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德鴻
[摘 要] 隨著新課改的持續推進,近年來很多高中語文教師實現了有效的作文教學方法創新,但在作文評價方面,卻仍然存在著比較明顯的不足,而如何進一步實現對作文評價方式的創新,成為當前高中語文教學所面臨的一大難題。文章對高中語文教學在作文評價方面的主要問題進行了總結分析,同時結合相關實踐教學經驗,對作文評價方式創新的具體策略展開了探討。
[關鍵詞] 高中;語文教學;作文;評價方式
一、當前高中語文教學中作文評價存在的問題
(一)評價標準不夠完善
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很多教師雖然比較重視對學生作文的評價,但由于作文評價的主觀性本身就比較強,而教師又習慣于根據自身主觀經驗及個人喜好來進行評價,很難建立起完善的評價標準體系,因此,在實際教學評價過程中,往往很容易出現評價結果缺乏合理性的問題,并使作文教學的整體效果受到直接影響。例如,有些教師比較重視文章的條理性,在評價學生作文時,常常會以敘事是否明確、語言表達邏輯是否清晰為核心標準,對立意是否深刻、情感表達是否真實等其他標準的重視度則比較低,如果長期按照標準進行作文評價,那么學生在寫作時就很容易出現輕視情感表達、立意過于淺顯等問題,這對于其寫作能力提升顯然是非常不利的。而有些教師在進行作文評價時,則習慣于直接帶入高考作文評價標準,認為作文教學只需要為高考服務,這種具有應試教育思想傾向的作文評價方式不僅很容易出現評價標準過高、打擊學生寫作積極性的問題,同時也不利于學生的能力素養發展。
(二)評價主體相對單一
當前,高中語文教學中的作文評價基本都是以傳統教學評價模式為主,由教師擔任評價主體,負責作文評價的全過程,這樣的作文評價方式雖然比較簡單,實施起來更加容易,但在評價主體過于單一的情況下,卻很容易出現評價結果不合理、學生寫作積極性不足的情況。例如,有些學生的思維、表達方式比較獨特,如果僅由教師對其作文進行評價,那么就很容易出現教師無法理解學生作文內容的情況,或是對其作文存在理解上的偏差,而依據錯誤的理解來對學生作文展開評價,其評價結果自然也是不夠客觀的,并不能夠為作文教學提供太大參考。
(三)評價結果缺乏時效性
在以班級為單位展開寫作訓練的情況下,教師要想完善對班級內所有學生作文的評價,往往都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與精力,尤其對于工作量本身就非常大的高中語文教師來說,每次寫作訓練完成后,更是需要數天的時間來完成作文評價。這樣一來,由于寫作訓練與完成作文評價的時間相隔較長,學生早已從原本的寫作狀態、情緒中脫離出來,因此,在獲得作文評價后,往往很難再將寫作時的情緒喚醒,即便學生能夠清楚認識到作文中存在的問題,也很難立即完成作文的修改,作文評價結果所起到的作用就會十分有限。
二、高中語文教學中作文評價方式的創新策略
(一)確定統一的作文評價標準
在高中語文作文教學中,要想保證作文評價的有效性以及評價結果的客觀性、公眾性、合理性,首先就必須要從作文評價標準入手,在充分考慮到學生寫作能力水平及其他實際教學情況的基礎上,由學校語文教研組共同開展教研工作,制定出完善、具體的作文評價量表,將學生作文評價的各項標準明確下來,為教師的作為評價工作提供指導,以免出現教師作文評價過于主觀、評價標準混亂等情況。從具體上來看,由于高中語文作文教學與高考間的聯系比較密切,因此,即便要在教學中擺脫應試教育思想,關注學生的能力素養發展,也同樣需要尊重客觀事實,將分數作為表現量化評價結果的主要方式。同時,為明確學生作文中的優點與不足,作文評價量表中的評價標準還需分為基礎等級與發展等級兩部分。其中,基礎等級屬于對學生作文中問題的評價,通常應包括符合題意、符合文體要求、內容充實、中心明確、書寫規范、標點符號應用正確、文章結構完整、無錯別字等必須要達到的基礎性指標,如學生作文中存在基礎性錯誤,則應根據實際情況予以扣分,反之,則應給予其全部基礎分(具體分值根據實際情況而定)。而發展等級則屬于對學生作文中優點的評價,通常應包括立意是否深刻、觀點是否有啟發作用、材料應用是否豐富、人物形象刻畫是否豐滿、修辭手法運用是否巧妙等指標,如學生作文達到了某項指標的要求,則需要在其基礎分上酌情予以加分。
(二)尊重學生心理發展規律
從寫作能力培養的角度來看,由于高中生的學習能力、解決問題能力相對有限,改正寫作中出現的問題往往需要一定的時間,因此,在高中語文作文教學中,即便學生的作文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也同樣需要充分尊重高中生的心理發展規律,以作文教學目標為核心,確定其中比較關鍵的寫作問題,并將這些關鍵性問題融入寫作教學中,之后再對學生作文中的優點做出具體評價。這樣一來,學生既能夠在作文評價結果中了解到自身不足,在多次寫作訓練中逐步改正寫作問題、提高寫作能力,同時也能夠從中得到教師對自身學習成果、進步的肯定,保持對寫作的自信心、積極性,對作文教學效果的提升是非常有利的。例如,在學習過“荷塘月色”“故都的秋”等課文后,如教師想要通過寫作訓練來鍛煉學生在景物描繪、借景抒情等方面的寫作能力,那么進行作文評價時,就應以詞語運用是否生動、修辭手法運用是否巧妙、文句是否有意蘊、感情是否真摯等指標作為重點,對學生的作文展開評價,并將作文中存在的相關問題明確下來,而對于作文在其他方面的問題,則無須在本次寫作評價中直接提出,以免打擊學生的寫作積極性。
(三)重視作文評價主體拓展
針對單一主體評價不夠全面、客觀的問題,教師在高中語文作文教學中還需主動轉變作文評價策略,借鑒多元化評價方法,對作文評價主體進行拓展,使學生、家長等其他主體能夠參與到作文評價中來,并對各主體所做出的評價展開綜合分析,得到最終評價結果,以提升作文評價結果的客觀性、全面性。例如,在進行議論文寫作訓練時,教師就可以先對議論文在擬題、提出觀點、列舉論據等方面的寫作方法進行講解,同時強調“論述事理,發表意見,提出主張”的議論文寫作核心要求,待學生對議論文擁有一定了解后,再鼓勵學生對自己的作文進行自評,并在發現問題后及時加以修改,以起到及時自省、及時改正的教學效果。而在學生完成自評后,還可以根據實際情況來組織其進行小組互評,以小組為單位互相閱讀其他同學的作文,并做出客觀的評價。在這樣的作文評價活動中,學生既可以吸取其他同學觀點表達、論據引用等方面的優點,實現自我提高,同時也能夠在其他同學的幫助下,發現自身所未能意識到的寫作問題,并及時加以改正,保證學習反思的全面性。
(四)實行分層評價與個別評價
為避免因過度關注學生間橫向比較而影響學生寫作積極性,教師還需充分考慮到學生間的個體差異問題在高中語文作文教學中對分層評價、個別評價等教學評價策略進行運用。例如,有些學生的學科知識基礎較為薄弱、寫作能力較差,對于寫作的興趣也并不高,其作文的整體質量在短時間內趕上其他同學,這時為避免其因自身作文成績過差而出現失去寫作積極性,就需要采取個別評價策略,以相對較低的評價標準對其作文加以評價。而針對不同學生寫作中常見問題差異較大的情況,則可以采取分層評價策略,根據其作文中的常見問題,將其分為多個組別與層次,以實現對學生常見、主要寫作問題的重點評價。
(五)深入滲透寫作方法與理論
對于高中語文教師來說,要想幫助學生更好地解決作文中的實際問題,其在進行作文評價時同樣還需對寫作結果內容加以細化,力求在結合作文內容的基礎上,對作文的優點與問題做出具體闡述,同時針對學生作文中實際問題展開相關寫作方法、寫作理論的滲透,使其能夠掌握解決寫作問題的有效方法,進而實現對問題的及時改正。例如,在進行記敘文寫作時,有些學生經常會出現文章結構混亂或不夠完整的問題,對此教師就需要將總分式、并列式、對照式等常見的記敘文結構融入作文評價中來,并根據作文的當前結構特點,推薦合適的結構形式,為學生后續修改作文、改正問題提供參考。
(六)完善多主體作文評價體系
多主體評價不僅能夠保證作文評價結果的全面性、客觀性,同時還能夠大大減少教師在作文評價方面的工作量,解決當前作文評價缺乏時效性的問題。因此,在高中語文作文教學中,教師還需對多主體的作文評價體系加以完善,將各種情況下的作文評價流程、評價方式及各主體評價標準明確下來,并做好與學生、家長等主體間的溝通。這樣一來,在系統化作文評價體系的支持下,整個作文評價工作能夠在多主體的配合下高效完成,而學生得到最終作文評價結果的時間也會更短,這對于其改進寫作問題是很有幫助的。
參考文獻:
[1]甄宏偉,張利娜.淺析高中語文的作文評價的問題[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20,14(17):158-159.
[2]王萬垚.高中語文教學中作文評價的改進策略[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20(34):80.
[3]熊政,李宗應.語文核心素養下的高中作文評改教學策略[J].新課程研究(上旬),2020(12):39-40.
[4]何轉花.發展性評價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策略運用[J].語文課內外,2019(21):216.
(責任編輯:朱福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