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定軍 陳月紅
《左傳》云:“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不朽。”人生的最高境界是立德。立德是堅持德育為先,通過正面教育來引導人、感化人、激勵人。學校德育即教育者有目的地培養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動。中小學階段是青少年人生價值觀念、審美觀念逐漸形成時期,適時適當的德育教育是學生健康成長的重要因素。
學校是教育的主陣地,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同時,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處處育人,時時育人,事事育人。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滲透,促進核心素養與學科教學的深度融合;提煉主題鮮明、特色突出的校園文化,營造正面積極、提振精神的良好文化氛圍;注重理論聯系實際,文明其精神,野蠻其體魄,豐富校園生活;堅持依法治校,完善機制條例,創新協同育人手段,加強行為習慣養成教育。
德育在于引領,在思想上下功夫。思想先行,組織師生學黨史、感黨恩,創新活動形式,大力開展演講比賽,高唱紅歌,講好革命故事,開展讀書活動,目的就是要在思想上發揮引領帶動作用,讓紅色基因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如此,德育教育贏在起點。
德育在于激勵,在機制上做文章。“獲得感”與“幸福感”源于人們都渴望被肯定、被認可,人人都需要尋得生而為人的價值。在價值得以實現的過程中自我加壓,自我激勵,獲取變得優秀的原動力。假如今天的生活跟明天別無二致,就會變得寡然無味,行動也會消極怠慢,得過且過。課堂評價、班級講評、教師評優晉升,都需要建立一套相對完善合理的機制,發揮榜樣激勵的作用。那么,個人如何才能在各種激勵機制中脫穎而出,獲得主動權呢?歸根到底,要用實際行動證明自己,用成績顯露價值,用口碑獲得認同。
德育在于喚醒,在行動上見真章。教育家陶行知有言:“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如何培養品德高尚,德育為優的學生?每個老師不能小看自己對學生的影響,樹人者先要樹己,立德為師。教育工作是至高無上的,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提升了,用優良的品性修養去影響帶動學生,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德育在于堅持,在意志上得成效。德育是一門科學,心有所信,方能行遠。湖北省竹溪縣確立了學生成長目標,“十三五”期間,學校大規模實施標準化建設,大力整治校容校貌,開辦校園文化陣地,努力打造特色鮮明的德育品牌,廣泛開展“五項教育”活動,構建了各學段縱向銜接、學校家庭社會橫向貫通的德育體系。德育是一項系統工程,久久為功,需要始終遵循規律與原則,不斷改進和創新工作方法,堅定不移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貫穿于教育教學工作的全過程。
德育工作能夠深刻影響學生個性發展與品行修養,做好德育,才能教育引導學生樹立遠大理想、高遠志向,歷練敢于擔當、勇于奮斗、樂觀向上的人生態度。我們是教師,也是德育工作者,愿以心血澆灌出一朵朵希望之花,盛開在祖國肥沃的土地上。
(作者單位:陳定軍,湖北省竹溪縣桃源鄉源勝小學;陳月紅,湖北省竹溪縣思源實驗學校)
責任編輯:冉智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