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漢青 胡瓊 徐節
湖北文理學院附屬中學根植于圣地羊祜紅色沃土,以傳承紅色基因為己任,積極落實“一個中心、四個特色”戰略,在特色辦學的主戰場,堅持“紅色領航、四心融合”黨建模式,為實現現代辦學注入強勁紅色動力。
高舉“紅色旗幟”,強化核心把方向
學校工作必須突出學校黨委的政治核心和領導核心,理直氣壯扛旗幟,態度鮮明講政治,直言不諱明要求,為學校發展把好方向。
為誰培養人?這是首要問題,決不能含糊,必須旗幟鮮明地表明立德樹人的政治屬性。學校位于文化積淀深厚的峴山腳下,與革命烈士紀念館比鄰而居,更應認真貫徹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引領學校始終保持教育教學與管理的正確方向。強化學校黨委的責任擔當,始終把政治使命和政治建設抓在手上,敢抓敢管,嚴抓嚴管,上下聯動,形成合力。
誰來培養?這是根本問題,決不能馬虎,必須毫不隱晦地明確黨組織在學校治理結構中的法定地位。業務必須服從政治,政治引領業務,黨建工作引領學校各項業務管理,在具體教育教學實踐中,有效管控權責邊界,著力突出協調運轉、有效制衡的治理機制。
用什么方式培養?這是關鍵問題,決不能偏頗,必須毫不動搖地明確黨委依法進入法人治理結構。在黨管一切的前提下,學校因時因勢調整工作策略,于2017年明確提出并實施了“雙向進入、交叉任職”的基層支部和年級管理體制,黨委班子成員分別下沉到相應支部,指導基層支部和年級工作,支部書記兼任年級副主任,直接參與年級業務工作,年級業務管理納入支部基本職責,把黨的領導內嵌到年級管理、教學實踐等學校治理結構的每一個神經末梢。
怎么培養?這是手段問題,決不能隨性而為,必須規范有序地明確黨組織參與決策的程序。在統領全局、協調各方的背景下,前置黨委決策,保證學校“三重一大”事項,決策科學有據,程序合規合法,形成“黨委把關定向、校務會統籌兼顧、職能部門依法執行、紀委工會等監督保障、年級運行管理”的現代學校制度。
打造“紅色引擎”,圍繞中心管大局
堅持“四個融入”,讓黨建工作成為推進學校改革發展、特色發展的“紅色引擎”,把黨旗插在轉型發展的最前沿、工作推進的第一線。
紅色引擎融入發展戰略。適應新時代教育形勢發展,立足學校資源稟賦,科學謀劃特色發展戰略規劃、方向路徑和載體支撐,以獨樹一幟的龍舟教育為龍頭,確立了以“四個特色”高效發展為主體,全力實施教學提升、特色領先、育人為本的發展戰略。
紅色引擎融入特色項目。疫情下的2020年,“授漁計劃”工作力度大,學校黨委書記親自抓,黨委成員積極協調,強力推進,黨員干部不辭勞苦,無私奉獻。全年資助學生近300人次,資助金額近60萬元;9名教師受到上級表彰;舉辦大型公益活動2次,直接募集善款40萬元;接受捐贈物資5萬余元,新建“雙師教室”1間,協調捐建湖北襄陽南漳縣趙店小學、四川涼山寧南縣民族小學各2間教室。
紅色引擎融入亮點呈現。學校常年堅持晾曬“七法”:每天有想法,每周有做法,每月有比法,學期有考法,學年有說法,個人有講法,部門有章法。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學校黨委更顯擔當,黨員干部更能擔當,全體師生更有擔當,戰疫情更加出彩。在學校黨委的引領下,學校率先開展網絡教學,并通過電視臺將網絡開學典禮進行全程直播。師生戰疫原創歌曲,一波接一波,特色抗疫材料,匯集成六大冊。
紅色引擎安全發展。黨員干部帶頭,全體師生實踐努力,學校連年獲評全市安全文明校園。黨員與師生簽訂《安全聯保責任書》,充分發揮黨員在安全管理中的模范帶頭作用。學校黨支部堅持開展對“三違”人員的教育管理,引導師生遵守安全管理相關法律法規,開展多種形式的安全活動,錘煉安全本領。借鑒黨內組織生活會經驗,創新開展“安全管理月研判會”,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收到良好成效。
激發“紅色動力”,凝聚信心保落實
晾曬考核,倒逼責任,在其位謀其政。按照學校“黨建統領、組織健全、黨員合格、管理民主、效益提升、特色鮮明”的黨建標準和要求,將考核標準細化為6類54項,形成了系統的黨建考核體系,學校連續五年獲評全市黨建目標考核優秀單位。建立黨建“任務、責任、問題”三張清單,每年堅持開展支部書記述職評議,夯實各級黨建責任。
政治引領,活動聚力,實踐錘煉隊伍。統籌抓好隊伍建設,為學校發展提供政治保證、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抓好黨員隊伍,規范每月主題黨日活動和月工作調度會議,緊密結合教書育人工作實際,積極開展“牢記初心使命,我為黨旗添彩”師德師風教育活動,認真上好“初心”“使命”“擔當”“務實”四堂課。抓好教師隊伍,多渠道引進青年教師,補充新鮮血液,提升青春活力,保持隊伍朝氣。
完善架構,強化功能,筑建堅強堡壘。按照黨章規定,嚴格規范支部換屆選舉,組建了較強的支部班子,融入教學業務,堅持教育教學業務發展到哪里,黨組織就建到哪里,擴大黨的組織和工作覆蓋范圍,使支部建設與年級教育、政治課堂與文化課堂的開展同步加強。深入開展支部“五強創示范”,制定支部標準化建設評定細則,推進支部規范化建設,6個支部全部規范達標。突出政治功能,嚴格落實“三會一課”,規范民主生活會、組織生活會等基本組織生活制度,持續用好“五大載體”,扎實開展“一支部一品牌”創建活動。同時,積極搭建黨組織和黨員發揮作用平臺,深化“亮、比、評”活動。
厚植文化,以文化人,增色亮點。興建“峴聯祜韻”文化長廊,并結合學校實際撰寫有自身特色的對聯,營造校園文化氛圍。積極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大力弘揚勞模精神,開展主題宣講,營造文明風尚。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堅持開展教職工體育比賽、文藝晚會、藝術大賽等文體活動,豐富教職工文化生活。
培育“紅色情懷”,關愛民心顯擔當
堅守“共建共享”理念,實施“四項工程”構建和諧,努力讓教職工更多地共享發展成果,彰顯責任與擔當。
實施工資增長工程。學校黨委始終把提高教職工工資作為共享發展成果的重要抓手,特別是在近幾年政策收緊、收入下滑的困境下,仍心系教職工,在全力保證政策福利有所提升的前提下,千方百計持續實施增資計劃,連續保持年均10%的工資增幅,實現了工資逐步提升的目標。
實施惠民工程。開辦書店,提升文墨氣息,解決教師子女課后托管問題。組織教職工體檢,建立健康檔案,保障教職工職業健康。為教職工參保大病互助保險,堅持開展困難教職工幫扶、老教師慰問、困難助學等活動。組建志愿者隊伍,積極開展服務群眾零距離活動,得到普遍認可。
實施脫貧攻堅工程。積極承擔社會責任,組建扶貧工作隊,對老君店村及34戶貧困戶進行結對幫扶。以項目建設促進精準脫貧,在時間緊、任務重的情況下,連續幫扶8年,累計貢獻幫扶金超100萬元,勝利完成脫貧摘帽任務。
實施社區共建工程。多年來,學校黨委始終不忘回報社會,通過實施組織共建、資源共享、事務共擔、工作互補、志愿參與等形式,積極推進學校和社區共建,營造了優良的互助發展環境。
新時代,新起點,學校黨委將始終堅持以黨建統領,切實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轉化為謀篇布局、規劃未來的思路舉措,努力打造結構更優、速度更快、質量更好、效益更高、活力更強的學校新典范。
(作者單位:湖北文理學院附屬中學)
責任編輯:李香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