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春變
摘 要:競爭機制是一個老話題,但將競爭機制引入班級管理之中,卻不失為一種新興的班級管理方法。因此,探討競爭機制在班級管理中的作用及注意事項,在班級管理實踐中具有很重要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競爭機制;班級管理;班委成員
在九年義務教育階段,如何管理好一個班級,不僅僅是班主任的首要任務,而且也是學校工作的一個重點。班級管理的好壞,直接影響著新課程改革的進一步貫徹實施。長期以來,許多一線教師都在班級管理方面努力探索,發現了許多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比如,最近有人提出在班級管理中實行競爭機制,就是說,以周或月為期,讓全班學生競爭班委成員,分期管理班級。競爭機制是一個老話題,但將競爭機制引入班級管理之中,卻不失為一種新興的班級管理方法。
因此,探討競爭機制在班級管理中的作用及注意事項,在班級管理實踐中具有很重要的現實意義。下面,筆者結合自己長期的班主任經驗,談談自己的一些看法,以期拋磚引玉。
一、在班級管理中,引進競爭機制可以培養學生的主人翁精神
新課改明確強調,學生是課堂的主體。在傳統的班級管理中,雖然在選班委成員的時候,學生可以舉手表決,也可以毛遂自薦,但更多的時候是班主任指定的,而且班長、小組長等常常是不變的,不僅一學期不變,甚至整個學段不變。如果中途換了班主任,新的班主任上任之后對班委成員不做了解,亦不做變更。結果有些學生一旦當上班長就永遠是班長,而許多同學一旦一次沒有當上班長就永遠沒有機會當班長。這從每個學生享受平等的教育的角度來說,是不公平的,因為學生當班長不僅是一種責任、一種付出,更是一種體驗、一種歷練,因而也是一種教育,每個學生都有享受這種教育的權利。
班級管理中實行競爭機制,讓每個學生都有管理班級的機會。當班長、當小組長是每個學生的向往,只要自己努力,每個學生都有希望和機會,因此學生的主人翁精神得到了很好的表現。筆者曾經在擔任六年級班主任的時候,創造性地實行每周按期競選班委成員,包括班長、學習委員、生活委員、小組長等,大家的積極性一下子上來了,平時那些比較內向的學生,變得活躍起來。其中有一個小女孩,由于是在單親家庭,性格孤僻,很少關心集體。在一次班會上競選班委成員,她突然舉手,說:“老師,我也想當一次班長!”我感到很驚奇,問她:“能給大家說說你要當班長的原因嗎?”她說:“我可能當不好班長,但我會為班級盡心的。”這是多么好的主人翁精神!我和同學們都被感動了,一致同意這個女孩當班長,沒想到她的班長當得比誰都好。
二、競爭機制管理班級,可以培養學生的自律性
筆者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發現,許多學生并不是不知道自己有這樣那樣的毛病、壞習慣,也并不是自己不想改正這些毛病和壞習慣,而是自律性太差了。這也是一個長期讓班主任頭疼的事情。學生通過競爭當上了班委成員,所以管理班級時不但盡職盡責,而且也嚴格要求自己、控制自己,自律性增強。管理班級的時候這樣,不管理班級的時候,也能設身處地地替管理者著想,不再調皮,遵守紀律。慢慢地那些毛病和壞習慣就沒有了。筆者利用競爭機制管理班級時,有一個總是遲到的王某學生,也想過過當班長的癮,但在競選班長時,同學們就因他總是遲到這點提出了反對意見,我及時引導,對大家說:“同學們,我相信王某同學會按時上學的,大家把這次機會讓給他怎么樣啊?”同學們見班主任這樣說了,就同意了。令人欣喜的是,王某同學一當上班長,就是第一個到校的學生,在他的帶動下,其他幾個時不時遲到的學生也能按時上學了。在這期間,他在周記里寫道:“當班長讓自己改掉了遲到的毛病,我真是高興,因為班長遲到,還能要求別人不遲到嗎?”后來,王某同學再也沒有遲到過,始終是班上第一個到校的人。
三、競爭機制管理班級,培養了學生學習的興趣,能夠讓學生自主去學習
每個班總是有些不喜歡學習、不按照老師的要求去做、做事拖拖拉拉的學生。有時候,當老師的想盡了辦法,就是不管用,學習任務照樣完不成,作業照樣交不上。但是,競爭機制管理班級以后,發生了意想不到的變化,那些原先不愛學習的學生變得能主動學習了,尤其當上學習委員的學生變化更大,比如能夠在課堂上積極回答問題,按時完成作業,認真書寫等。筆者曾在班上,有意識地鼓勵一些“學困生”參加班委成員的競選,一學期下來,變化是很大的,全班整體成績提高了,與平行班相比,無論是及格率還是平均分都高了幾個百分點。這是因為學生的學習有時候并不在于學習能力的高低,而在于自己能不能夠用心去學,用競爭機制管理班級,恰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興趣有了,即使學習有困難,但學生會克服困難去學,因此成績就慢慢提高了。
四、競爭機制管理班級,需要注意一些問題
1.要正確引導。由于競爭機制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管理班級的積極性,因此往往在自主管理的過程中會產生一些不恰當的做法。比如,一些班委成員會過分使用權力,一些學生會產生消極情緒甚至是抵觸情緒等,都是不好的現象。對于這些做法,班主任一定要正確加以引導,及時糾正,要防微杜漸。任何班級都有差異性,一個班級和另一個班級出現的問題都是不一樣的,因此,班主任在具體引導的時候,要做到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根據本班級的實際情況,選擇最適宜的、行之有效的引導措施,切忌引導不當。
2.要以班級規章制度為本。引進競爭機制管理班級,往往會因為班委成員的變動、管理方法的不同、側重點的不同,對班級的管理有所影響。因此,一個班級首先要確立并制定班級的規章制度,要讓競爭上班委成員的學生有章可循,知道哪些事可做哪些事不可做,哪些辦法可用哪些辦法不可用等,從而讓競爭機制管理班級走上正軌,發揮應有的積極作用。同時,班主任要根據在班級管理過程中出現的一些問題,在認真分析研究的基礎上,反觀班級規章制度,對一些不合理的、有局限性的條文加以修改,該刪的刪除,該加的添加。
3.要公平合理。在競選班委成員的時候,要有一定的章程,按照程序競選,班主任切忌偏袒,要做到合理公平。比如,競選學習委員時,就不能像傳統的做法那樣,只選學習好的學生擔任。只要競選優勝,即使是“學困生”,還是可以擔任學習委員的。如果班主任從自己的喜好出發,以偏見左右班委成員的競選,則對競爭機制管理班級造成了阻礙,使競爭機制管理班級優勢得不到應有的發揮,甚至適得其反。事實上,每個學生都是有長處的,而這種班級管理的根本宗旨就是在最大范圍內避學生之短揚學生之長,同時讓每個學生在班級管理中得到鍛煉,讓每個學生在過程中經歷成長,這也是競爭機制管理班級的終極目的。
總之,競爭機制管理班級是新興的班級管理方法,只有對其進行認真探討,才能夠使其在班級管理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參考文獻
[1]田淑華.網格管理:開啟班級管理新路徑[J].中學教學參考,2020(18):79-80.
[2]賈智,王玲.基于核心素養下的初中班級自主管理[J].新課程(中),2019(10):226.
[3]李菁霞.初中班主任班級管理策略探究[J].甘肅教育,2020(0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