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志欽
【關鍵詞】多邊主義 新時代 人類命運共同體 【中圖分類號】D815 【文獻標識碼】A
關于多邊主義的界定,學術界認為有兩種含義。第一,多邊主義可以用來表述一個主權國家的外交行為取向,即從個體國家的角度考慮它的對外行為方式,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多邊外交。從這個角度出發,多邊主義被認為是一種與孤立主義、不結盟運動相類似的國家對外戰略。第二,將多邊主義定義為“依據普遍行為原則,協調三個或三個以上國家的制度形式”。這種定義更強調了多邊主義中制度發揮的作用,因此也被稱為制度性多邊主義。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多邊主義逐步以《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國際法和正義為基礎,通過促進對話和增進信任,成為世界安全、穩定、和平與繁榮的制度性基礎。
進入21世紀的第三個十年,雖然和平與發展依然是時代主流,但是全球進入了大調整和大變革的時期。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全球化的加速擴張導致全球性問題凸顯乃至新型全球性危機頻發,多邊主義在應對新型全球性危機過程中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也表現出不公平、缺乏執行力以及反應較慢的特點。為了更好地應對全球性危機的現實挑戰,21世紀的多邊主義正在經歷艱難轉型,逐步朝著去等級化以及有效化方向發展。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期間,多邊主義機構為全球疫情防控提供了巨大幫助,使得各國意識到通過多邊主義進行合作是解決問題的關鍵。但與此同時,疫情也使得單邊主義與保護主義日趨嚴重,部分國家在國際社會中制造虛假信息,借助疫情話題人為挑起國際社會的對立,貿易和人員被隔絕,對全球的多邊主義秩序造成了嚴重的挑戰。
中國是多邊主義的堅定支持者和維護者。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為破解全球四大赤字進行思考,對中國參與多邊主義進行了全局性、戰略性以及方向性的謀劃。一方面,中國維護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多邊主義體系,積極承擔國際責任、履行國際義務,促進多邊主義體系朝著民主化、有效化與平等化的方向發展;另一方面,中國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提出“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通過共建“一帶一路”、上海合作組織、金磚國家峰會、中非合作論壇和G20等多邊主義合作機制,為多邊主義補充發展中國家方案引導多邊主義發展。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習近平主席在國際場合多次強調中國是多邊主義的堅定支持者,解決全球問題的出路是維護和踐行多邊主義。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一系列重要理念、開展的一系列重大實踐,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習近平外交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為多邊主義理論和實踐創新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
冷戰結束后阻礙全球化的政治對抗力量逐漸消解,全球化朝著縱深方向快速發展。伴隨著全球化快速發展,國家之間相互依賴增強、共同利益增多、國際交往頻繁,為多邊主義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進入21世紀,多邊主義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多邊主義機構逐漸壯大,為維護世界和平、促進世界經濟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合作基礎。
第一,多邊主義合作與理念深入人心,為維系世界和平與發展提供了重要助力。21世紀多邊主義理念深入人心,各種類型多邊主義機構蓬勃發展成為國家間對話協商和合作共事的有效平臺。各國普遍接受通過多邊主義體系來調節與本國相關的全球性事務,紛紛加入各式多邊主義機構。伴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深入與科技的進步,國家之間聯系更為密切,全球逐步形成了緊密聯系的共同體。在這個共同體中多邊主義機構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聯合國的對話協調機制為維系世界和平作出巨大貢獻,世界貿易組織、世界銀行促進經濟全球化為全球發展提供了巨大的推動力。
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等作為多邊主義理念通過多邊主義的傳播與實踐已被各國接受,并成為世界各國交往的基本準則維系世界和平。在21世紀的多邊主義中,和平與發展是多邊主義的最終目的,民主與自由是多邊主義的構建規則,公平與正義是多邊主義的評價標準。通過多邊主義進行溝通與協調維系和平,為世界各國的發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環境;以民主原則構建多邊主義運作的基礎,通過多邊主義法律機構秉持正義、力行國際法,為世界各國提供公平的國際秩序;通過多邊主義推行自由貿易體系、提供有效的國際規則,為世界各國的發展提供支持。
第二,多邊主義機構逐漸壯大,在推動宏觀經濟調控發展方面卓有成效。進入21世紀,多邊主義機構規模逐漸擴大、機構增加速度越來越快。首先,幾乎所有國家都加入聯合國、世界貿易組織以及世界經濟組織等傳統多邊主義機構,以聯合國為首的多邊主義機構在全球維系和平與穩定方面處于越來越重要的地位。其次,東盟、歐盟、非盟等區域性經濟組織通過區域經濟一體化促進了全球經濟發展,構建了全球價值鏈與產業鏈,成為促進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多邊主義機構。最后,伴隨著經濟全球化的快速推進,非政府多邊主義機構逐步增多,成為促進全球發展與公平的重要機構。
更值得肯定的是,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貿易組織通過加強合作以及構建開放型經濟體系,不斷提高多邊主義機構在全球經濟中的協調作用,多邊主義機構在世界經濟發展的進程中發揮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同時以應對2008年金融危機為契機,二十國集團作為多邊主義機構進行協商合作,通過國際宏觀經濟調控為塑造積極的全球經濟、金融宏觀調控體系提供了制度化危機解決的思路,在穩定金融、推動世界發展和促進就業等具體問題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以財政與貨幣政策為基礎的制度性政策通過促進全球金融監管協調、維護世界金融市場的協同性,對金融危機后的全球經濟秩序恢復與重構發揮了巨大的作用。通過二十國集團這一新興多邊主義機構對危機的解決思路,確立了以公平為原則體現發展中國家在世界經濟中的代表性與話語權,為全球經濟多邊主義體系改革指引了方向。
第三,在應對全球新興問題方面多邊主義成為重要抓手,成績突出。進入21世紀面對全球性新興議題,現有的多邊主義體系卓有成效,特別是在氣候變化、公共衛生以及消除貧困方面成績更為突出。在公共衛生方面,世界衛生組織對國際公共衛生與健康事業的發展提供了規范標準和技術支持,促進了健康衛生進步,有效延長了全球人均壽命;在氣候變化方面,聯合國就氣候變化、生物多樣性等議題達成了諸多可持續發展的公約協議,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提供了共識性規范;針對全球貧困危機,世界銀行不僅通過貸款資助發展中國家,諸如社會保障、文化教育和環境保護等具體發展項目,還為發展中國家的員工提供技術和經驗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