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春萍
年級組長在園本教研中扮演著承上啟下的重要角色。他們對園本教研活動的創造力與執行力、創新力與開拓力,關乎園本教研的質量。如何給予年級組長科學、合理的角色定位,改變年級組研討活動流于形式的局面,培育年級組團隊協作的精神、發揮團隊鉆研的力量、調動教師的主觀能動性,將園本教研工作自上而下落實到幼兒一日生活的實處,是幼兒園教科研管理必須直面的問題。
找準年級組長在園本教研中的定位并發揮其作用。首先,年級組長需主動參與園本教研活動,而非做被動參與者。
過去,年級組長主要承擔一些上通下達、級組教學統籌的工作,是幼兒園“園長→教學主任→年級組長→教師”的金字塔教學管理結構中重要的一環。年級組長的主要工作方式是按照教學主管部門制定的計劃和任務目標,在級組內協助并落實完成相關教學工作。在這種管理模式下,年級組教師缺乏研究的自發性和獨立性,很難呈現個性化的教學風格,即便有研究課題,大多也是個別教師的個體行為。
年級組長作為園本教研的參與者或主持者,需知行合一,以身作則,在年級組內對自己的教育觀點、教學行為、教學實踐、教學評價以及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作自查反思,與年級組的教師共同探討教學行為中存在的不適宜、教學實踐中遇到的困惑,大膽提出解決策略。在“實踐—反思—再實踐”的研討過程中,年級組長要不斷提升專業素養,以點帶面地幫助全級組教師提升教育教學水平及教研教改能力。
其次,年級組長是園本教研活動的引領者,而非跟隨者。
年級組長不僅是年級組的教學高手或骨干,還是組內的“學術支持”,必須發揮 “專業領導”的職能,引領教師攜手成長。
園本教研是以教師的教學實踐為基礎的教學研究方式,研討教學實踐中發現的真問題,以 “聚焦現狀、引領發展、合作研發、實踐探索、凝練收獲、促進提升”為指導思想,在真實生活的教育情形中不斷創新、實踐、反思、調整,逐步提升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提高教學質量。年級組長應積極帶領教師圍繞教學問題進行個人反思,在級組內進行交流互動,并通過“梳理—學習—研究—開發—試點—培育—選用”的工作模式推動課程資源共研、共建、共享的有效實施,使個人反思迅速上升為集體討論,進而生成新的教育智慧。
在教學反思過程中,年級組長需要及時、善意地給予級組教師提示和幫助,豐富教育課程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成果,促進教研組成員不斷反思和改進教學行為,形成具有科學性、系統性、園本化的課程資源體系。在大型活動結束后,年級組長應逐步養成“復盤”的習慣,及時組織級組教師開展“復盤”活動,梳理不足,探討改進的策略;在集體研討中,年級組長要善于捕捉教師發言的“亮點”,將教師的個體思考上升為集體研究,提升級組教師的專業素養。
最后,年級組長在園本教研中擔任著協調者與知心人的角色。
打造一個互相支持、勇于探索的教研團隊,讓教師們在工作中互相支持,在思想上產生共鳴,面對工作壓力及消極情緒時互相支撐。這就需要年級組長具有大局觀,在全面統籌級組工作的同時當好協調者,對老教師要關心和尊重,對青年教師要愛護和引領,對教師能力進行全面分析,了解級組每位教師的特長與短板,促進全面、和諧發展。要多站在教師的角度同理共情,換位思考,尊重、理解他們,學會“求大同,存小異”,妥善處理級組的人際關系,調動級組教師的主觀能動性,把教師凝聚成一股繩,達到人人有思考、人人有收獲、人人有成長的教研效果。
降低管理重心,施行扁平化年級組管理,給予年級組長彈性工作空間。改變管家型、保姆型的低層次管理,進行重心下移的扁平化管理,建立項目負責制管理機制,給予年級組長彈性工作空間,充分發揮年級組長的工作潛能,培養年級組的教研風格。
核心教研組(園長室):由園長、教學管理人員、年級組長、骨干教師等人員組成,其職責是分析園所發展需要,確定符合園所教育理念及課程建設特色的教學研究方向,設計園本教研發展規劃,變指揮者為策劃者,進行頂層設計,深化研究路徑。
職能部門(教導處、總務處):為核心教研組提供決策輔助,為年級組提供理論提升、實踐指導和人員保障,既是教研參謀者,又是教研服務員。
年級組:園本教研的直接承擔者,獨立管理年級組內的教學工作和教研科研活動。
這種管理結構使年級組長不再是一個單純的行動執行者,而是教研活動的業務領導者。年級組長直接面對園長,縮短了管理層級之間的跨度,大大提高了管理效率及工作效能。
營造輕松愉悅的教研氛圍,建立平等對話關系。園本教研又被稱為“平民教研”,由于研究的問題源自教學實踐,以人為本,人人都有發言權,人人爭當主持者。因此,年級組長要尊重教師,對教師的閃光點及時給予鼓勵與肯定;允許教師深入研討,表達個人見解,給予表達個人意見的空間,建立平等的對話關系;還可以采取輪流主持教研活動的形式,讓每個教師帶著問題去思考,變壓力為動力。在一次次的教育思想碰撞中,分享教育智慧,真正做到思維共享、資源互通。
以真問題為抓手,積極推動級組教研活動的開展。年級組長應圍繞教學實踐中產生的問題,以觀察記錄、教學反思和案例分析為主要研究模式,引領級組教師開展園本教研。由于級組研討的核心問題、案例源于教學實踐,是從真實的教學情境中篩選出來且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教師學習的主動性也容易被激發出來。教師圍繞核心問題整理相關資料,并結合特定的班級情況與自身工作實際,發表自己的觀點。在經驗分享的過程中,更新了教師的教學理念,轉變了教師的教學行為,提升了教師的研究水平。
重視骨干教師在級組教研活動中的示范、引領作用。年級組長、班主任是級組教研的骨干力量,必須充分發揮他們的引領、輻射作用。
年級組長、班主任首先要提前收集級組教學情況,擬定研討計劃,梳理核心問題,在理論層面幫助大家提升認識。其次,帶領級組教師圍繞核心問題開展專業對話,盡可能避免教學研討中偏題、跑題現象的發生,提高教研活動效率。當問題討論“冷場”時,年級組長、班主任要給予必要的啟發和引導;當級組教師討論偏題時,年級組長、班主任要及時引導教師調整思路,重新回到討論的話題上;當級組教師討論話題興致高漲時,年級組長、班主任應給予遞進式指導,深挖話題并找準問題的關鍵所在,最終突破困境并解決問題。最后,發揮級組教研骨干的示范作用,將教學研究與課堂教學相結合,組織骨干教師上示范課、研討課,開展“一課多研”活動、主持教研活動,達到信息互通、思維碰撞、資源共享,充分發揮級組教研活動的效能。
年級組是幼兒園的基層教學組織,它既是幼兒園辦園思想、辦學理念的形象代言人,又是幼兒園發展規劃、教學教研工作的實際執行者。年級組長只有真正擔負起園本教研活動組織者、引領者、研究者的責任,成為落實園本課程的踐行者、引領園本課程發展的先行者,方能不斷提升園本教研的研究性,促進級組教師專業發展。
(作者單位:廣東省深圳市坪山區坑梓中心幼兒園)
責任編輯:王妍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