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紅霞
很多人對本科院校開展的學科評估、專業認證等耳熟能詳。但在新中國成立后幾十年的職業教育發展中,高職院校的專業評估卻一直在探索中。2019年,教育部發布的高職院校專業教學標準,成為重要的專業辦學標準之一。2020年,遼寧省教育廳在全國率先開展高職院校專業星級評估工作。此次專業評估也開啟了遼寧省高等職業教育新一輪“以評促建、以評促管、以評促改、評建結合、重在建設”的創新之旅。
這一在全國率先的做法進行得怎么樣了?在為遼寧職業教育帶來改變和思考的同時,對全國職業教育發展有哪些啟示?本刊記者就此進行了采訪。
為什么要開展這項工作?要讓國家標準在遼寧落地,實現高職教育高質量發展
“遼寧省高職院校專業星級評估的目的,就是要深化高職教育改革,推動三大標準落地,通過外部質量保障與評價,提升專業建設水平,健全教學質量保障體系,促進高職專業內部質量保障主體責任,為高職教育把好質量關。”遼寧省教育廳廳長馮守權表示。
馮守權所說的三大標準,是指2019年教育部正式發布347個專業的《高等職業學校專業教學標準》,加上之前教育部發布的《職業學校專業(類)頂崗實習標準》和《職業院校專業實訓教學條件建設標準》。這三大標準成為共同引導高等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綱領性文件”。其中,2019年教育部發布的專業教學標準從專業名稱、專業代碼、招生對象、學制與學歷、就業面向、培養目標與規格、職業證書、課程體系與核心課程、專業辦學基本條件和教學建議、繼續專業學習深造建議等十個方面提出了具體要求。
如果說《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和《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為職業教育未來發展擘畫新藍圖,那么,與方案精神高度契合的三大標準則是施工操作手冊。而專業評估可以理解為摸清家底、把準脈象,進而按照標準走好每一步。
這些具體標準,只有變成實實在在的教學實踐,才會產生良好成效。
在遼寧加快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的進程中,高等教育將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技能人才支撐。“提升教育服務經濟社會發展能力,首先是思想觀念有突破,要敢于突破長久以來的傳統模式和路徑依賴,讓職業教育快速地走上高質量發展之路。”馮守權如是說。“盡管全國還沒有職業教育專業評估的現成經驗,但是我們愿意先行探索。通過評估,讓遼寧職業教育的專業建設遵從國家標準,提升專業建設水平。”遼寧省教育廳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處處長李勇江表示。
2020年11月,遼寧省教育廳下發通知,開展高等職業教育星級專業和卓越專業評估試點工作。在前期完成相關指標體系的研制工作和數據平臺搭建工作基礎上,經研究選取機械設計與制造、汽車運用與維修技術等6個專業進行試評估。
此次星級評估過程中,立德樹人貫穿了整個評價指標體系。包括培養目標的制定是否體現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培養目標的達成中首先考察“理想信念堅定,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是否達成;專業頂層設計評價中強調專業培養特色要體現“德技并修、育訓結合”;課程體系要涵蓋德智體美勞五個方面;教師改革要很好地體現出師德建設和課程思政要求等。
立德樹人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務。遼寧省交通高等專科學校道路與橋梁工程系主任顧威對此深有感觸。他主持的《橋梁工程試驗與檢測》課程剛剛獲得教育部課程思政示范項目。“我們按照星級專業評估的導向標,梳理教學內容,找到差距不足,從而更好地立德樹人、鑄魂育人。”顧威說。
如何開展星級專業評估?科學合理的評估指標體系+多渠道、多模式的數據采集
本次評估是對遼寧高職專業的一次全面綜合體檢,是一個非常龐雜的大工程。
首批專業星級評估選取了機械設計與制造、汽車運用與維修技術、物流管理、工程測量技術、道路橋梁工程技術和園林技術等6個專業、49個專業布點進行了試評估。專業星級評估的指標體系包括定量評價(6個一級指標、23個二級指標、 94個三級指標和212個數據觀測點)和定性評價(5個主題模塊)。6個定量評價一級指標分別為:培養目標、培養規格、課程體系、師資隊伍、教學基本條件、專業建設成效等。5個定性評價主題模塊分別為:專業頂層設計,質量保障與持續改進,專業“三教”改革,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服務遼寧等。
數據采集采用多渠道、多模式,主要包括學校和專業填報、高等職業院校人才培養工作狀態數據、調查問卷(調查對象包含教師、在校學生、畢業生、企業及用人單位)、國家和遼寧省公布文件等。如何做到數據采集力求真實準確,既減少學校和專業的評估工作負擔,又全面體現人才培養利益相關方的多元化評價?李勇江介紹說,如果通過傳統的專家進校評估方式,費時、費力、費錢。為此,這次評估大量采用了信息化手段,做到線上評估與線下評估相結合,定量評價與定性評價相結合,校內與校外評估相結合的方式,大大地提高了效率。
星級專業評估分為三個等級:五星級、四星級和三星級。評價按百分制進行賦分,專業最后綜合得分在90-100分為五星級專業,75-89分為四星級專業,60-74分為三星級專業,不足60分專業不授予星級。
參與了此次評估的遼寧職業學院高職教育研究所所長黃文峰表示,為確保評估工作的科學性,定量評價由評估系統自動計算定量評價得分;定性評價由評估專家按照評價量規表進行評分。將定量和定性評價得分進行加權平均,得出被評專業的綜合得分。
參與評估的專家都是遼寧省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的成員,來自職業院校和企業,隨機抽取產生。另外,本次評估還邀請了中國東北高等教育評估中心作為第三方機構,對數據進行再分析,確保評估工作的科學性和客觀性。
最后,每個接受評估的專業都有一份專業評估結果分析與改進建議報告。 “這些評估報告具有極大的參考和指導價值,也為下一步的大范圍評估做好了準備工作。”黃文峰說。
以一所學校物流管理專業為例,記者看到,報告分評估結論、分項結果分析、改進建議三部分內容。在分項結果分析中,一一列出各子項得分情況;其中“服務遼寧”分項中,顯示一級指標得分91.69分,4個二級指標得分均高于省內同專業平均分。在改進建議部分,提出增加選修課學時比例、加大青年教師的補充與培養等具體建議。
星級專業評估會帶來哪些改變?調整和優化專業結構,服務產業需求
評估是一種手段。評估不只是要發現問題,而且要研究問題,更重要的是要解決問題。
從事了30年職業教育工作的遼寧省交通高等專科學校教務處長歐陽偉說,通過評估提高教育教學水平,保證人才質量,培養出真正有本領的學生,才是最重要的。通過評估把脈,到促進工作,再到持續改進、提升質量,評估的意義并不在評估本身,而在于對下一步工作的影響和改進。
本次星級評估將為下一步調整和優化專業結構提供有益參考,進而更好地面向區域經濟發展,對接產業需求。目前,遼寧省正在實施高水平現代化高職院校和高水平特色專業群建設計劃,重點建設一批高水平特色專業(群)。本次評估選取的道路橋梁工程技術等專業,均為近年來與遼寧產業發展密切相關的重點建設專業。評估采用了大量的問卷調查,調查對象包括教師、在校生、畢業生、企業和用人單位,實現了對專業適應度、社會需求度和滿意度等的多元評價。在定性評價中,重點考查專業發展規劃是否科學合理,是否很好地對接產業、服務遼寧,以及與遼寧產業發展的契合度等。通過評估,將促進職業教育人才供給,更好地為遼寧產業需求服務。
隨著部省共建、整省推進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腳步加快,遼寧省高等職業教育發展已經進入新的歷史階段。
“專業星級評估將全面促進高職教育辦學水平和高質量發展,為遼寧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培養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馮守權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