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興,劉偉鋒
陽江市公共衛生醫院感染科,廣東陽江 529500
據相關醫學研究數據表示,在我國所有慢性乙型肝炎中約60%的患者會因病情時間長發展為肝纖維化,而其中25%~40%會進展為肝硬化,不僅會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同時還會為其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帶來嚴重的威脅[1]。恩替卡韋屬于臨床中針對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采用的一種常見藥物,其主要具有抑制病毒復制并降低乙肝病毒活性的效果,但是如果單獨使用效果不佳[2]。部分醫學研究專家表示,肝復樂片聯合恩替卡韋治療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的臨床效果顯著[3]。因此,該次研究方便選取該院2018年1月—2020年1月期間收治的80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為相關疾病的臨床治療措施提供理論性指導?,F報道如下。
該次研究對象為方便選取80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將所有研究對象按照電腦奇偶數的方式隨機分為兩組,每組40例;常規組給予恩替卡韋治療,年齡20~64歲,平均(45.6±8.2)歲;其中男女患者的性別比例為30:10;體質指數18.25~30.12 kg/m2,平均(23.71±1.94)kg/m2;主要包括失代償期及代償期患者分別為15例和25例。觀察組給予肝復樂片聯合恩替卡韋治療,年齡20~68,平均(45.9±8.8)歲;其中男女患者的性別比例為28:12;體質指數18.25~30.12 kg/m2,平均(23.58±1.88)kg/m2;主要包括失代償期及代償期患者分別為13例和27例。兩組患者的性別比例、平均年齡、體質量指數均值以及病情特征等相關資料之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該次研究已經得到該院倫理委員會的批準。
納入經該院相關輔助檢查并結合臨床表現符合“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疾病的診斷標準,且依從性較高的患者[4];納入無精神類疾病,認知障礙以及合并酒精性肝病的患者;納入本人及家屬均對于該次研究內容表示認可并進行簽字確認的患者[5];排除對該次研究藥物過敏,且自愿退出研究的患者。
1.2.1常規組常規組給予恩替卡韋治療。由醫護人員給予恩替卡韋分散片(國藥準字H20100129;規格:0.5 mg)口服0.5 mg/次,1次/d;治療時間為1年。
1.2.2觀察組觀察組給予肝復樂片聯合恩替卡韋治療。由醫護人員在常規組治療的基礎上給予肝復樂片(國藥準字Z10940066;規格:0.5 g×60片)口服0.5 g/次,3次/d;治療時間為1年。
觀察記錄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Child-pugh評分、肝功能及血清AFP水平,并作以有效的對比和分析。其中,Child-pugh的評分得分較低的一組患者表示其肝功能越好[6];肝功能及血清AFP水平需要清晨抽取患者3 mL空腹靜脈血進行離心處理后分別采用改良賴式法及酶聯免疫法進行檢測,操作期間需要醫護人員嚴格按照試劑盒說明書規范操作;肝功能指標包括 丙氨酸轉氨酶(ALT)、白蛋白(ALB)、血清總膽紅素(TBIL)。
臨床療效:參照“乙型肝炎及早期肝硬化”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標準,顯效:患者的臨床相關癥狀消失,肝功能指標恢復正常且肝脾縮小;有效:患者的臨床相關癥狀基本消失,肝功能指標的到明顯的恢復;無效:患者的臨床相關癥狀以及肝功能指標均未能滿足以上兩種標準,甚至病情變化更為嚴重;治療總有效率=(顯效+有效)例數/總例數×100.00%[7]。
常規組中無效患者8例,顯效16例,有效16例,治療總有效率為80.00%;觀察組中無效患者2例,顯效18例,有效20例,治療總有效率為95.00%;兩組臨床療效對比,觀察組優于常規組,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比較
常規組和觀察組治療前的Child-pugh的評分及血清AFP水平相比,組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實施不同治療方案后觀察組的Child-pugh的評分相比常規組較低,且血清AFP水平較低,經對比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的Child-pugh的評分及血清AFP水平比較(±s)

表2 兩組患者的Child-pugh的評分及血清AFP水平比較(±s)
組別治療前Child-pugh評分(分)AFP水平(ng/mL)治療后Child-pugh評分(分)AFP水平(ng/mL)常規組(n=40)觀察組(n=40)t值P值9.98±1.26 10.06±1.08 0.305 0.761 38.25±14.88 38.87±14.96 0.186 0.853 7.86±1.56 7.06±1.07 2.675 0.009 16.35±4.56 12.26±4.36 4.100<0.001
觀察組治療后的丙氨酸轉氨酶(ALT)、白蛋白(ALB)、血清總膽紅素(TBIL)等肝功能指標相比常規組恢復情況較好,經對比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后的肝功能指標水平比較(±s)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后的肝功能指標水平比較(±s)
組別丙氨酸轉氨酶(U/L)白蛋白(g/L)血清總膽紅素(μmol/L)常規組(n=40)觀察組(n=40)t值P值125.3±74.2 67.5±25.7 4.656<0.001 36.4±4.2 38.6±4.1 24.571<0.001 23.5±5.0 18.5±4.5 4.701<0.001
近年來,隨著我國人們生活質量以及生活水平的不斷變化,致使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疾病的發病率逐漸增加[8];患者的臨床癥狀表現為食欲減退、惡心、上腹部不適、肝區痛、肝纖維化等,如果對病情不加以控制,將會嚴重導致肝部炎細胞浸潤,影響患者的機體微循環,甚至還會出現肝腎綜合征、肝性腦病、原發性細菌性腹膜炎等并發癥,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9]。
臨床用藥中,通常給予患者實施恩替卡韋進行治療,其作為一種保肝藥物可有效抑制患者身體內的病毒復制,同時將病毒的活性降低,發揮高效的抗病毒作用,并利用藥物自身具有的耐藥基因屏障,長時間維持血藥濃度,整體延長患者體內的藥物作用時間;但是該種治療方案僅針對一般性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對于病情較為嚴重及復雜的患者而言,療效不佳,仍需要進一步的研究和探討[10];該次研究中通過給予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分別采取兩種治療方案后的結果表示:肝復樂片聯合恩替卡韋治療方案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臨床相關癥狀,對于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高達95.00%;同時還可以對患者的丙氨酸轉氨酶、白蛋白、血清總膽紅素等肝功能指標及血清AFP水平進行明顯的改善,相比單獨使用恩替卡韋治療效果(80.00%)顯著(P<0.05)。肝復樂片屬于一種中成藥,其主要具有健脾理氣,化瘀軟堅,清熱解毒的功效,而在該次研究中針對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疾病患者的肝功能及肝纖維化血清學指標有改善作用,同時還可以幫助緩解脅肋疼痛,神疲乏力,食少納呆,脘腹脹滿,心煩易怒,口苦咽干等相關的并發癥,整體提高患者的臨床療效;在該次肝復樂片聯合恩替卡韋治療方案中出現了2例患者短期腹瀉現象,但是由于不影響治療所以并未停藥,后期患者腹瀉癥狀自行得到緩解,效果顯著[11]。另外,參考相關醫學文獻發現,乙型肝炎受多種肝功能指標的影響會逐漸演變為早期肝硬化及其他慢性肝病,此時患者的ALT、ALB、TBIL等肝功能指標及血清AFP水平均會升高,采取肝復樂片實施針對性的治療后指標水平明顯得到改善,且患者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高達95.00%,與該次研究觀察組所得數據相符,證明該種治療方案效果明顯。
綜上所述,對于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疾病患者采用肝復樂片聯合恩替卡韋治療效果明顯。不僅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臨床相關癥狀,提高治療總有效率;同時還可以控制其丙氨酸轉氨酶、白蛋白、血清總膽紅素等肝功能指標及血清AFP水平的上升,降低Child-pugh的評分,具有一定的臨床推廣和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