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六堂
【關鍵詞】擴大內需 宏觀經濟 雙循環
【中圖分類號】F20 【文獻標識碼】A
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沖擊,國內外形勢出現新的變化,多重因素疊加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產生深遠影響。進入2021年,隨著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階段,在復雜多變的內外部環境下,如何恢復經濟發展,并在中長期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對于我國在“十四五”時期乃至更長發展階段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下面結合2021年的經濟形勢進行分析。
從國家統計局公布的2020年宏觀經濟數據和2021年上半年數據來看,我國經濟得到持續改善,新的比較優勢凸顯,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一方面,2020年我國經濟逐季改善,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經濟實力邁上新臺階。2020年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得到控制,我國經濟得以逐季改善,全年達到2.3個百分點的正增長,經濟增長水平逐步恢復常態。經濟實力邁上新臺階,2020年我國GDP總量超過百萬億,占世界的17%;人均GDP達到72447元,上升到世界第59位;工業增加值占世界比例超過30%。
另一方面,2021年我國經濟持續改善,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在逐步形成。從2021年公布的數據可知:
一是從增長結構來看,2021年我國經濟增長持續改善,結構繼續優化。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532167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12.7%;兩年平均增長5.3%,比一季度加快0.3個百分點,經濟發展呈現穩中加固、穩中向好態勢。從增長結構來看,2021年上半年最終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61.7%,拉動GDP增長7.84個百分點;資本形成總額對經濟增長貢獻率為19.2%,拉動GDP增長2.4個百分點;凈出口增長19.1%,拉動GDP增長2.4個百分點。
二是從工業增加值來看,已經基本恢復到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前的經濟水平,工業企業利潤增長強勁。今年上半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5.9%,兩年平均增長7.0%,比一季度加快0.2個百分點;服務業增加值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達53%,比一季度提高2.1個百分點。
三是從國內市場來看,內需強勁恢復。今年上半年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255900億元,同比增長12.6%,兩年平均增長4.4%;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11904億元,同比增長23.0%,兩年平均增長4.4%,比一季度加快0.2個百分點。
四是從國際市場來看,貨物和服務進出口持續改善。今年上半年貨物進出口總額180651億元,同比增長27.1%。同時,從服務貿易來看,今年一季度,我國服務貿易進出口同比增長0.5%;其中服務出口增長22.8%;進口下降13.5%,服務貿易逆差下降74.7%。1—5月我國服務貿易進出口同比增長3.7%;出口增長20.1%,兩年平均增長8.3%;進口下降7.5%,兩年平均下降14.8%,逆差下降67.3%。
2021年世界經濟處于恢復階段,世界銀行估算2021年全球GDP增長為4個百分點,雖然世界經濟仍在恢復的過程中,但是面臨的國際環境會更復雜。首先,疫情的防控存在極大的不確定性。雖然我國很好地控制了疫情,但是國際上還存在極大的不確定性?,F在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確診病例總數不斷攀升,對國際經濟產生極大的不確定性,對我國的對外經濟存在極大的影響。其次,國外政策的不確定性對我國宏觀經濟產生沖擊。如美國的超規模刺激措施會帶來通貨膨脹,帶來美元的貶值,進而影響大宗商品的價格上漲,對我國人民幣的匯率和價格水平產生影響,從而造成我國經濟的不確定性。
因此,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最關鍵的還是要靠我國國內市場。從現在的數據來看,我國投資、消費水平會進一步恢復,國際組織也預測我國2021年經濟增長會超過8%,但是從最近幾年的數據以及2021年的數據來看,“十四五”期間和未來我國的經濟增長還存在以下問題。
一方面,2021年整體投資水平雖然有所恢復,但是持續下滑的趨勢沒有得到明顯改變。一是投資水平還有待進一步恢復。盡管2020年受疫情影響,我國投資水平仍達到增長2.9個百分點,但是和2019年增長5.4個百分點、2018年增長5.9個百分點相比,分別下降2.5個百分點和3個百分點。今年上半年投資增長12.6個百分點,兩年平均增長4.4個百分點,尚未達到疫情前的水平。
二是民間投資水平增長不快。從民間投資來看,今年上半年民間投資同比增長15.4%,與2020年的民間投資水平相比僅上漲1個百分點,比2019年的4.7%和2018年的8.7%下降了3.7個百分點和7.7個百分點。
三是民間投資占比下降。如果進一步考察投資結構,民間資本的投資在整體投資中的占比是持續下降的,從2015年的64個百分點下降到2020年55.7個百分點,今年一季度也僅僅為57.3個百分點。
另一方面,近年來一直支撐我國經濟平穩增長的消費水平持續下滑,而且下滑趨勢還沒有得到抑制。一是2021年消費雖然有所恢復,但是下滑趨勢沒有改善。2020年受到疫情的影響,消費同比下降3.9個百分點,與2019年的8%與2018年的9%相比,下降近12個百分點和13個百分點。2021年上半年同比增長23%,兩年平均增速為4.4%;但是從單月來看,6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際增長12.1%,兩年平均增長4.9%,比2019年的8個百分點,2018年的9個百分點都低。
二是我國消費率和居民消費率相比國際同期水平,仍處于相對較低水平。從宏觀層面的消費率來看,2019年我國人均GDP超過1萬美元,但是我國宏觀層面的居民消費率還只有38.8個百分點,比美國同水平的60.5、日本的53.9和韓國的51.8都低;從微觀層面的居民消費率(人均消費占人均收入之比)來看,我國2019年的居民消費率為67.4%,低于美國同期的87%、日本的79.2%。2020年受到疫情影響,我國居民消費率下降到65.8%,今年上半年進一步下降到65%。特別值得關注的是,從2013年到2020年我國居民消費率從71%下降到65.8%,今年上半年下降到65%,城鎮居民的消費率是從69.85%下降到61.6%,今年上半年進一步下降到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