嵇嘉燕

近年來,我國諸多企業的財務欺詐案件變得越來越嚴重,并引起了企業內部控制人員的關注。同時意識到信息披露問題急需糾正。 但是,我國的內部控制信息公開制度尚未標準化,企業也不太重視信息披露,內部控制的信息披露方面仍存在很多不足。 本文將分析公司內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并提出改善企業內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優化建議。
一、引言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企業處于市場經濟環境中。為了更好地監督企業的經濟行為,證監會對企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證監會定期向企業披露會計信息,以確保信息的真實性和完整性,從而使投資者可以做出更好的投資決策并保護其經濟利益。全面披露內部控制對企業的內部控制管理具有重要意義。公開內部控制不僅有助于公司管理層改善和完善內部控制體系,而且可以提高公司的知名度。全面構建和管理內部控制系統,為投資活動提供參考信息,為外部信息的消費者和投資者提供更多信息,以提高公司財務報告的可靠性。本文在這種情況下進行了相關的討論。但是,企業的信息披露過程中發生了信息欺詐等違法行為,影響了投資者的投資收益。中國證監會應加強對有關問題的監督控制,避免出現侵權行為,全面提高監督效果。
有效的內部控制對于提高公司財務信息的可靠性和防止業務風險至關重要。我國監管機構認識到財務報告內部控制的重要性,并正在積極促進有效內部控制系統的建設。
內部控制的信息披露是公司信息披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企業管理者根據內部控制評價標準評估內部控制系統的完整性,合理性和有效性之后,并發布內部控制評價報告。 再將評估結果傳達給外部信息用戶的一種行為,它使投資者能夠判斷公司的價值并滿足利益相關者的合法利益。
近年來,我國企業的財務欺詐案件變得越來越嚴重,引起了人們的關注,同時意識到我國的內部控制和信息披露中存在著亟待糾正的問題。 但是,我國的內部控制信息公開制度尚未標準化,企業對信息公開的重視程度不高,與西方國家相比仍然存在許多缺陷。 分析公司內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提出企業內部控制公開公告的改進計劃。這些政策的持續實施將有助于改善公司內部控制,提高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并為投資者提供重要的決策基礎。
二、內部控制信息披露存在的問題
(一)內部控制信息披露制度不健全
企業根據各個部門建立了相關的內控制度,同一行業的公司之間的相關制度大多相似,沒有針對企業的實際情況,建立適合企業的各種制度。如果不考慮企業制度發展狀態,實施細則和考核管理辦法也是不切實際的。 內部控制制度難以實施,沒有進行定期更正和改進,管理效率不高。
(二)管理層對內部控制信息披露的主動性較弱
公司管理層認為公司內部制定了各種規章制度,所有部門都應遵守這些規章制度,但是并沒有進行定期檢查和公布。 只有每個部門的負責人了解每個部門的工作,而其他部門則不了解,信息也不會公開,也不會在企業層面進行全面的研究和分配。 管理層對內部控制信息的披露主動性較弱,但是每個部門的管理層將部門的內部信息反饋給公司負責人,或在部門內部進行消化。并未披露相關流程、整改及措施。 由于某些商業秘密的保護和內部控制的缺陷,管理層不愿披露某些內部控制信息。
(三)內部控制信息披露不準確
公司財務會計核算業務的基礎薄弱,財務人員專業程度不高,對新政策和新準則的理解和應用不深入,對某些經濟問題的處理和披露是不符合要求的, 新規定和財務信息披露是不夠準確的。
企業為保護自己的利益,通過虛擬合同和虛擬交易增加財務報表的收入和利潤,提供虛假財務數據,企業賬實不符的情況也時有發生,這使得外部信息使用者獲得錯誤信息,形成錯誤的財務決策。
(四)內部控制信息披露內容不完整
主要原因是公司沒有討論重大的經濟業務披露。 可能與公司相關的重大訴訟,重大貸款,非貨幣資產交換,債務重組,資產負債表日后事項,政府補助等未在財務報表附注中披露,這些信息一般又是反映企業的經濟狀況的重大事項,可能會對公司的經營狀況和現金流量產生重大影響,無論是投資人的投資,債權人是否繼續借款,銀行發放貸款還是政府掌握企業經濟狀況,都會給決策相關信息使用者帶來不利的影響。
(五)內部控制評價標準不統一
中國已經引入了許多內部控制規則和指導方針,但是還沒有針對內部控制的綜合評估標準。許多企業在選擇披露內部控制的行為準則時有很大的主觀武斷性。 2011年,公司發布了內部控制準則,提出了內部控制的新要求,但并非所有企業都遵守該標準,并且企業的選擇標準也不相同。例如,在選擇內部控制評價報告的格式時,上海證券交易所要求企業以軟件形式發布內部控制評價報告。深圳證券交易所要求企業按照2014年發布的年度內部控制評價報告的要求發布內部控制評價報告。格式標準無法統一。此外,企業聘用的會計師事務所發布的內部控制報告的格式和依據不一致。一些公司發布的內部控制審計報告主要依據《公司內部控制審計指引》,一些公司以《中國注冊會計師其他鑒證業務準則 3101 號》為依據發布了內部控制鑒證報告,還有一些企業宣布他們根據《內部控制審核指導意見》發表內部控制審核評價意見。但是,只有根據審計準則發布的審計報告才可以視為真正的內部控制審計報告。另外,對于確定內部控制評價結果認定上,還包括重大缺陷整改情況的截止日期上,應該以報告基準日、報告期內為準,還是以截止報告基準日為準標準也不統一。
(六)信息披露不及時
及時性是信息價值的重要體現。 根據我國證券市場的現行法律法規,要求企業在指定時間內及時發布其年度報告,中期報告和臨時報告。 在證券市場中,如果發生對企業的業務有重大影響的事件,則必須及時進行披露,并且如果有任何關于企業在市場中的運營的通知或謠言,企業將立即發布臨時報告,以披露或澄清相關信息。 信息與其價值的相關性隨時間而變化。 不及時披露信息,容易催生進行內幕交易,這會降低市場效率并傷害投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