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紫山
廣東海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510000)
我國的建筑行業發展較快,行業競爭日益激烈。在我國提出綠色節能方針之后,建筑行業也不斷朝著綠色節能方向發展。建筑企業要積極研究節能技術,根據現階段建筑施工中環境污染與資源浪費等問題,科學應用節能技術。基于建筑施工安全與質量要求、借助節能技術,降低資源消耗,防止施工活動污染周邊環境,充分實現建筑施工環保化[1]。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民眾對于綠色可持續發展理念的重視程度日益增加。建筑施工行業在發展過程中不斷引進綠色工藝、綠色材料與節能技術,提高了資源利用效率。如將建筑工程與太陽能系統有機結合,借助太陽能提供電力,進而降低電網電力資源消耗;在建筑施工活動中應用新型材料,充分保證施工的環保性與綠色性,可有效降低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1.2.1 降低對生態環境的影響程度
建筑施工時的土方開挖以及臨時施工場地建設等活動,會直接破壞城市地表,對原有生態環境產生一定影響。應用節能技術,對施工工序與施工現場進行科學規劃,可以降低建筑施工活動對城市生態環境的影響程度。同時,在建筑施工時經常產生污水、噪聲以及建筑垃圾等,需要制訂有效措施加以防治。
1.2.2 節約能源與資源
建筑工程建設需要消耗大量能源與資源,若是管理出現失位問題,則極易導致資源浪費。相關企業應該提高管理工作精細化程度,對工程管理流程進行優化,以節約能源為基準,充分發揮節能技術的優勢。
1.2.3 對綜合效益予以足夠重視
開展施工活動時,應該充分考慮工程實際情況,防止出現盲目使用綠色節能技術的問題。如僅考慮降低能耗,對于建筑項目綜合效益卻有所忽視[2]。
將節能技術應用于建筑工程中,對施工材料、水資源以及臨時用地等方面進行優化設置,借助新設備與新技術提高建筑項目的能源利用率。如借助水循環與自動噴淋設施能夠充分降低建筑項目對水資源的消耗量;借助裝配式技術,可充分促進建材工業化制造,防止現場施工中出現材料丟棄及浪費等問題。
在節能技術應用過程中,應該對施工設備、材料、人員進行精細化管理。對于人員管理而言,需要不斷培養施工人員的環保意識與綠色意識,開展綠色施工。對于材料管理而言,對可再生與低污染材料采購工作應予以足夠重視,對采購流程進行優化,防止出現材料浪費和環境二次污染問題。對于設備管理而言,應該積極開展設備維護保養工作,同時應該積極采用一體化設備,以充分減少環境污染問題。
應用節能技術過程中,應保護施工現場生態環境,提高建筑施工與自然環境之間的和諧性。施工單位要對水污染與光污染進行控制,對降噪、降塵等工作予以足夠重視,對建筑垃圾進行有效回收。比如,在夜間施工時設置擋板,可以防止發生光污染現象;設置集中垃圾回收點,對垃圾進行科學處理[3]。
某商業辦公樓項目,總面積為16.9萬m2,地上建筑為21層,建筑高度為90 m。工程地處商業區域,附近有學校以及居民區等,需要對施工廢棄物、粉塵及噪聲等進行有效控制,另外還需要將節能技術引入到施工活動中,以減少能耗、降低環境污染。
1)基坑工程封閉降水。施工現場地處商業區域,為了防止基坑對附近生態環境與建筑物產生嚴重影響,同時為了控制水污染問題,采用側壁圍幕技術開展基坑施工活動。借助地下連續墻設置止水帷幕,降低施工現場抽水工作量,另外也可以防止附近地下水影響基坑作業面。
2)水循環系統。在工程基礎施工環節設置簡易水循環系統,如圖1所示。

圖1 水循環節能方法
借助于沖洗池、沉淀池、蓄水池等,充分匯聚基坑附近的水,針對運輸及其他車輛開展噴淋沖洗作業,減少粉塵污染。同時,將此類污水輸送到循環沉淀池中,進行重復利用。另外,蓄水池中的水能夠用作工程混凝土噴射用水、綠化灌溉用水以及混凝土養護用水等,充分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
主要采用BIM技術優化工程道路規劃及流線組織。收集工程相關數據信息并向BIM系統輸入這些數據,構建可視化3D建筑模型。①根據項目消耗計劃、材料來源、地形地貌以及施工工期等,優化布置臨時施工道,對現有道路進行有效利用,同時也對長遠施工路徑展開科學規劃,減少道路修建過程中的多次開挖問題。②在臨時施工道兩側建設材料儲存庫以及作業棚,減少鋪路長度,同時減少運輸距離。③借助BIM技術合理圈定施工現場,選擇可重復利用型彩鋼板圍擋施工區域,防止現場的粉塵與噪聲等污染因素影響附近居民和其他建筑;此類圍擋的重復使用率在98%左右,可以充分減少圍護結構資源浪費。
1)構建太陽能一體化體系。工程現場具有太陽輻射時間長及太陽能豐富等特點,所以開展施工活動時,采用太陽能光電與光熱一體化體系。將集熱器設置在建筑項目關鍵區域,能夠將光能轉化為熱能,滿足施工現場的生活熱水與采暖等需求。另外在15#~21#樓外墻懸掛集熱器,使建筑和太陽能系統有機結合。對于光電轉化來講,采用BBLED照明技術,把太陽能轉化為DC直流電,為工程照明提供電能,將國家電網設定為備用電源,充分減少工程照明能耗。
2)應用變頻吊塔方法。將變頻器設置在吊塔設備上,借助可調直流電對傳統調速模式進行替代,不僅可以充分減少塔吊施工環節的能耗,還能夠減少塔吊施工的機械故障[4]。
3)應用新風體系。為了促進室內空氣流通、降低空調使用頻率,對該工程進行新風體系設計。開展施工活動時,將新風系統設置在地面,回收地面二氧化碳,同時借助屋頂排風口進行排放,充分優化辦公室空氣質量,降低辦公室氣流擾動,減少紊流問題。新風體系可以有效降低50%的空調能耗,具有良好的節能效果。
建立系統化管理體系,對建材開展進場、使用以及儲存等管理工作。對能耗較高的墻體結構進行節能改造。室內間隔墻的主要材料選擇火山灰混凝土,借助其低于0.45的導熱系數提高室內保溫質量。外墻采用玻璃幕墻,減少室內與室外的熱量交換,降低采暖、空調等設備的使用頻率。
建筑企業應該對節能技術進行充分了解,對施工經驗進行有效總結,按照建筑項目具體情況,科學采用節能技術,從而減少建筑工程的能耗。通過應用節能技術,能夠對施工成本進行有效控制,保證建筑施工的經濟性,并形成良好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以及環保效益,進而提高企業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