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璐璐
隨著“十四五”規劃篇章開啟,國民經濟水平的日益提高,人們的收入水平也不斷提升,有越來越多人的收入超過納稅起征點,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在所有的稅種里,個人所得稅是最直接和在職員工的利益掛鉤,稅負的高低直接影響稅后收入。作為企業,如何通過稅收籌劃的方式,合理合法的減輕個人所得稅,增加個人實際收入,從而給企業留下更多的優秀人才尤為重要。本文是在新個人所得稅的視角下,從員工的工資薪金角度,再結合相應的不同案例對比分析,闡述稅收籌劃對企業的重要性。
21世紀是信息和技術飛躍發展的時期,越來越多的企業已經意識到人才的重要性。不僅是企業,各大城市也先后出現了“搶人大戰”,出臺不同的引進人才政策,吸引更多有能力、高素質的創新思想的人才留下。人才濟濟,競爭如此強烈,企業如何能運用員工的激勵機制,更好的挽留人才,提高企業的競爭力,是企業值得研究的一項深遠戰略性課題。員工的激勵機制包括很多內容,但工資薪金是最直接與員工的個人利益掛鉤,也是最直接吸引人才的激勵方法。2019年1月1日起國家全面實施新個人所得稅法,新個人所得稅視角下,工資薪金所得是按3%-45%的七級累進稅率,每月繳納個稅,年終進行匯算清繳。隨著收入的提升,員工需要繳納的個稅也越多,此時激勵機制的作用也會減弱。工資薪金的稅收籌劃就是企業在不違反法律法規的情況下,根據新個人所得稅的規定, 達到減輕個稅的目的,幫助員工提高消費水平,從而留住人才。
一、新個人所得稅概述
新個人所得稅稅法規定,居民個人的綜合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額減除費用六萬元以及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依照個人所得稅稅率表(綜合所得適用)按月換算后計算繳納稅款。實行每月預繳稅額,年度進行匯算清繳。
本期應預扣預繳稅額=(累計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預扣率-速算扣除數)-累計減免稅額-累計已預扣預繳稅額
累計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累計收入-累計免稅收入-累計減除費用-累計專項扣除-累計專項附加扣除-累計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
其中:累計減除費用,按照5000元/月乘以納稅人當年截至本月在本單位的任職受雇月份數計算。
在此次修改中,個稅的稅率級距得到了進一步優化調整,體現了新個稅的稅率向低收入人群傾斜,并且加入了專項附加等扣除項,更體現了收入與個人消費水平的直接掛鉤。
二、稅收籌劃概述
稅收籌劃是在納稅行為發生之前,合理合法的前提下,對企業的經營活動、投資活動、籌資活動等事項做出籌劃,以達到延期繳納稅額或降低稅負的行為。稅收籌劃歸要結底,是一種博弈行為。一方面政府作為征稅人,憑借國家權力多征收稅款;另一方面納稅人包括企業或是個人,基于利益的權衡盡可能少納稅或是延遲納稅。
稅收籌劃是納稅人在遵守法律、法規的前提下,實現涉稅零風險,從而達到降低稅負或延遲納稅的目的。稅收籌劃有助于企業規范從項目合同開始到項目合同結束的流程,有利于項目順利實施;稅收籌劃有助于提高財務人員的法律意識,提升職業技能和水平,實現企業的戰略目標;稅收籌劃有助于國家稅務系統的和諧發展,只有納稅人都在遵紀守法的前提下去承擔納稅義務,國家稅務體系才能更完善,國家稅收政策才能實現對社會國民經濟的提升。
三、工資薪金的稅收籌劃
在新個人所得稅的政策指引下,企業能在同等支出的條件下,員工拿到更多的收入或起碼不低于原有收入,又或者加少量工資薪金能給員工帶來更多的利益,致使企業保留住優秀人才,是企業和員工共同希望達到的目的。本文是在新個人所得稅視角下,通過以下幾個案例做對比,體現稅務籌劃的重要性。由于社會保險和公積金的執行繳納情況各地方政策不同,本文用的收入是扣除完社會保險和公積金(累計專項扣除)部分的收入。
(一)將工資薪金轉化為員工福利,可以減輕稅負。
案例1 企業打算支付王某全年工資150000元,得知王某每月房租3000元
1.按全年150000元支付工資薪金
應納個稅稅額=(150000-60000)*10%-2520=6480元
2.企業提供宿舍并扣除全年房租3000*12=36000元,按114000元支付工資薪金
應納個稅稅額=(114000-60000)*10%-2520=2880元
公司提供住宿可以節約稅額=6480-2880=3600元
(二)根據新個人所得稅政策,運用專項加計扣除、免稅收入等稅收籌劃,可以減輕稅負。
案例2企業打算支付李某全年工資180000元,得知李某有房屋貸款一套,且當年收到由社會保障部門給予的生育津貼60000元
1.按全年180000元支付工資薪金
應納個稅稅額=(180000-60000)*10%-2520=9480元
2.按全年180000元支付工資薪金,并且有房屋貸款的加計扣除,全年可以扣除1000*12=12000元
應納個稅稅額=(180000-60000-12000)*10%-2520=8280元
3.按全年180000元支付工資薪金,并且有房屋貸款的加計扣除,全年可以扣除1000*12=12000元,同時當年收到社會保障部門給予的生育津貼60000元,可以作為免稅收入
應納個稅稅額=(180000-60000-12000-60000)*10%-2520=2280元
可以看出最高與最低個稅稅額差=9480-2280=7200元
(三)運用年終獎的發放方式的籌劃,可以減輕稅負
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個人所得稅法修改后有關優惠政策銜接問題的通知》(財稅〔2018〕164號)規定,居民個人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符合《國家稅務總局關于調整個人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等計算征收個人所得稅方法問題的通知》(國稅發〔2005〕9號)規定的,在2021年12月31日前,不并入當年綜合所得,單獨計算納稅。居民個人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也可以選擇并入當年綜合所得計算納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