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雋
【摘要】本文針對當前小學中高年級學生經典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提出多途徑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增強教師對經典閱讀內容的融合教學能力的教學建議,以便提高中高年級學生閱讀經典的興趣。
【關鍵詞】中高年級 名著 經典閱讀 閱讀興趣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21)21-0103-02
從當前學生經典閱讀和閱讀答題完成情況來看,小學中年級、高年級(簡稱“中高年級”)學生總體的閱讀能力比較差。究其原因,主要是經典閱讀內容都是經過時間的沉淀,年代久遠,有時代的距離感,學生不容易找到情感上的共鳴,對經典名著的閱讀內容不感興趣。這就需要教師通過各種策略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一、小學中高年級經典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
學生閱讀有明確的要求:“學會制訂自己的閱讀計劃,廣泛閱讀各種類型的讀物,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260萬字,每年閱讀兩三部名著。”當前,經典名著教學已被納入教學目標體系,但是在實際語文教學中,受到考試帶來的升學壓力的影響,再加上各門課程的壓力非常大,學生既沒有時間也沒有精力進行經典閱讀。同時,在教學中很多教師習慣于采用講授法,導致學生對經典閱讀喪失興趣。
(一)中高年級學生語文閱讀能力偏差
從學生閱讀和閱讀答題完成情況來看,中高年級學生語文閱讀能力比較差,主要反映在速讀能力差、不懂重點閱讀和非重點閱讀應分別采用不同的方法、全文思考能力差,歸納、分析和理解能力差等方面。出現如上問題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語文閱讀的素材不夠吸引學生,學生對語文閱讀缺乏興趣,沒有主動閱讀的意識;二是教師沒有根據學生間差異設置差異化的語文閱讀培養方式和趣味性的活動。如有些學生閱讀能力強、理解能力強,有些學生閱讀、理解能力都比較差,教師如果對他們作統一要求就無法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二)教師對經典閱讀內容融合教學能力差
有的教師在課內教授經典閱讀內容時缺乏融合閱讀的技巧,課內外閱讀融合的意識不強,無法形成貫通性的指導。為什么會存在這樣的問題呢?原因有三:一是教師沒有充分了解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差在哪里,不了解學生的具體情況;二是教師將經典閱讀、普通讀物閱讀教學分離開來,沒有進行融合;三是教師不具備融合教學的能力,沒有辦法進行融合和遷移。
在經典閱讀教學中,教師不僅要讓學生感受到語文學習的樂趣,有效地訓練學生的語感,還需要適時予以點撥,為學生閱讀欣賞經典名著提供方法與技巧的指導。但為了追趕教學進度,很多教師并不愿意在經典閱讀教學中花大心思,教師所設計的教學活動無非就是課堂提問、課件輔助。這就導致學生不重視經典閱讀的學習。
二、對策
(一)多途徑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1.營造良好的班級閱讀氛圍
良好的班級閱讀氛圍對學生閱讀能力提升和閱讀興趣激發有很大的幫助。教師可以在班級建立經典圖書角,讓學生每天都可以盡情地選擇自己喜歡的書籍,可以在教室閱讀,也可以帶回家閱讀。為了鼓勵學生每天都讀點經典書籍,教師可以將每天抓拍的聚精會神讀書的學生照片投影給全班學生看,讓所有學生都能夠備受鼓舞。
2.舉辦經典趣味故事會
為了讓學生更好地享受經典作品的閱讀樂趣,喜歡上經典作品,教師還可以舉辦經典趣味故事會,讓學生在經典閱讀過程中將部分篇章的內容截取出來,編成一個個故事,在課堂上跟大家分享。如果每名學生都分享一個故事,全班學生就相當于同時了解了幾十篇名著的故事內容。按照這樣的方式進行計算,學生掌握經典內容的速度就會大大加快。同時,講故事的形式會讓學生對名著內容產生好奇,閱讀積極性也就被調動起來了。
3.進行經典短劇表演
經典短劇表演是在學生講述趣味經典故事基礎上進行的。讓幾名學生為一組表演故事情節,既能促進參與表演的學生理解經典故事的內容,也可以促使其他沒有閱讀經典名著的學生加深印象。學生都喜歡表演,引導學生對名著作品的故事進行演繹,能使學生的自我表現和舞臺表現欲望得到滿足。學生一旦有了展示自我的機會,就會拼命地表現,而表現的基礎就是要閱讀經典了解人物或者歷史事件,這也會刺激學生閱讀經典的興趣。
讀書的過程中要讓學生互相交流,增長見聞。閱讀交流可以是同桌之間交流或者前后桌組成一個小組互相交流;也可以開讀書交流會,大家以講故事、說心得的方式分享自己喜歡的書籍。這不僅可以促進學生之間的感情交流,還能夠提升其人際交往能力。
(二)增強教師對經典閱讀內容的融合教學能力
1.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根據不同學段選擇不同的書籍
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是天生存在的,是不可避免的,教師在教學中應采用差異化的分層教學、分組教學或情景教學法。進行分組的時候,教師要考慮到學生的學習水平,將學生分成優秀、中等、普通三個層次,每個小組中平均分配不同學習水平的學生,通過合作的方式促進學生閱讀興趣的提升。需要注意的是,在進行分組之前,最好進行一次名著知識的考試,了解學生經典閱讀的具體情況,統計成績之后再進行分組學習。
小學是學生身心發展最快的階段,也是智力發展的關鍵階段,這個時期學生按年級分為三個階段,即低、中、高學段,每個階段需要閱讀的經典內容和深度都有所不同。對三年級學生而言,應該閱讀一些比較容易理解的經典名著,以國內的名著為主,這些名著語言理解起來難度不大,如《朝花夕拾》《繁星春水》《駱駝祥子》;到了四五年級,學生的理解能力和文化積淀有所提高,這個時候應該閱讀一些有難度,但是不需要教師指導也能夠理解的經典名著,如《魯賓遜漂流記》《格列佛游記》《名人傳》《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等(該階段需引導學生學會搜集與名著相關的資料);到了六年級,這個時期學生的學習任務加重,伴隨小升初考試的到來,很多經典名著知識也是必須要了解的,此時應該選擇有理解難度,但又是學生從小熟悉的、配合影視作品更容易讀懂和記憶的名著作品,如《三國演義》《紅樓夢》《水滸傳》《西游記》等,這樣,學生不需要花費過多的時間在原文閱讀上,就能夠在影視作品的驅動下調動學習興趣。分年級、分階段推薦名著閱讀書目,能夠有效地激發學生閱讀名著的興趣,使學生在理解能力不同、文化積淀不同的階段,更好地發揮自身閱讀的優勢。
2.利用信息技術調動學生學習名著的積極性
信息技術包括多媒體課件、微課、慕課等,我們現在使用的主要是多媒體課件和微課。課件方面應該融合同經典內容相關的影視作品、史實資料等,盡量還原名著誕生時的文化背景和社會背景,截取一些有利于理解名著的影視作品或音樂,幫助學生升華情感。教師還可以根據名著知識點設計有利于指導學生進行閱讀的微課,幫助學生在課后更好地學習和理解。
3.創造口頭交流信息的機會
名著閱讀不僅要讀書,還要交流,交流也是提升名著閱讀興趣的關鍵點。教師應該盡可能為學生創造口頭交流的機會,從而既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又能夠幫助學生選擇、積累有益信息,并讓學生交流想法。
教師可以在學生認真寫讀書心得的基礎上定期利用語文課進行交流,評出優秀讀者給予表揚,做到以讀促說,讓學生對自己的經典閱讀成果有一定的了解,激發其繼續閱讀的信心和耐心。學生在經典閱讀中,既開闊了視野,增長了知識,又領悟了閱讀和寫作的方法。
4.采用多樣化的評價手段
多樣化評價既可以是學生自評、學生評價教師、教師評價學生,也可以是學生之間互相評價。學生自評主要是學生對自己的經典閱讀表現與學習進行評價,學生的自評可以根據自己在總結性評價情況(即學期末的考試成績、測試成績以及形成性評價中教師給予的學習評價情況)進行自我認定。學生評價教師主要是評價教師的課堂教學組織情況。教師評價學生是根據課堂表現、學習和考試情況進行。學生間互相評價是學生對同學的經典閱讀情況給予評價。
對于經典閱讀,小學生的閱讀經驗普遍較少,因此在學習積極性和興趣上存在不足是正常的,需要教師通過各種策略激發他們閱讀經典的積極性。
【參考文獻】
[1]張元.在文學經典閱讀中培養小學生的閱讀素養[J].新閱讀,2020(10).
[2]歡迎參與第五屆“全國中小學生經典閱讀行動”[J].語文教學通訊,2020(27).
[3]郝伶俐.館校合作開展中小學生經典閱讀推廣工作的思考——基于襄陽市襄城區中小學校的實證研究[J].圖書館界,2020(4).
[4]楊帆.如何引導小學生閱讀經典繪本[J].全國優秀作文選(教師教育),2020(4).
[5]營造閱讀氛圍 積累文化素養 提升綜合能力 歡迎參與第五屆“全國中小學生經典閱讀行動”[J].語文教學通訊,2020(Z3).
[6]謝桂芳.對網絡環境下提升小學生經典閱讀質量的探索[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20(7).
[7]營造閱讀氛圍 積累文化素養 提升綜合能力 歡迎參與第五屆“全國中小學生經典閱讀行動”[J].語文教學通訊,2020(18).
[8]眭欣霏.讓經典閱讀走進兒童“場域”[J].新智慧,2020(16).
[9]馬嘯峰.經典閱讀提高小學生核心素養的策略[J].科普童話,2020(18).
【作者簡介】雷 雋(1980— ),女,漢族,廣西南寧人,研究生學歷,一級教師,現任南寧市濱湖路小學教務處副主任,研究方向為小學語文教學。
(責編 黎雪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