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楊



并購重組作為上市公司實現自身戰略目標的一種方式,在國內外諸多案例中顯示出了很好的經濟效益與優勢,這引起了大家的重視。但是企業并購重組成功與否至今沒有一個很好的衡量標準。本文選擇我國乳制品行業內第一跨國并購案,光明乳業并購新西蘭新萊特,分析并購原因,過程,結果。通過運營能力,盈利能力,償債能力,成長能力四個能力指標來對整件并購案的經濟效益做出評估,從而進一步評判整個并購的成功與否。
一、光明乳業并購新萊特背景及動因
光明乳業,百年上海老品牌,2000年,在政府的引導下,完成了股份制改革, 正式成為上海光明乳業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光明乳業在上海證券交易所A股市場掛牌上市,是目前國內最大規模的乳制品上市公司之一。
新西蘭新萊特于2005年誕生,它成立以來的快速發展得益于身處在新西蘭這一天然牧場。新西蘭新萊特奶源優質,加上技術設備先進,很快在市場上立足。
光明在消費者市場上所占份額也一度被蒙牛,伊利瓜分。與此同時2008年的三聚氰胺事件打擊了中國的乳制品行業,消費者對于本國奶源的不信任也迫使我國乳制品企業轉戰國外。2008年世界經融危機,新萊特深受打擊。企業謀求新的發展急需大量資金的注入,同時開闊海外市場對新西蘭的乳制品公司來說也刻不容緩。
二、并購過程級后果
2010年5月,光明乳業與新萊特有意愿合作,于是簽訂了保密協議,同時遞交了非約束性意向書。2010年11月,光明乳業以8200萬新西蘭幣認購新萊特,持股超過百分之五十。光明乳業收購第一家境外子公司新萊特,開始了邁向全球化的重要一步。
光明乳業在并購后開始投資建設第二個工廠,生產高端嬰幼兒奶粉,迅速占領中國嬰幼兒奶粉高端市場10%的份額。同時也推進了光明乳業的全球化進程。2012年,收購兩年新萊特的特銷售收入3.8億新西蘭元;2013年為4.2億新西蘭元,增長率10%。2013年新萊特在新西蘭成功上市,上市完成后光明乳業持有39.12%股份,仍維持第一大股東地位。對比新西蘭新萊特上市成交價格和入股成本,此項投資的資產增值率達100%。
三、光明乳業并購新西蘭新萊特財務績效分析
光明乳業并購新西蘭新萊特是在2010年開始進行并最終完成注資控股并購,因此我們選擇將2009年至2012年這四年作為樣本來研究光明乳業并購新西蘭新萊特的績效。
(一)盈利能力分析
自2009年至2012年,光明乳業的凈資產收益率穩步提升,說明并購后光明乳業自有資本獲得凈收益的能力越來越高。銷售毛利率雖然在前四年呈下降趨勢,但這并不意味著光明乳業經營業績不好,而是隨著并購重組,光明乳業自身要求更進了一步。例如,在新西蘭建立新的現代化的生產基地,由此生產基地往國內運輸,產品成本不得不提高。推出新品牌培兒貝瑞,市場的前期開拓必定要投入大量資本,一年多,培兒貝瑞迅速占領中國嬰幼兒奶粉高端市場10%的份額。這也為接下來的光明乳業的新藍圖打下堅實的基礎。
凈利潤率提升,這正是因為光明乳業并購新萊特使得當年所得稅費用大幅減少。并購新西蘭新萊特,引進海外優質奶源,這無異于在備受三聚氰胺困擾的國內消費者心中打下了一針鎮定劑,消費者看好,主營業務由此恢復接著上漲。
(二)成長能力分析
凈利潤同比增長率在并購年表現優異,這得益于這一年光明乳業的大動作并購新萊特。光明乳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率從2009至2011皆為正且呈上升趨勢,表明企業當期的營業收入超過去年同期,值越大,表明增長越高。從以上情況來看,并購績效良好,成長能力達到預期且超過預期,未來光明乳業發展潛力巨大。
(三)償債能力分析
從圖中可以看出,在并購當年,流動比率由1.23%下降至1.10%,這正是由于光明乳業花費8500新紐西蘭幣并購新萊特,大量現金導致光明乳業的現金驟減,流動資產減少,流動負債相對穩定,流動比率下降,短期償債能力受影響。之后兩年提升且恢復平穩,說明并購后的后續發展良好,償債能力恢復。
(四)運營能力分析
四年期間,光明乳業存貨周轉率維持穩定,在一個相對低的水平,這使得流動性相對高,存貨轉化為現金或應收帳款的速度就快,這體現了光明乳業良好的的短期償債能力及獲利能力。同時,光明乳業存貨周轉率反映了它購入原料,投資生產,經營銷售一系列環節的管理效率良好,顯示出光明乳業并購后的綜合實力。應收賬款周轉率連續四年持續走低,這是并購后扭轉了銷售業績,銷售的持續增長,帶來了應收賬款的增長,從而使得應收賬款周轉率持續走低。這是個好現象,有助于盈利能力的提升。固定資產周轉率基本不變,除了并購年猛然走高了一下,這也是由于并購后光明乳業在新西蘭投資建廠房,廠房規劃到固定資產下,從而使得固定資產率猛然提升,但在后兩年又回歸正常值。從以上數據來看,并購后光明乳業運營能力未受影響,還在后續年間卓有成效。
四、實現企業成功并購的建議
(一)選擇恰當的時機去并購
光明乳業并購新萊特是合適的時機,三聚氰胺事件使得消費者人心惶惶,光明乳業海外拓張戰略不可擋。新萊特受金融危機影響,自身建廠房花費大量金額,急需背景雄厚的伙伴注入資金。公司要關注政策導向,把握宏觀政策,順勢而為,在并購的有利時機完成自己的并購戰略。
(二)選擇合適的目標去并購
光明乳業并購新西蘭新萊特就是選擇了同行業,雙方也有各自的優勢,光明乳業占據中國市場,新萊特地理位置優越,優質牧場與奶源,領先全球的技術。雙方都是彼此的優質并購目標。選擇合適的并購目標要考,目標公司的現狀,財務狀況,盈利狀況。并購是為了達成何種戰略目標,目標公司是否有潛力幫助其完成。并購過程中是否有潛在的巨大危機,可否能提前避免等。
(三)并購要加強財務整合
通過本文中的財務績效分析看出,光明乳業并購蘭新萊特由于選擇現金并購且并購金額較大,在并購年光明乳業庫存資金受影響,進而顯示出償債能力減弱。在并購中加強財務整合,不忘財務風險意識,做好充足準備。另一方面,加強財務整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資產利用水平,進而改善整體并購效果,收益率也會相應的增加。
五、結語
隨著消費者日益精進的消費需求與中國市場日益增長的消費需求,乳制品各企業不斷改良創新勢在必行。海外擴張,并購重組,尋找優質牧場與奶源,一系列工作也提上了各家企業的日程。光明并購新萊特不但有益于光明乳業本事的球化發展,而且就乳制品行業而言,對中國奶源是有利的補充與擴展,對中國高端奶粉市場更是一次開拓與發展。從并購重組財務分析的結果來看,市場對此次并購保持積極態度,進而我們得出結論,這是一個相對成功的并購案件。
(作者單位:沈陽大學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