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云珍
摘要:生物作為高中課堂上必不可少的一門學科,在培養學生綜合素質方面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教師應充分引導并培養學生的知識素養,拓展學生思維,找到更有效的學習方法,使學生可以更直觀的了解生物這一學科。研究性學習是一種直觀生動的學習方法,學生通過研究性學習進行生物知識的探索,從而對生物教學有一個更加全面的了解,本文針對高中生物的研究性學習問題、重要價值及策略進行具體的論述。
關鍵詞:高中生物;研究性學習
引言:
對比初中,高中的學科數量和難度增加了很多,許多學生已經失去了學習的興趣,理科的這種現象尤為明顯。高中的生物內容以實踐居多,學生需要具備一定的動手能力,才能在實驗中進行的順利。研究性學習是指在教學的過程中創設一種類似于科學研究的情景和途徑,讓學生通過主動的探索、發現和體驗,學會對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判斷,從中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一種學習方式。
一、現階段高中生物課堂中存在的問題
1、傳統教學對學生思想的限制
在近現代的教育體制中,教師多半采取傳統式教育。傳統教育帶來的弊端也顯而易見。學生應是生物課堂中的主導,教師的任務是引導學生掌握更好的學習方法。在高度發展的教育改革制度下,傳統的教育模式已經不能滿足于人民的物質文化需要。因此學生可以通過啟發性教學方法去自主表達自己所想。教師要真正做到把課堂的選擇權利交給學生。學生自由的選擇內容。教師與家長要充分給予學生信任感,提高學生的課堂興趣。許多教師將知識傳授給學生,但學生并未得到足夠充足的思考時間,記憶沒有得到有效的鞏固。由此以往,學生的知識類型逐漸單一,“丟了西瓜撿芝麻”,不利于教育的發展。
2、教師授課類型單一
同時,在偏僻落后的一些學校經濟水平有限,學校的校園設施嚴重短缺,導致于學生的生物課堂不夠靈活,缺少能動性,降低了學生對于課堂的興趣。在生物課堂中,教師往往所采取的“填鴨式”教學更是使許多學生喋喋叫苦。在提高成績的同時,也要注重多重因素。對于老師來說,每節課的時間很短,很多時候在課堂上教師與學生的溝通不足,學生表達自己想法的時間不充裕。在研究性教學開展前,學生比較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擾,容易被外界的新鮮事物影響注意力,教師在講臺上講了許多,學生卻一句也聽不進去,效率低下,不利于成績的提高。
二、研究性教學的重要性
1、引導學生建立生物體系性思維
隨著生物領域在社會科學的不斷進步,生物學也逐漸的大面積的滲透到生活的各個領域。學生在生活中可以發現許多元素,抓住許多生物學的點點滴滴。相較于枯燥的理論課堂,學生對豐富的生活更產生興趣,也比較愿意思考生活中的生物學問題。學習是一種探索的過程,建立它固有的體系是掌握重點的關鍵。在研究性教學的體系思維下,學生更愿意自主獨立的思考問題并有效運用,從而做出正確的判斷。
2、教師引導靈活生動的課堂展示
生物學是一門及其深奧的學科,許多研究內容都是肉眼不可見的,生物學是一門復雜抽象的學科,許多學生缺乏抽象性思維,他們的通過生硬的文字很難對生物學產生聯想,對學生的學習毫無益處。隨著教育的改革發展,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更加深入,也有了更多的呈現方式。其中,情景實踐教學就是一種非常適合學生的研究性教學方法。教師列舉生活中常見的例子,并號召學生積極參與實踐。例如,教師可以讓學生細心的觀察生活中農民伯伯播種的種子,觀察種子從發芽到衰落的過程,使學生有強烈的參與感,并積極主動地思考相關問題,更加生動容易的掌握所學知識。
三、高中生物的研究性學習策略
1、創建情景模式,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教師需要在課程之前準備好需要探究的問題,使學生可以有目標的思考問題,反復試驗,反復訓練。根據教師的引導,通過研究性教學方案,學生可以逐漸的建立起自己的思維模塊。例如,在進行細胞的課程時,教師預先設置好主題,通過學生對課前的調查,引導學生在實踐中找到問題的答案。最后,由教師總結。教師在課堂上可以引導學生,假設自己是一名生物實驗研究員,在研究細胞的種類的時候,需要在顯微鏡下觀察每一種細胞的結構并記錄。這樣的情景訓練可以增加學生的興趣,從而可以建立課堂上的良好氛圍。
2、通過多媒體技術加強直觀感受
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壯大,多媒體技術的應用范圍逐漸擴大。因為生物學的抽象程度很大,學生無法通過教師的描述進行想象,因而多媒體技術成為了研究性教學中最常見的技術。教師將本應該文字展示的抽象書面內容,用制作PPT的方式展示給學生。例如:在學習基因的課程時,教師將抽象難懂的基因動畫視頻播放給學生,并做出詳盡的講解。學生通過生動的多媒體視頻教學快速的掌握知識的要領,并加強了理解力,解決了許多難題,學生在啟發式的多媒體教學下,學會了舉一反三的能力,保證了課堂的效率。
四、結語
在高中生物課堂中運用研究性學習方式是一件有必要的事情,從根本上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可以保證學生的學習效率和質量,學生會更加容易的理解知識的理論,使課堂不會像傳統課堂一樣枯燥。因此,教師應充分對教學資源進行合理的運用和開發,將傳統的知識融入其中,提升效率,與現代化知識相結合,從而打造更高效的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馬花.高中生物教學中實施研究性學習的必要性及策略[J].數碼設計(下),2018,(12):270.
[2]祁全新,鄭普勤,席立強, 等.生活化的高中生物學研究性學習評價策略探究[J].華夏教師,2017,(17):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