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俊
摘 要:進入21世紀以來人們對體育與健康教育教學越來越重視,田徑運動項目也逐漸走進大眾視野,田徑運動成為培養學生全面發展的一項必要運動項目。但是田徑運動的教學不同于其他體育活動,其趣味性不高,對學生的毅力和耐力要求高,因此學生的身體素質和運動方式成為運動教學重要的影響因素。本文針對高中田徑運動教學的現狀,提出趣味教學的策略,為高中田徑運動教學增添樂趣,提高體育教學質量,讓學生的身體健康和個人修養都得到提升。
關鍵詞:高中田徑教學;趣味教學;積極性
對高中的田徑運動項目進行趣味化教學的實質是從該運動的本質特征出發,在田徑運動項目的運動技巧上增添趣味性的教學設計,使學生的身體得到健康發展的同時減少其心理所承受的壓力。趣味田徑教學的關鍵在“趣味”二字,整個運行項目都要突出趣味性,這與田徑比賽是截然不同的,但是他們的運動形式卻相差不大。當前,我國高中的田徑運動教學大多因循守舊,采用傳統的方式進行教學,在無形中給學生造成心理壓力不說,教學效率也大打折扣。趣味性的田徑教學則不同,通過增加體育運動的趣味性來使學生對田徑運動產生興趣,進而使學生主動掌握更多的運動技巧,對高中生的身體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一、高中田徑趣味化教學的實施價值
(一)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的內在動力,高中田徑運動的教學正是因為缺乏趣味性,所以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田徑運動項目的教學難度不大,技巧性也不強,但是對學生的體力、耐力等體能要素要求較高,許多學生自身身體條件良好,但是缺乏足夠的毅力,難以在刻苦的訓練中堅持下去;而有的學生具有較強的耐力,但是自身的身體狀態不佳,只有長期堅持訓練,其體能才能達到要求。堅持是田徑運動中最大的難題,許多學生因不能堅持而中途放棄。為此,增強田徑運動中的趣味性,用教學方式的靈活多變和教學器材的多樣性來吸引學生,當學生能專注于田徑訓練時,便有可能激發他們對田徑項目的熱愛,將熱愛之情轉變為堅持的動力。
(二)有助于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
趣味性田徑運動的教學建立在科學的田徑運動技能上,其本身具有一定的科學性,在此基礎上針對高中生的心理特點創新教學形式,展現運動的趣味性,讓學生在活躍的氣氛下完成艱苦的田徑訓練。這種寓教于樂的方式能夠很好地促進田徑運動的發展,讓更多的學生被吸引,從而參與進來。在這種良好的運動體驗和趣味性的推動下,學生更有可能養成終身運動的意識,這對學生的長期健康而言具有重要意義。
二、趣味教學法在高中田徑課堂中的運用現狀
在人們對體育運動和奧運會的重視下,人們對田徑運動的興趣逐漸增加。現代教育推行的素質教育要求學生能夠全面發展,而體育作為全面發展中的一個重要部分,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關注。高中田徑教師也在不斷地創新教學方法,讓學生在良好的學習氛圍下掌握更多的運動技巧,提高自身的運動能力,同時擁有健康的體魄。但是在實際的田徑教學中,由于田徑運動本身對學生的高要求,教師對趣味教學法的掌握和應用不到位,導致很少學生能夠堅持學好田徑運動,高中的田徑教學效率低下。
(一)在田徑課堂中依然應用傳統的教學方法
由于教師對趣味教學法的了解不夠透徹,在實際的應用中沒有掌握好技巧,因此很難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開展趣味性的田徑教學。高中學校的田徑教師大多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進行田徑教學,這些方法不僅無法激發學生對田徑運動的熱愛,還可能引起學生對田徑項目的反感。因此,高中的田徑課堂無法按預期的趣味性教學路徑實施,應用效果不佳。
(二)在田徑課堂中學生的參與積極性不高
高中階段的學生過于重視文化課程的學習,對體育運動項目并不感興趣,尤其是對毅力和體力要求較高的田徑運動,因此現實中很少有同學會積極主動參與田徑運動。由于田徑教師貫徹實施不當,沒有充分考慮到不同學生的身體素質和性格愛好,因此,田徑運動依舊無法激發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即使有的教師能夠較好地引導學生進入趣味教學的氛圍,由于學生自身對田徑運動沒有好感,在大量的練習壓迫下也很容易放棄。
三、趣味教學在高中田徑教學中的應用
(一)引入課前情境以增強趣味性
趣味性田徑運動的教學重在其趣味性,為了更好地突出趣味性,教師可以在課前引入教學情境,增加學生對田徑運動的了解,激發他們對田徑運動的熱情。課前情境的創設還能夠增添課堂的魅力,讓整個課堂變得更加生動、形象,學生能夠對田徑運動進行深入的了解,在后續的艱苦訓練中能夠表現出更強的耐力。
(二)結合趣味性游戲活動,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
開展趣味性田徑教學可以通過游戲活動來引導。游戲的趣味性十足,是很好的教學素材,但是許多教師擔心學生會沉迷游戲,進而避免應用游戲活動來開展趣味性教學。由于田徑教學的重點在于實踐性的訓練,只有通過艱難的訓練才能夠真正達到提高身體素質的要求,才能夠在體育運動中提升學生的品格修養。而實踐性的活動十分有利于游戲教學的融入,在田徑教學中融合游戲活動,能夠讓訓練項目變得更加有趣,學生更有可能堅持到底。
(三)豐富教學方法,突出田徑興趣
1.創新方法。教學方法在提升趣味性方面具有重要意義,教師要采用靈活的教學方法,讓學生感受到田徑運動的魅力。傳統的演示法是主要的教學方法,在新的時代背景下,教師可以創新教學方法,結合現代技術手段,讓田徑課堂變得生動有趣。例如,在短跑教學中,教師為了了解學生的短跑狀態,可以先讓學生進行一次小型的短跑比賽,隨后根據學生的特點逐一指導,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特長來發展短跑技能。隨后教師再對短跑的技巧進行總結歸納,幫助學生了解短跑項目。最后讓學生在自己的建議下摸索短跑技術。為了增添短跑項目的趣味性,教師甚至可以開展各種形式的短跑項目,如蛇跑、波浪跑等。總之,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需要和性格特點來設計不同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充分感受田徑運動,對田徑項目產生興趣。
2.模仿創造有趣的課堂。不僅課堂教學要求生活化,高中田徑運動的教學也能夠向生活化靠近。隨著田徑教學的生活化,學生能夠深切感受到田徑運動的樂趣和意義,達到增強體魄的要求。有許多活動環節都能夠通過模仿來創造有趣的課堂環境,讓田徑項目的趣味性更足。例如,在進行扔鉛球活動前,教師要帶領學生進行充分的熱身運動,否則學生很可能在舉、扔的動作中受傷。為此,教師可以帶領學生進行模仿性的熱身運動,例如蛙跳、高抬腿、前后伸展等,通過模擬生活中動物的行為來達到熱身的目的,創設有趣的熱身活動。
綜上所述,高中田徑教學對高中生而言具有重要意義,發展田徑運動不僅是滿足學生全面發展的要求,更是滿足素質教育的要求。為了讓田徑教學更好地開展,融入趣味性的教學方法,能夠改變田徑教學以往的狀態,將嚴肅、枯燥的田徑訓練變成生動、有趣的游戲活動,增添學生的訓練積極性,從而幫助學生順利完成艱苦的訓練,提高田徑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張衛軍.趣味教學在高中田徑教學中的應用[J].田徑,2016(9):18.
[2]薛全忠.普通高中田徑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J].田徑,2017(12):8-9.
[3]顧雪芳.中學體育田徑教學內容改革與開發策略[J].當代體育科技,2017(24):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