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葉生
摘要:從辨證論治出發,中醫在肝硬化腹水的癥狀緩解方面所發揮的優勢不容忽視,所取得的臨床療效非常值得肯定。本文從病因病機、治則治法、內外治法結合等方面綜述當前眾多學者關于中醫治療肝硬化腹水的研究成果,以便相關人員更好地了解肝硬化腹水的中醫治療提供參考。
關鍵詞:肝硬化腹水;中醫;病因;治則治法
【中圖分類號】R2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1)08-346-01
在中醫方面,肝硬化腹水是屬于鼓脹病范疇,中醫內科長期以來都把肝硬化腹水看作是四大難病之一。對于肝硬化腹水,現代醫學的解釋為大量壞死肝細胞等而造成肝臟逐漸變硬,逐漸出現全身心血管功能障礙、動脈血管擴張、門靜脈高壓、肝功能不全等病理生理過程。肝硬化患者一旦出現腹水,其病死率將會顯著提高。根據鄒文爽等人表示,肝硬化腹水患者有著44%五年病死率,15%的一年病死率。西醫在治療肝硬化腹水時,主要是結合補充白蛋白、排放腹水、限制鈉水攝入、保肝、利尿等措施對癥治療,但往往很難取得較佳的臨床療效,患者病情出現反復的概率較高。現對當前中醫在肝硬化腹水方面的治療研究進展進行綜述,具體如下。
1 病因病機
現代中醫研究肝硬化腹水,王棟平等人表示腎臟、脾臟和肝臟失司,水濕、血瘀、氣滯三者互相膠結,患者腹內淤積病理產物,鼓脹由此形成,特征為本虛標實;其中氣血陰陽虧虛,腎臟、脾臟、肝臟功能衰減為本虛,水飲、淤血等致病因素日久結實而成,本虛不運即標實。而王恩成等人則表示鼓脹是外感(濕熱疫毒)、內傷(勞欲過度、七情所傷、酒食不節、稟賦不足)與其他因素(藥毒、心衰、血吸蟲、積聚、黃疸等)共同作用而成。李金霞等人主張肝硬化腹水為肝陽虛所致,認為人體內水液運行、津血輸布、氣機調暢等都離不開肝,若肝氣久虛,必然會衰減肝陽,不再運行水液、無力疏泄,鼓脹從而形成。劉禮劍等人認為肺臟的病理變化、生理功能也與鼓脹有著緊密聯系,不僅腎、脾、肝三臟與鼓脹的形成聯系緊密,因此可從肺論治。
總而言之,鼓脹病有著變化多端的病機、復雜多樣的病因,在臨床治療時患者病情時常反復。
2 治則治法
2.1 治肝實脾,固護先天
知肝傳脾,馬素平等人表示人體內水谷經脾臟轉化為精微,周身臟腑營養輸布離不開脾臟,如果脾臟運行失調,則難以轉化水谷,消食健脾可用麥芽、山楂、神曲等治療;補血養血、益氣健脾可用熟地、白術、黨參、黃芪等治療;行氣利水可用檳榔、大腹皮治療;醒脾開胃可用豆蔻、佩蘭、藿香等芳香之品治療。楊廣棟等人認為當肝氣失于疏泄時,血瘀會因氣不行而形成,為活血化瘀行氣可配伍以丹參、莪術、三棱、紅花、三七、桃仁等藥物為主來進行治療。
2.2 氣血陰陽,以衡權變
水、血、氣三者瘀結為鼓脹病的發病基礎,蘇洪佳等人認為在治療時補氣健脾配合疏肝行氣同時進行,主要為疏肝行氣;水、血、氣郁結化熱,將會損及陰液,因此滋陰補液要與利水治標同時進行。而趙文霞等認為在疾病后期,逐漸顯現出血瘀之象,并伴隨血虛、氣虛癥狀,因此必須要非常謹慎地使用活血藥物,避免化瘀癥更傷。
2.3 攻補兼施,量度緩急
李嚴生等人認為本虛標實為鼓脹病的病性,因此在治療鼓脹病時應攻補有量、攻中有補,對虛實之勢進行揣度,做到攻補有度。如果患有鼓脹病的患者病情已經到陰竭陽脫、邪盛正衰之時,必須要謹慎治療,不可攻下。
2.4 衷中參西,病癥結合
甘大楠等人表示促進毒素、水、鈉排泄的作用是茯苓所具備的,其還可將血漿中的白蛋白提高、實現蛋白代謝改善。郭黎娜、王云海表示在治療鼓脹病時,根據患者病情可使用丹參、黃芪等中藥;丹參可降解已經形成的膠原纖維,可促進肝纖維重吸收的實現;黃芪可將血清轉氨酶降低,對肝細胞膜進行保護,促進肝臟合成蛋白質。
結語
綜上所述,在肝硬化腹水治療方面,中醫在患者生活質量提高、疾病進程延緩、減少復發、腹水消退等方面確有療效,現代醫學的不足被彌補。顯然,在治療肝硬化腹水方面中醫治療有待進一步挖掘,以此為今后肝硬化腹水治療提供新方法、新思路。
參考文獻:
[1]張晨晨,劉同亭,張玉立. 中醫藥治療肝硬化腹水研究進展[J]. 中華消化病與影像雜志(電子版). 2018(02)
[2]陳斌. 中醫治療肝硬化腹水的現狀[J]. 中國藥物經濟學. 2015(S1)
[3]鄒文爽,王漢,孫影杰,施雯琪. 肝硬化腹水的中醫治療思路探討[J]. 亞太傳統醫藥. 2019(12)
[4]王棟平,李娟梅,劉明坤,呂文良. 肝硬化腹水的中醫治療現狀[J]. 吉林中醫藥. 2018(02)
[5]王恩成,唐琳,姚偉,米紹平,汪世強. 鼓脹病從“肝主小便”“肝陽虛”論治[J]. 光明中醫. 2018(03)
[6]李金霞,許繼文,曹洪欣. 鼓脹的分期辨治[J]. 中醫雜志. 2017(16)
[7]劉禮劍,黃曉燕,楊成寧,謝勝. 炙甘草湯合豬苓湯治療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的臨床療效觀察[J]. 中國中西醫結合消化雜志. 2017(02)
[8]馬素平,程歡迎,顧亞嬌,郝堯坤,呂瑩,李艷敏,趙文霞. 中西醫結合治療脾腎陽虛型肝硬化腹水28例[J]. 中醫研究. 2016(10)
[9]楊廣棟,高志遠,李衛民,徐湘江. 辨證敷臍療法聯合西藥治療氣虛血瘀型肝硬化腹水臨床研究[J]. 中西醫結合肝病雜志. 2019(06)
[10]蘇洪佳,陳國忠,彭振西,陳月橋,黃麗萍,謝卓恩,方麗嬌,彭鴻. 健脾散精湯治療脾虛水停證肝硬化腹水臨床研究[J]. 中華中醫藥學刊. 2018(11)
[11]趙文霞,梁浩衛,張麗慧,崔健嬌. 健脾補腎利水方治療肝硬變腹水臨床研究[J]. 中醫學報. 2018(07)
[12]李嚴生,黨中勤. 雙味澤苓湯聯合逐水膏治療肝硬化腹水臨床觀察[J]. 醫藥論壇雜志. 2015(05)
[13]甘大楠,杜宏波,池曉玲,李勇,薛敬東,郭曉霞,葉永安. 自擬益氣活血方治療乙肝肝硬化腹水氣虛血瘀證臨床療效與安全性研究[J]. 世界中醫藥. 2018(12)
[14]郭黎娜,王云海. 防己黃芪湯合五皮飲加減治療肝硬化腹水的療效觀察[J]. 中國醫藥指南.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