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學校積極開展線上教學,通過研究分析,發現線上教學存在教學工具選用、教學網絡保障、網絡教學、網絡課堂管理等一系列問題,針對這些問題提出相應的對策,來提高線上教學質量。
關鍵詞:線上教學;問題;對策
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學校積極響應“停課不停學”的工作要求,確保“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積極開展線上教學,線上教學實施幾周后,通過研究分析,線上教學存在不少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教學工具選用
當前釘釘、騰訊會議、騰訊課堂、職教云、雨墨、工單、QQ課堂等教學工具都是免費的,初期學校沒有統一安排在線教學工具,各任課教師根據課程性質、個人喜好等自主選擇教學工具,有使用單一工具的也有將多個教學工具組合使用的,一個學期每個學生有多門課程,由多個教師上課,那么學生就要按照每門課程教師的要求安裝教學工具,學生無論在手機還是電腦至少安裝十幾個教學工具,每次上課學生都會手忙腳亂,這給學生帶來了很大的困擾,經過幾周的實際體驗,在保證教學正常秩序和教學質量的基礎上,讓教師統一使用釘釘和職教云的組合上課,是較為有效的線上教學工具,既統一管理又減少學生的負擔。
二、教學網絡保障
在疫情期間,各大院校都采用線上授課,而且授課時間幾乎在同時進行,這就使得在授課期間出現網絡卡頓、延遲、不穩定等擁堵現象,為了避開網絡擁堵,鼓勵教師以自然班為教學班進行錯峰教學,混合班要謹慎調動時間避免引起學生上課時間沖突,這樣大大提高講課和聽課效率。
三、網絡教學
很多教師習慣了傳統課堂知識傳授模式,突然要求線上教學,一時間難以適應,沒有形成系統的信息化教學設計觀念,沒有按照學生需求合理設計教學方案,教學更像教師的“自編自導”,與學生的互動性差。學生在居住地學習受到外界影響因素較多,無法真正融入到線上學習中去,而且自覺性比較差,有的學生甚至為了蒙混過關,上課期間一直顯示在線,實際上做別的事情,不能及時與教師進行互動學習,線上教學缺少全程監控,總體效果差強人意。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加強培訓,及時研討,不斷轉變教師理念,根據課程情況及時調整授課模式和方法,提高效果。要求教師在課前將學習資料提前發給學生,提出明確預習要求,并對預習進行檢測;課中教學內容和教學活動交替開展,將課堂時間拆為幾段,用一段時間直播講授或者觀看小段視頻或插入一段在線討論,其他時間采用在線測試、小組討論等形式來檢查學生的學習效果;課后布置作業可以提高學習自覺性。上課期間,提醒學生盡量使用耳機聽課,以避免外部干擾,并充分利用限時答題、隨機點名等吸引學生參與到整個課堂學習當中。動員學生家長配合督學和陪學,提高學生自覺性,有助于提高教學質量。
四、網絡課堂管理
課堂中,會突然彈出一些小廣告或者一些小游戲,會影響學生的注意力,在這種情況下,教師要注意管控網絡課堂,對這些消息及時屏蔽,特別是對與學習、課堂毫無關系的信息和敏感信息;另一方面教師要嚴格遵守國家法律法規、校紀校規,不在課堂上發表不當言論、討論敏感話題、接打電話等。
另外,教師在進行線上教學時要堅持質量優先,可以適當放慢教學進度,如因此造成教學任務無法完成,屆時再根據實際情況研究決定延長教學時間事宜。
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學校以網絡為途徑,以教學工具為資源,實現了“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的目標,推動了我國線上教育的發展,線上教學存在的問題會被不斷的完善解決,同時還會有新的問題出現,這就需要我們不斷的研究分析,來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寧敏 疫情期間高校在線教學存在的問題與對策.教育學文摘 2020年第5期
[2]馬暢 疫情防控期間高校線上教學的問題及對策探析. 中國現代教育裝備 2020年4月總第335期
[3]楊海軍,張惠萍,程鵬。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高校在線教學探析[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上旬刊,2020(4):194-196.
作者簡介:李世娟(1980-),女,漢族,河北寧晉人,碩士,石家莊財經職業學院,高級工程師,研究方向:軟件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