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淑敏
【摘要】英語繪本具有圖文并茂、語言真實豐富、內容新鮮有趣等特點,是創意性很強的教學資源,能滿足學生的閱讀需求,幫助學生提高語言能力。本文主要探討如何根據當前小學英語教學的實際需要,合理開發與應用繪本資源,以更好發揮英語繪本在教學中的價值和作用。
【關鍵詞】英語繪本;小學英語教學;開發與應用
《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明確指出,英語課程應該盡可能地貼近學生實際生活和年齡思想。因此,教師充分開發和利用課程資源,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英語學習氛圍至關重要。其中,圖畫精美、語言精湛、內容豐富的英語繪本著實是一種不錯的選擇。適當地在教學過程中引入繪本資源,有利于促進學生閱讀興趣的提高和語言能力的培養。隨著繪本閱讀時代的到來,很多教師嘗試著將繪本作為文本拓展的語篇資源引入課堂教學,但由于缺乏合理的開發和應用,還是存在著諸多問題。比如,教師對繪本資源教學的認識不夠深入,無法挖掘繪本的核心價值、繪本資源的運用與課堂教學不夠貼切等。為了合理地開發和應用繪本資源,更好地將繪本的教學作用發揮得淋漓盡致,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嘗試。
一、接軌英語教材,選讀優質繪本
選讀符合學生認知特點的繪本,關注繪本的教育意義和主題意義,將繪本與教材有機結合起來,可以有效地促進良好課堂效果的呈現。教師應該選擇篇幅適中、語句通俗易懂、情節有趣、主題活動與教材相關的繪本。
例如,在學習開心版本三年級下冊Unit2 colors的課程教學中,結合學生的認知水平以及本節課的課程特點,筆者選擇《I love my white shoes》作為拓展的輔助繪本資源。繪本中講到了皮特貓穿著它嶄新的白鞋走在路上,一路上麻煩不斷,它的鞋子變成不同的顏色,但即使如此,皮特貓還是能哼著歌繼續快樂前行。節奏感強,朗朗上口的繪本韻律,能有效地吸引學生注意力,帶動課堂氛圍。它不僅跟教材一樣拓展關于顏色的單詞:white,blue,green,brown,black等,幫助學生深入理解不同顏色的詞匯內涵,鞏固了知識點,還教育學生要樂觀地應對生活中的各種困難和挫折,極大地增強學生對colors的學習興趣,從而提升教學成效。
因此,教師要注重英語繪本在教學中的引導作用,學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平時多收集與教材相關的各種主題的繪本資源,每次教授完教材的內容后相繼拓展相關的繪本。這既可以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又可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達到潤色課堂的效果。
二、豐富教學方式,挖掘繪本價值
選讀了繪本后,我們要注重研讀繪本,引導學生深入挖掘繪本的核心價值,通過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使繪本在課堂上“活”起來。因此,我們可以借鑒以下幾種教學策略。
1.設疑提問,啟思激趣
古人云:“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在繪本教學中進行有效提問不僅有利于學生深入挖掘文本,理解文本,準確抓住文本主題意義,還可以激發學生想說、敢說、愛說的欲望,從而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為了提高學生回答問題的積極性,教師需要設置啟發式問題,讓學生在教師的啟發誘導下多角度、多方位思考問題,從而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其次,問題的設置也要具有層次性,避免過于簡單的無效提問,抑或是容易讓學生望而卻步、降低信心的難題偏題,而應當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層層遞進,從而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
以繪本《Tortoise and His Friends》為例,故事講述著陸龜和它朋友都想過河,Monkey和tiger, Elephant與Giraffe都發揮自己的優勢過河,但陸龜不會游泳,最后,它朋友幫助他一起過河。在教學中,教師可以設計一些猜想式,啟發式的提問讓學生大膽猜測,鍛煉學生的英語思維能力,引發學生對故事的閱讀興趣,激發閱讀渴望。部分問題如下:
T:Look at Monkey and Tortoise, Can you guess What they are talking about?
T:Do you think the tortoise like monkey's idea? Why or Why not?
T:Tortoise's friends give a lot of idea. But why they can't cross the river?
T:Poor old Tortoise is scared. So, What will happen?
T: Look,his friends are discussing. What do they do?
T:The friends make a secret plan. Can you guess what do they plan to do?
通過層層遞進的提問,學生能對故事進行深度思考,不僅關注故事內容,更要關注動物的特性與品質以及主人翁Tortoise起伏不定的心情。最后,我們也可以鼓勵學生對故事表達看法,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ending? Have you ever helped your friends? How do they feel? 讓學生在理解故事的基礎上聯系生活實際深入思考,并嘗試用已知語言去表達個人觀點,使得思維再次活躍起來,從而逐步培養學生愛思考,敢質疑的良好思維習慣。
2.巧用插圖,激發興趣
圖畫為主,文字為輔,是英語繪本的主要特點之一。繪本中的插圖最能展現故事情節,體現人物心理與情感等,有助于學生理解文本,同時也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然而,很多教師卻常常忽略這點,一味地關注故事中的文字,進行“傳統式”灌輸,未能發揮插圖的作用。在教學中,我們要巧用插圖,引導學生從插圖中獲取信息,感受故事情節變化。例如,在教授繪本《Octopus is a friend》時,教師要充分利用好繪本的插圖激發學生思維。該繪本講的是章魚長得丑,很多海底的小動物都不喜歡跟它交朋友,最后它從鯊魚嘴里救下一條小金魚,小金魚發現章魚的善良并和它交了好朋友。在講故事前,教師要引導學生觀察封面,學會首先獲取直觀的圖片信息,提問What can you see on the cover? 接著,教師用故事開頭和結局兩張圖片進行比較,讓學生觀察章魚的不同表情,猜測故事情節。教學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