因此, 財經素養教育必須面向未來、面向社會、面向群體、面向生活。 這決定著財經素養教育不能僅僅停留在教材中、課堂內、校園里, 而應與社群生活相互關照, 讓越來越多的社會機構共同參與財經素養教育, 形成政府、社會、校園之間的良性互動。
【 主 要 參 考 文 獻 】
[1] 謝愛磊,李家新,黃詠欣.全球藥方還是特洛伊木馬?PISA的教育政策效應批判——一份基于教育政策社會學視角的文獻報告[ J].全球教育展望,2021(2):55 ~ 79.
[2] OECD. PISA 2012 Results: Students and Money, Financial Literacy Skills for the 21st Century (Vol. VI),2014.
[3] 褚宏啟.教育自信與教育自強:客觀冷靜看PISA2018[ J].中小學管理,2020(1):62 ~ 63.
[4] CFPB. Youth Financial Education Research Priorities,2019.
[5] Cifas. New Data Reveals Young People Increasingly at Risk of Fraud,2018.
[6] Justine S. Hastings, Brigitte C. Madrian,William L. Skimmyhorn. Financial Literacy, Financial Education, and Economic Outcomes[J].Annual Review of Economics,2013(1):347 ~ 373.
[7] 王春春.國內外財經素養教育政策概述[ J].全球教育展望,2017(6):35 ~ 43.
[8] OECD. OECD/INFE International Survey of Adult Financial Literacy Competencies,2016.
[9] OECD. PISA 2018 Results (Volume IV): Are Students Smart About Money,2020.
[10] OECD. OECD Skills Outlook 2019: Thriving in a Digital World,2019.
[11] CYFI. Research Evidence on the CYFI Model of Children and Youth as Economic Citizens,2013.
[12] Aisa Amagir,Wim Groot,Maassen van den Brink,Arie Wilschut. A Review of Financial-literacy Education Programs for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J].Citizenship,Social and Economics Education,2018(1):56 ~ 80.
[13] OECD. PISA 2015 Financial Literacy Framework,2015.
[14] 陰祖寶,倪勝利.財經素養教育的美國實踐及啟示[ J].上海教育科研,2013(6):49 ~ 52.
[15] U.S. Department of the Treasury. Financial Literacy and Education Commission,2003.
[16] 王春春.多方推進,全面覆蓋:美國財經素養教育經驗、問題及啟示[ J].大學(研究版),2020(1):24 ~ 29+16.
[17] Ronald P.Volpe, Mortgage Meltdown Reveals Importance of Financial Literacy Education[ J].Journal of Personal Finance,2010(9):61 ~ 77.
[18] Van Rooij M. A., Lusardi A., Alessie R.. Financial Literacy and Stock Market Participation[ 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2011(2):449 ~ 4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