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可
[摘 要] 國有企業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柱性力量,隨著市場經濟制度深層改革的不斷推進,國有企業的外界經營管理條件和內控管理條件發生了相對較大的變化。黨組織建設是國有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企業領導層應當予以充分的認識和高度的重視,同時,將生產經營管理與國有企業黨建全方面融合,充分發揮黨組織建設的功能和職責,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能力。文章以湖南華菱湘潭鋼鐵有限公司為例,主要針對國有企業黨建與生產經營管理的深度融合展開具體分析和探索,并從“三種認識”“五個融入”“三大問題”三個方面展開了詳細的論述,期望能給相關的企業帶來一點參考價值和借鑒意義。
[關鍵詞] 國有企業;黨建;深度融合;生產經營
中圖分類號:D26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1722(2021)14-0013-03
國有企業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強有力支撐,是黨執政立業的關鍵根基。國有企業的發展壯大,離不開企業黨組織在關鍵時刻和重大問題上“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的作用。堅持黨建引領,實現國有企業黨建與企業經營管理統籌推進,將黨建優勢轉化為現實生產力,既是新時代高質量發展道路上國有企業做強做優做大的必然要求,更是職責所在。
始終堅持黨的領導、進一步加強黨組織的建設,是國有企業的“根”和“魂”,是目前我國國有企業的主要優勢,也是新形勢下國有企業黨建工作中的基本要求。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報告中特別強調,要始終堅持黨對所有工作的引領作用,便要堅決維護黨對企業業務工作的主導引領作用,以把控方向、管理大局以及保證落實為基礎,始終堅持國有企業黨建與業務工作的統籌推進和互相促進。黨建工作與企業經營管理的統籌推進,既是革新基層黨建工作的有力措施和途徑,又是促進企業生產經營、實現國有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保障。
湖南華菱湘潭鋼鐵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菱湘鋼”)充分貫徹執行黨的十九大以及國有企業黨組織建設工作中會議相關精神,將國有企業在市場競爭的浪潮中做強、做大、做優,使企業的競爭活力不斷增強,最終實現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圍繞轉型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生產,從提升“三種認識”、狠抓“五個融入”、解決“三大問題”入手,有效促進黨組織建設和企業經營管理的有機結合和統籌推進,構建了引領融合的理念、確保融合的機制、創新融合的方法、踐行融合的隊伍,企業發展駛入“快車道”。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國有企業黨的建設工作會議上提出:國有企業是我國社會主義經濟的主要物質根基和政治文化基礎,也是我黨執政興國的關鍵支撐和依托力量。始終堅持黨的領導、進一步加強黨組織的建設,是我國國有企業的優良傳統,是國有企業的“根”與“魂”,也是我國國有企業特有的優勢所在。必須清楚地認識到,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有機融合,充分發揮國有企業獨有的優勢,既是密切聯系職工群眾的有力措施,也是為企業創造更多的經濟效益,促進企業的發展的力量源泉。
(一)企業黨建工作和經營管理的有效融合以及統籌發展是保證國有企業政治屬性、經濟屬性的內在需要
國有企業是我國社會主義發展過程中必不可少的關鍵物質力量以及政治文化根基,肩負著發展國民經濟,鞏固黨的執政基礎的雙重責任。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作為保證國有企業政治屬性、經濟屬性的具體途徑和方法,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關系,而不是你搞你的、我搞我的。如果國有企業搞生產經營、改革發展,離開了黨的領導、黨的建設,離開了黨組織和黨員作用的發揮,不僅經濟效益上難有大的作為,更會失去國有企業的政治屬性[1]。
(二)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深度融合是做強做優做大國有企業的根本要求
從華菱湘鋼發展實踐看,推進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深度融合的目的,就在于把黨的宣傳理念優勢、思想優勢、組織結構優勢、基層組織建設優勢轉換成企業的經濟發展優勢、市場地位優勢,并一同向提升企業的綜合實力和核心競爭優勢集中,從而提升企業的經濟效益、激發和增強企業的市場競爭潛力,進而使國有資產實現保值、增值。如果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兩張皮”,就會造成目標不聚焦、行動不同步、發力不同向,就會與做強做優做大國有企業要求相背離。
(三)將企業的黨建工作和經營管理工作進行有效融合并實現統籌發展,可以有效促進湘鋼高質量發展、助推華菱湘鋼進軍世界500強
當前,華菱湘鋼貫徹新發展理念、走高質量發展道路,正處在產業結構升級的轉折關鍵期內,愈發要求基層黨建工作與企業經營管理能夠相互促進、統籌推動,充分發揮黨委會的核心意識和政治引領作用、基層黨組織的競爭堡壘作用以及黨員干部的模范榜樣作用,帶領廣大職工搶抓機遇,迎難而上。
提升黨組織建設品質,是新時期建設偉大工程的必然要求,要有系統性思考、要將黨組織建設貫徹企業的生產經營管理始末,使黨的領導成為國有企業特有的法寶利器,為生產經營疏通“經”和“脈”。國有企業黨組織建設務必要與企業生產經營管理以及改革轉型相融合,才可以更加高效、全面地調動黨組織的戰斗堡壘功效,從而提高國有企業核心競爭力,進而有效保障國有企業的更好發展。華菱湘鋼從戰略、決策、制度、執行、監督五個方面,推動黨組織建設工作和企業的生產經營管理的有效融合以及統籌發展[2]。
(一)融入戰略
堅持以政治建設為引領,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黨委與行政一道多次反復研究,共同提出了貫徹新發展理念、走高質量發展道路的戰略,以打好城企融合、綠色發展,結構調整、品質提升,以信息化為支撐的智能制造“三大攻堅戰”為抓手,推動企業從依靠“要素驅動、規模擴張、粗放式發展”向“創新驅動、質量第一、綠色低碳”的發展方向轉變,從南方區域性鋼鐵企業向具有國際競爭力、受人尊敬的鋼鐵企業轉變。
(二)融入決策
作為企業管理層,在企業面臨重大決策的時候,將以黨委會作為決策的前置程序,切實落實貫徹“三重一大”管理決策制度,對關系企業發展改革穩定的重大問題把好方向關、政治關和政策關,切實保障企業管理決策合乎黨的基本路線和中央的方針政策以及國家相關的法律法規,提高決策效率和質量[3]。近年來,由黨委研究部署的華菱湘鋼“戰危機保生存十項決定”“三年振興計劃”“大氣污染防治三年行動計劃方案”“湘鋼剝離企業辦社會職能工作方案”“集團產業三年高質量發展規劃”等重大決策,有力推動了企業高質量發展。堅持黨管干部原則,推行中層管理人員“綜合考核、尾數免職”的考評機制,建立了績效動態評價、事故紅線免職、年度綜合考核的考評機制,推動干部能上能下,增強了干部隊伍的活力。
(三)融入制度
把黨組織建設工作的相關制度列入了企業的管理機制中,湘鋼及所屬全資子公司、控股子公司,把黨的領導和建設完全納入企業章程,對企業法人治理結構中的黨組織的法定性地位予以明確[4]。制定了《績效型黨委工作考評辦法》,將黨建考評指標設置與生產經營重點工作掛鉤,對二級單位生產經營考核占比達30%,發生重大生產、安全、環保事故及科級以上管理人員違紀違法現象的單位實行考評一票否決,確保黨建工作既講投入更講產出、既有指標更有評價、既重過程更重結果。
(四)融入執行
堅持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同謀劃、同部署、同落實,每年初將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重點工作同研究、同分解,并作為黨委一號文件下發;每月初在公司生產經營講評會上,對黨建工作和生產經營同點評、同安排。將基層黨組織的相關要求和企業的實際需求緊密融合,開展“黨員登高”“黨員先鋒行”“指標上墻”“黨員積分管理”等各具特色的黨建活動,探索建立了一批特色更加鮮明、作用更加明顯的典型做法,做到了“一廠一品”。
(五)融入監督
將全面從嚴治黨與從嚴治企結合起來,基層黨組織的監管機制和企業的監管機制進行有效融合,對企業決策部署進行監督檢查,通過巡視、督導檢查、財務審計等具體措施,定期對公司經營管理、領導干部履職待遇、業務接待、津補貼和福利發放等方面進行監督檢查,及時發現、整改各類問題,確保規范經營。加強對黨員干部的監督,建立了中高層管理人員廉政檔案,簽訂廉潔責任書,設立黨員干部履職“三條紅線”,不準私設“小金庫”、不準從事第二職業、不準本人或親屬從事與湘鋼有關的營利性經營活動,并定期通過自主申報、公開公示、專項監督等形式,持續保持強大的紀律威懾[5]。
習近平總書記曾在全國國有企業黨的作風建設會議上指出,始終堅持黨對國有企業的引領是核心政治原則,務必貫徹始終;構建現代化公司管理制度是國有企業改革創新的大方向,也務必貫徹始終。這兩個“貫徹始終”,是習近平總書記對新時期下增強國有企業黨建工作的核心觀點和具體意見,為國有企業在全方位改革創新中始終堅持黨的領導核心、增強黨的作風建設、努力將企業建設得更強、更優、更大。在新時代下,企業應該加強黨的引領作用,同時,提高基層黨組織的建設規模,以解決問題為突破口,加強企業黨的建設。
(一)注重頂層設計,解決“兩張皮”的問題
針對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容易出現“兩張皮”的問題,堅持以“黨政共植一畝田,拼搏爭優創業績”黨委會工作思路為引導:“黨政共植一畝田”就是引導黨政目標同向、責任同擔、分工合作,圍繞全面從嚴治黨和企業改革發展這塊“責任田”精耕細作,把黨的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與生產經營、企業管理結合起來,參與決策,共同推進?!捌床珷巸瀯摌I績”就是將“以拼搏者為本”的企業核心理念與價值觀融入到黨委工作理念,激勵各級黨組織和全體黨員爭創“奮斗型”黨組織、爭做“奮斗型”黨員,團結帶領廣大職工共同奮斗,推動企業不斷發展[6]。堅持黨建工作與經營業績考核掛鉤,與企業經營機制同時修編,當企業生產經營管理機制由于戰略性任務更改同時修編時,黨組織建設工作制度也應立即修編,使其與生產經營管理機制相一致、相融洽。
(二)注重責任落實,解決“一輕一重”的問題
針對“重業務、輕黨建”的問題,每年召開黨委書記抓黨建述職評議會、組織黨委年度重點工作績效考評,對考評結果優秀的通報表揚、實行經濟獎勵,在評先評優、提拔任用干部時優先考慮;年度評價在后三位的單位,公司黨委約談黨組織負責人。全面落實“雙相加入、交錯就職”機制,華菱湘鋼所屬二級單位黨委領導班子與行政領導班子全部實行交叉任職,要求黨員干部既要抓生產經營,也要抓黨建工作;下基層檢查調研時,既要講評業務,也要對黨建工作提出要求;工作任務考核評價時,既要看經濟效益,也要考量黨建成績和實效,確保抓黨建與抓生產“一肩挑,兩頭沉”。
(三)注重方法創新,解決“落地難”的問題
針對“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深度融合落實落地困難”的問題,創新工作方法,制定了以“四個人人、四個常態化、四個更強”為主要內容的“三個四”黨建工程:黨員層面做到人人戴徽章、人人扛指標、人人當先鋒、人人講奉獻;黨支部層面實現“黨員二學一做”日?;?、克難攻堅日?;?、品牌傳播日?;⒈U蠁T工日?;?;黨委會方面,努力使自身擁有更強的政治引領力和大局管理控制力,同時增強監管責任心和凝聚保障力,實現黨員、支部、黨委三級目標全覆蓋、責任全覆蓋。充分利用“學習強國”App,創建黨群網、微信群,構建“互聯網+黨建”新平臺,線下、線上結合,提升了黨建工作效率和質量[7]。
綜上所述,國有企業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管理深層有機結合是推動國有企業改革轉型的必由之路,有利于國有企業基層黨組織管理控制全局、把握方向。國有企業應當依據行業發展的整體定位和具體情況作為初始點,促進新時期下國有企業黨建工作的快速發展,在促進規范化黨組織建設的前提條件下,增強黨的領導作用,革新國有企業黨建工作的內容,不斷促進黨組織建設與生產經營管理深層融合,從而為國有企業改革轉型提供更高質量的服務保障。
[1] 楊帆,李慧君.國企基層黨建與生產經營深度融合的思考[J].中國煤炭工業,2020(10):52-53.
[2] 陳燁.新時代國有企業黨建與業務工作創新融合的思考與實踐[J].改革與開放,2020(17):32-37.
[3] 劉銳,劉萬方,馮瓊.新時期加強和改進國企基層黨建工作路徑初探[J].長江論壇,2019(06):61-67.
[4] 林亞橋.國企黨建與生產經營深度融合的實踐與探索[J].管理觀察,2019(34):18-19.
[5] 蘇虹飛.國企基層黨建工作深度融合企業生產經營的實踐與思考[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中旬刊),2019(09):127-128.
[6] 胡智源.加快推進國企黨建與經營管理深度融合的新思路[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9(12):188-189.
[7] 劉濤.探究國企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管理工作的深度融合——以煙草公司為例[J].東方企業文化,2018(S1):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