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菲菲
【摘要】家長學校培訓活動是一種使用最廣泛的傳統又普遍存在的家校合作方式,由學校或班主任組織,面向學生家長的,與教師之間進行交流互動的活動。家教沙龍是家長學校培訓的一種常用方式,它最大的優點就是家長和教師能在一個輕松、暢所欲言的環境里面對面交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證雙方進行真實的情感交流和溝通。
【關鍵詞】家長學校;培訓活動;缺失點;切入點;新點;家教沙龍
一般來說,家長學校培訓活動每學期至少要召開一次,這屬于學校的德育常規工作之一。班主任接手一個新班時,都需要通過開家長學校培訓活動,達到凝聚人心、團結班級的目的。但如果長期帶一個班,許多班主任都會為每學期開家長學校培訓活動而犯愁。到底說些什么好呢?該強調的主題,之前的家長學校培訓活動上都說過了。有些班主任甚至覺得開不開家長學校培訓活動也沒有多大關系,只是為了執行學校的一項行政命令而已。
一、舊式家長學校培訓活動的缺失點
如果問家長的感受,他們也覺得相差無幾。的確,學生進入學校時,家長參加家長學校培訓活動都非常積極和配合。幾年下來,大部分家長對家長學校培訓活動都有點談“虎”變色,唯恐避之不及。因為每年都是這樣的流程:領導講話、班主任講話、任課教師講話,最后由一到兩位優秀家長發言,介紹經驗。而每次的主題也都是向教師匯報學生在學校學習的情況和考試成績,然后再提一些需要家長配合的要求等。學生的成績處于中等位置的家長似乎只是個旁觀者,無法真正參與進來。
家長學校培訓活動的低效、沒有發揮出應有的作用,其中的原因之一就是家長學校培訓活動缺乏針對性。班主任要仔細斟酌和分析每一次家長學校培訓活動的主題,根據當下班級學生的具體情況、學習情況、班級存在的問題、家長遇到的教育共性問題等,選擇相適應的家長學校培訓活動主題。此外,班主任還要考慮什么話題、什么方式呈現,更加容易被家長接受,容易引起家長的共鳴,激發家長對孩子當前的心理和成長問題進行思考。如何讓家長和班主任都能在家長學校的活動有所收獲,讓班主任與家長的溝通更加暢順有效,是每次家長學校培訓的重點,是家長學校改革的重點。
二、新型家長學校培訓活動的切入點
一般來說,常規的家長學校培訓活動基本會采取“班主任講,家長聽”的形式。這種單一的、循環重復的模式很容易讓家長感到乏味。要知道,“灌輸式”的家長學校培訓活動并不會帶來理想的效果。
其實,現在有很多創新型家長學校培訓的活動形式不再拘泥于原來的講座形式。因此,我們可以進行更多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活動,如,家教沙龍、案例教學、主題講座、親子課堂、導學活動等。而學習的地點也不再局限于學校的教室或者報告廳,可以線上、線下學習兩結合,充分利用網絡技術,如,佛山教育微信公眾號家校線上資源——“佛山市家校云課堂”;也可以利用班級微信溝通群進行及時的溝通、學習、交流。通過拓寬家長學校的培訓渠道,讓家長可以隨時參加,多溝通、多交流,充分調動家長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三、“家教沙龍”培訓活動的創新點
“家教沙龍”活動是家長學校培訓的一種常用方式,是指本著自愿參加的原則,把對家庭教育有著志趣相投的家長聚在一起,讓他們在輕松、和諧的氛圍里,進行教學方法探討和相互交流的一種非正式的聚會活動。相對于其它傳統的家長學校培訓,“家教沙龍”有著以下幾個創新點:
(一)活動形式更加靈活
傳統的家長學校培訓,也就是原來所說的“家長會”,都是需要全班家長在同一時間內一起參加,每次的培訓活動無非就是學校行政領導或年級組長先在報告廳里統一講話,然后再回到各自的班級,由班主任或者學科教師針對本班學生的學習情況逐個進行講話,并提出家長配合的教學要求。而“家教沙龍”活動改變了這種由“老師講、家長聽”的被動格局,活動形式除了有常見的“家教沙龍”座談會之外,還可以有游戲互動、知識競賽、模擬情景等形式展現,讓家長與家長、家長與教師進行輕松的交流和互動。不僅僅可以由教師對家庭教育出現的問題提出比較客觀、專業的意見,還可以讓有經驗的家長對其他家長的困惑和苦惱進行交流分析。大家互相支招、共同成長。這種交流和互動,真正達到了“有的放矢”的目的。比起傳統家長學校培訓中的“批判大會”,這樣的活動形式,更接地氣,更容易被家長們所接受與喜愛。
(二)活動主題更接地氣
傳統家長學校培訓,一般一個學期舉行一至兩次,都是討論或解決學生在學校出現的普遍現象。而“家教沙龍”由于參與家長人數較少,時間較短,可以隨時組織,且形式多樣。因此,家長可以及時根據學生這段時間出現的問題,或者社會上比較熱門的話題進行及時地交流溝通。例如,六年級(3)班的部分家長向班主任反映學生在家花長時間刷抖音,從而導致視力下降、成績下滑的情況。因此,教師和班級家委組織以“教會孩子與抖音‘交朋友”為主題的“家教沙龍”座談會,讓有興趣的家長參加。在溝通交流中,家長們通過分享發生在孩子身上的真實案例,一起集思廣益、暢所欲言,把自己實際運用的、經歷的、學習的一些教育經驗分享出來,同時也把家庭教育中存在的一些疑惑一一提出。經過這次的“家教沙龍”,讓家長明白:在教育孩子正確使用電子產品的問題上,“疏”比“堵”的教育效果更好,讓孩子從自身找問題,學會自我控制,并定好學習以及娛樂的時間計劃表,做到勞逸結合。
(三)家校溝通更加及時
對于學生而言,教師和家長都是教育者,只有二者的教育觀念、教育方法相統一,才能達到1+1>2的效果。當今社會訊息千變萬化,有許多新的教育方法、學習技巧、教育理念都是需要教師和家長不斷地學習。同樣,遇到問題的時候,家長也想知道其他家長是用什么辦法解決問題的,也想學習一下優秀家長的做法。因此,家長之間進行交流與探討尤為重要的。而“家教沙龍”就成了家長之間溝通交流最適合的平臺,它是有著各種教育理念與教育方法匯聚、碰撞的平臺。在“家教沙龍”中,家長和教師都能在輕松氛圍中暢所欲言,交流彼此的想法和做法,反思自己的教育方法,吸取其他家長的教育經驗,從而完善自己對孩子教育的做法和形式。
(四)家教環境更加優化
家長學校培訓活動要別出心裁,開出新意,目的也是為了讓家長在對孩子進行家庭教育的過程中更順暢、更有效。“家教沙龍”打開了家校共育的世界,把家庭教育中的問題“化整為零”,再針對不同的問題,逐個擊破、解決,把家長對孩子的被動教育轉化為主動教育,通過與其他家長的經驗交流中,取長補短,并從中學會了更加有效的教育交流與溝通的方法,大大提高了家長教育孩子的能力,優化了家庭教育環境。在每一次的家教沙龍活動中,收獲的不僅是家長參與、互相分享的樂趣,還有教育觀念的轉變和提高。更為可貴的是,我們找到了家校一體、共同成長的教育新路。
教育需要我們拓展視野,需要多元思路,需要共享資源。社會不斷變化,學生在不斷成長,教育也在不斷更新。只要我們不斷地學習、不斷地探索、不斷地改進,家長學校培訓活動就會讓家長有所收獲,充分發揮家長學校培訓活動固有的作用。
參考文獻:
[1]關穎,晏紅.家庭教育指導者培訓教程[M].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17:185-189.
[2]李紅.“家長沙龍”活動在家園共育中的有效作用[J].商情,2015(2).
責任編輯? 李? 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