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艷芳
【摘要】在知識、經濟飛速發展的時代,心理健康越來越重要。近年來,學校疑似“多動癥”的學生逐年增多。多動癥學生的教育問題讓教師、家長深受困擾。因此,教育與引導多動癥學生健康成長成為學校的新課題。學校、教師、家長都應正確認識多動癥,重視多動癥學生的教育,走出傳統思維誤區,理解包容多動癥學生,用科學合理的方法,在他們的心靈播撒陽光,促進他們健康成長。
【關鍵詞】多動癥學生;關心;教育;健康成長
當今世界,知識經濟飛速發展,科學技術突飛猛進。在飛速發展的同時,人們越來越意識到心理健康的重要。因此,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蓬勃發展起來,不少學校對心理健康教育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在某些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多動癥學生的教育問題上,不少教師、家長都深受困擾。
近年來,我校多動癥或自閉癥的“特殊學生”呈現逐年增多的趨勢。關于多動癥,《兒科學》教科書上這樣說:“國內外調查發現,多動癥患病率為3%-5%,部分患兒成年后仍有癥狀,明顯影響患者學業、身心健康以及成年后的家庭生活和社交能力。”不少專家呼吁,社會要重視這個問題,共同關注這個群體,這些孩子確實需要細致、耐心、專業的照顧。如何教育與引導多動癥學生,促其健康成長,是擺在學校面前的新難題。
一、多動癥學生在學校的表現
1.活動過度:課堂上經常在座位上扭來扭去,小動作多,有時會離開座位跑動;升旗、集會時也會離開隊伍,亂跑亂爬,想怎么做就怎么做;課間、體育課時更加難以控制,有時會滿操場跑。
2.注意力難以集中:上課時不聽課,容易受外界的干擾,做作業不能集中精神,做做玩玩,粗心大意,出錯較多;做事時難以集中精力,容易虎頭蛇尾,也不會按要求做,丟三落四。
3.容易沖動:情緒不穩定,波動性強,上課時容易受外在因素影響,有時會大喊大叫,根本不考慮場合,行為具有突發性;集體活動或游戲中不能守秩序,不能耐心等待。
4.不良行為:愛搞惡作劇,如,午餐時用勺子弄旁邊同學的頭發,飯粒經常掉到桌子上、衣服上;上課時想喝水了就喊著要喝水,經常出現非正常的舉動;課間活動容易跟同學發生矛盾,甚至打同學;教師教育時不服從,愛頂嘴,倔強、違抗、恃強欺弱、好發脾氣、難以忍受挫折。
二、采取措施,多方合力促成長
(一)加強培訓,了解多動癥,取得教育的共識
1.教師培訓:對于班級里出現好動的學生,有的教師缺乏正確的認識,把他們一律理解為“多動癥”,也不知道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的成因,對這些學生采取與其他學生一樣的教育方式,有時看不見教育效果就產生倦怠情緒。還有的教師采取放棄的態度。因此,學校可聘請專業的心理教師或專業的醫生,對教師進行培訓,讓教師從醫學科普的角度認識,有的學生多動只是性格、年齡的原因,有的是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其“反常”行為背后是有原因的。要注意區分多動癥學生、性格活潑的學生、自閉癥學生或其他疾病的學生,不能把好動的學生都冠以“多動癥”的名號,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在教育的同時要保護好學生的隱私。這樣才能收到很好的教育效果。
2.家長培訓:多動癥學生的成因有很多,有的是腦組織受損或遺傳;有的是不科學的飲食習慣造成的。家庭教育對多動癥學生的成長十分重要,不好的教育方式只會加重學生的不良行為。因此,對家長進行培訓更加有必要。一是正確認識多動癥的培訓。聘請專業的醫生從醫學專業角度進行介紹,從而幫助家長全面地認識自己孩子行為的原因,讓家長對此有足夠的認識,如果發現有這樣的學生,應該及早治療、及早干預,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二是心態的培訓。有的家長知道孩子有多動的情況,但往往不肯承認,不肯帶孩子去醫院檢查;有的明明檢查了,知道自己孩子有多動癥,但故意隱瞞,不愿承認、面對,沒有公正對待自己的孩子。這都很不利于學生成長的。學校應該建議家長尋求專業心理咨詢師咨詢,或讓學校的心理教師組織這部分家長進行培訓,正確認識孩子的情況,放平心態,協助學校共同教育。如此,才能收到好的教育效果。三是教育方式方法的培訓。我們發現多動癥學生的父母,有的在教育中缺乏情感上的溫暖、理解、信任和鼓勵,多傾向用權威性處罰來教育孩子,對他們嚴厲懲罰,沒有耐心;有的則是以孩子為中心,事無巨細包辦;有的父母忙于工作,無暇顧及孩子的教育,交給爺爺奶奶,爺爺奶奶寵愛有加,放任自由。這樣會讓學生更加放肆,越來越難以改正。因此,學校邀請這方面的教育專家以及學校的德育專干、心理咨詢師、優秀班主任等對這部分的家長每學期進行一兩次的培訓,讓家長改變教育觀念,運用科學的教育方式,與學校教育保持一致,以促進學生的轉變。
(二)建立檔案,長期跟蹤,定時分享,不斷調整
1.建立完善的檔案管理
為了進行有目的、有計劃地教育,有必要對這些學生進行系統地觀察,并加以理性分析與研究。所以,學校心理輔導室應組織教師對班里有多動癥學生建立跟蹤記錄檔案,作好情況記錄(如,研究對象的家庭情況、基礎材料、行為表現等方面的測量數據、評價與跟蹤分析等材料),摸清成因及轉化效果,寫出多動癥學生轉化個案。
2.定時分享,增強信心
德育處或心理輔導室負責人不定時跟蹤,適時給予引導,及時肯定教師的工作,組織相關的教師進行多動癥學生教育的交流會,取長補短,共同提高,同時,讓他們知道是一個團隊在努力,給予他們信心和力量。定時召開家長會,反饋學生在校的情況,同時建立多個交流平臺,給予家長方法指導,并根據學生的情況不斷調整教育方案。
(三)關注學習,對多動癥學生進行心理干預
1.加強課堂的管理和教育,培養規矩意識
多動癥學生上課不專心聽講,不遵守課堂規則,常常影響課堂秩序和同學上課。因此,教師在課前多找多動癥學生談話,提醒他們注意自己的行為;課堂上要多關注,有意識地讓其每隔8~10分鐘回答問題、到黑板上演算、到講臺前朗讀、表演,以促進其注意力集中。當這些學生在注意力方面有所進步時,應及時表揚、鼓勵,強化其規矩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