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桂山
作為延慶區生態文明教育的窗口,延慶區第二小學以生命教育為目標,以生態教育為重點,以“生活中的教育”為載體,系統實施“三生教育”課程,促進學生生命健康成長。
學校圍繞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指導,以生命教育為目標,以生態教育為重點,以“生活中的教育”為載體,讓課程與學生生活緊密聯系,綻放生命活力;引導學生關注社會、環境與經濟方面的熱點問題,尊重自然、融入自然,踐行綠色生活、建設美好家園。
1.根植“活力種子”,奠基生命成長
“三生教育”課程,立足“為學生活力成長奠基,為教師活力發展助力”的理念,在“‘五育并舉、全面育人”思想指導下,遵循科學性、多元性、興趣性、自覺性原則,將“活力種子”(?;眨┑娜糠址謩e賦予“生命、生活、生態”的核心內涵。在課程設置上,將課程學習融入到疫情防控、居家鍛煉、家庭生活當中;將課程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課外經典閱讀、社會熱點、自然生活相關聯,促使多學科相融合。通過課程、教學、師資、管理方式等方面的重新架構,促進師生綠色成長。
2.構建“活力枝干”,倡導分層成長
“三生教育”課程針對低、中、高三個年級段學生發展規律的差異性,分為啟蒙、知行、成長三個層次的課程,每個層次課程下設認知提高意識、實踐價值引領、創新敬畏珍愛三個子課程。每個子課程下,又根據低、中、高三個年級段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水平,設置了涵蓋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自我等內容的36個活動主題。旨在引導學生深刻理解“生命、生活、生態”的內在聯系和深刻含義,學會如何與自己相處、與社會相處、與世界相處,最終懂得尊重生命、敬畏生命,領悟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重要意義,成為一個對未來世界有責任、有擔當的人。
3.踐行“活力策略”,推進綜合成長
“三生教育”課程的開發與實施,秉承“生活中的教育 美好生活的教育”理念,讓一切教育資源與學生的成長默契相宜。運用整合思維、整合路徑、整合創新,持續深入開發課程資源,形成目標適切、內容鮮活、形式新穎、實施有效的綜合課程體系,形成多個學科參與、多種學習方式融入的實施流程,形成全面育人、綜合育人的教育合力。課程實施過程中的自主管理、自主教育、自我服務,使學校、年級、班級彩色馬甲志愿服務隊工作體系更加完善,工作實施更加規范,增強了學生的參與意識、責任意識,培養了主人翁精神、公民責任感,形成了誠懇助人、樂于奉獻的優良品質。
2019年,作為世園小使者,學生的出色表現不僅得到了習近平總書記和夫人彭麗媛的贊揚,而且得到了各國領導、各級領導及社會群體的好評,“三生教育”初露風采!而今,在課程育人的路上,我們更加清晰地堅定方向——為黨育人、為國育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