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東
(賀州學院 經濟與管理學院,廣西 賀州 542899)
廣西邊境地區包括防城港市的防城區、東興市,百色市的那坡縣、靖西市、寧明縣、龍州縣,崇左市的大新縣、憑祥市等8個縣(區、市),地理上與越南接壤,陸地邊界線696公里,國家陸地邊境口岸12個,邊民互市點26個,是國家面向東南亞開放的重要邊境區域①。與廣西其他地區相比,邊境地區經濟社會發展仍相對落后,在新的發展階段,要抓住發展機遇,加快發展步伐,提高發展質量和水平。城鎮化與農業現代化的協調發展是提高以人為核心的城鎮化發展質量,加快鄉村振興,促進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本文對廣西邊境地區的城鎮化與農業現代化的協調發展進行比較分析,對實現兩者的協調發展,加快推進邊境地區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實踐意義。
基于城鎮化與農業現代化協調發展的關系和過程,遵循指標選取的科學性、可行性、合理性等原則,借鑒相關作者的研究成果,結合廣西邊境地區8個縣(區、市)城鎮化與農業現代化發展的實際情況,建立城鎮化子系統和農業現代化子系統評價指標體系②。其中,從人口城鎮化、經濟城鎮化、空間城鎮化、生活城鎮化四個方面選取城鎮人口比重、人均GDP、城市人口密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10個指標作為城鎮化子系統的指標體系;從農業生產投入、農業綜合產出、農村經濟社會發展、農村可持續發展等四個方面選取農作物總播種面積、糧食總產量、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人均耕地面積等11個指標作為農業現代化子系統的指標體系,詳見(表1)。

表1 城鎮化與農業現代化指標體系及指標權重

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作為兩個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獨立子系統,可用以下公式計算兩者的發展水平指數:


為避免主觀因素造成計算誤差和偏頗,可使用客觀賦權法計算各指標的權重。客觀賦權法有變異系數法、熵值法、CRITIC法等,研究使用變異系數法計算各指標的權重,公式如下:

其中,λj第 j項指標的權重,Vj為第 j項指標的變異系數,σj為j項指標的標準差,為j的項指標的平均數。
運用變異系數法公式,計算廣西邊境地區8個縣(區、市)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子系統指標體系的權重,得出各指標的權重,詳見(表1)。
為了反映廣西邊境地區8個縣(區、市)城鎮化與農業現代化的關系,可以采用耦合度模型反映兩者的相互影響、相互依賴的情況。耦合度模型為:

式中:C表示耦合度;U1,U2分別表示城鎮化、農業現代化的發展水平指數,由模型可知,0≤C≤1耦合度數值越大,表示協調發展狀態越好;反之,耦合度數值越小,表示協調發展狀態越差。根據耦合度大小,可以將城鎮化與農業現代化的耦合關系分為以下階段③,詳見(表2)。

表2 城鎮化與農業現代化各耦合階段關系特征
當2個系統均處于較低發展水平時,運用耦合度模型計算可能會得到這2個系統協調發展度較高的結果,造成與實際情況不符。為解決上述問題,采用協調發展度模型計算廣西邊境地區8個縣(區、市)城鎮化與農業現代化的協調發展度,即:

其中,H表示協調發展度;C表示耦合度;I表示城鎮化與農業現代化發展的綜合評價指數,I=aU1+bU2,a,b為權數,分別為城鎮化與農業現代化的貢獻程度。從廣西邊境地區8縣(區、市)的發展實際看,城鎮化與農業現代化發展同等重要,故確定權數a,b均取值為0.5。由模型可知,I的取值也在[0,1]范圍內。根據協調發展度H的大小,可以分為不同的協調發展類型③,詳見(表3)。

表3 城鎮化與農業現代化協調發展類型
根據城鎮化與農業現代化的對比關系,可將兩者的關系為為以下基本類型④:(1)U1 綜合運用上述公式(1)~(4),計算廣西邊境地區8個縣(區、市)2014-2018年城鎮化與農業現代化協調發展度,并對照城鎮化與農業現代化協調發展類型以及城鎮化與農業現代化的對比關系類型,結果詳見(表4)。 表4 廣西邊境地區8個縣(區、市)2014-2018年城鎮化與農業現代化協調發展度 從協調發展度看,廣西邊境地區8個縣(區、市)2014-2018年城鎮化與農業現代化協調發展度介于0.2919~0.4717之間,其中,那坡縣2014年協調發展度為最低的0.2919,防城區2018年協調發展度為最高的0.4717。2014-2018年,廣西邊境地區8個縣(區、市)城鎮化與農業現代化協調發展度基本呈遞增的趨勢,其中增長最快的寧明縣由2014年0.3495增長到2018年的0.4240,增長21.33%;最慢的防城區也增長了11.49%。 通過建立評價體系,運用耦合協調度模型,對廣西邊境地區8個縣(區、市)2014-2018年城鎮化與農業現代化協調發展進行對比分析,得出以下結論: 2014-2018年,廣西邊境地區8個縣(區、市)城鎮化與農業現代化協調發展度雖呈現增長的趨勢,從2018年看,協調發展度最高的防城區也僅達到0.4717,最低的僅為0.3526。 二是城鎮化與農業現代化協調發展類型有好轉但。2014-2018年,廣西邊境地區8個縣(區、市)城鎮化與農業現代化協調發展類型有所好轉。 三是城鎮化與農業現代化協調發展關系中,城鎮化滯后型占縣(區、市)數量比重大,農業現代化滯后型占比重小。 為提高城鎮化與農業現代化的協調發展水平,實現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廣西邊境地區各縣(區、市)既要大力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建設,提高城鎮化水平,也要大力發展現代特色農業,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提高農業現代化水平。注重發展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提升城市的綜合服務能力,注重發展現代特色農業,提升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三、評價結果分析

四、結論與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