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藝真,柯美桃
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兒科,福建廈門 361000
上消化道異物為急診多見的病癥之一,上消化道異物患者病情比較急,若沒有予以盡早治療干預,損害機體健康狀況,會威脅其生命健康情況[1]。胃鏡治療干預方法存在比較輕微的損傷,刺激性比較小,胃鏡治療干預方法于上消化道異物患者中逐漸被使用,得到較好胃鏡治療干預效果[2-3]。同時,為上消化道異物患者增加一定護理服務干預對策非常關鍵,有助于促使胃鏡治療干預操作順利完成,減少相關并發癥情況,充分保證上消化道異物患者安全性[4-5]。該文中針對2018年4月—2020年4月該院兒科診治的62例上消化道異物患者予以詳細統計,總結對接受急診胃鏡治療的上消化道異物患者的護理經驗。報道如下。
該文方便選取該院兒科診治的62例上消化道異物患者指標納入研究,以隨機抽簽方式實施分組干預方法,每組31例。參照組:平均年齡(5.69±1.48)歲,女男之比是10∶21;胃內異物20例,食道異物11例。觀察組:平均年齡(5.71±1.53)歲,女男之比是11∶20;胃內異物22例,食道異物9例。分析兩組樣本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該研究所選病例經過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或家屬知情同意。
1.2.1參照組采用一般護理服務措施告知患者疾病相關知識和胃鏡治療方法,講解胃鏡治療相關注意要點;維持病室環境干凈,定時予以清潔和消毒;做好有關物件準備工作,做好對應護理方面配合工作;密切關注患者生命體征改變情況,一旦檢出不正常情況需及時上報等。
1.2.2觀察組采用全面護理服務措施(1)胃鏡治療之前護理服務內容:①和患者與患者家屬詳細談話,了解患者異物形狀、異物大小、進食過敏食物與否、服用過敏藥品與否、存在家族性過敏病史與否等,密切關注患者生命體征及癥狀表現;②予以患者心理方面疏通干預,給予患者安慰及鼓舞,積極改善其負面心理狀況,提升其對胃鏡治療的依從性;③告知患者與患者家屬胃鏡治療操作具體流程、注意要點內容等,提升患者正確認知情況;④備齊胃鏡治療器件、藥品等,做好核查工作。(2)胃鏡治療過程中護理服務內容:①嚴密關注患者病情改變情況,維持呼吸順暢,指引患者配合胃鏡治療操作;②將上消化道中的異物拿出的時候,給予患者安撫,在對異物予以夾住取出的時候相關動作需快速且準確,針對異物拿出存在難度時需規避硬取的損傷,防止消化道相關黏膜受損。(3)胃鏡治療之后護理服務內容:①參考患者嘔吐物情況、大便狀況等明確其黏膜損害與否,盡早告知患者和患者家屬胃鏡治療得以成功完成,消除患者及其家屬存在的擔憂情況;②針對胃鏡治療成功且不存在嚴重癥狀表現的患者,予以留觀1~2 h之后能夠出院,且告知胃鏡治療后2 h方可進食且需選用半流質飲食;③針對胃鏡治療之后存在消化道受損的患者,予以留院觀看,預防出現其余并發癥情況,有利于及時處置。
研究并發癥情況、對于護理服務狀況滿意情況,統計展開護理服務干預對策前后抑郁、焦慮情況評分。對于護理服務狀況滿意程度依據滿意調查問卷予以評估,主要包含并不滿意(<60分)、一般滿意(60~70分)、較為滿意(71~90分)、非常滿意(>90分)共4項。
根據抑郁自評量表(SDS)針對患者抑郁狀況進行評定,分值結果高的時候則表示患者抑郁狀況更為嚴重一些[6]。
根據焦慮自評量表(SAS)針對患者焦慮情況進行評定,分值結果高的時候則表示患者焦慮情況更為嚴重一些[7]。
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參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并發癥情況對比
觀察組對于護理服務狀況滿意總體占比高順于參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對于護理服務狀況滿意度對比
觀察組患者展開護理服務干預前抑郁狀況評估較于參照組相對偏低,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展開護理服務干預后,患者抑郁狀況評分較于展開護理服務干預前對應減少,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展開護理服務干預后抑郁狀況評分較參照組少,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展開護理服務干預前后抑郁狀況評分對比[(±s),分]

表3 兩組患者展開護理服務干預前后抑郁狀況評分對比[(±s),分]
組別干預前干預后t值 P值參照組(n=31)觀察組(n=31)t值P值46.38±3.50 47.10±3.66 0.791 0.431 36.20±2.19 25.47±1.40 22.984<0.001 13.728 30.732<0.001<0.001
兩組患者展開護理服務干預對策之前焦慮情況評分相近,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展開護理服務干預后焦慮情況評分較于參照組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干預后焦慮情況評分較干預前均下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展開護理服務干預前后焦慮情況對比[(±s),分]

表4 兩組患者展開護理服務干預前后焦慮情況對比[(±s),分]
組別展開護理服務干預前展開護理服務干預后t值 P值參照組(n=31)觀察組(n=31)t值P值45.20±3.56 44.93±3.60 0.296 0.767 34.59±2.30 25.50±1.24 19.369<0.001 13.937 28.412<0.001<0.001
上消化道異物為臨床多見疾病,上消化道異物患者若沒有獲得盡早治療干預,容易引發并發癥情況,對患者健康狀況帶來危害[8-9]。當前,臨床上針對上消化道異物患者多實施胃鏡治療干預,創傷較少,治療安全度較高[10]。不過,接受急診胃鏡治療干預的上消化道異物患者病情常較為危急,多存在焦躁、恐懼、擔憂等不良心理,影響對于急診胃鏡治療干預的依從性和配合性,而且,很多患者對于急診胃鏡治療方式認知不足,存在一定抵觸心理及抵抗行為,影響胃鏡治療干預效果[11-12]。所以,針對接受急診胃鏡之下治療上消化道異物患者需提供積極護理干預服務存在關鍵性作用。
全面護理服務措施可為患者提供整體性及綜合性護理干預服務內容,有助于提升護理服務質量。該文對應指標內容數據研究結果中,觀察組并發癥總發生率(3.23%)和參照組對應統計結果(25.81%)相比較,明顯減少,觀察組對于護理服務狀況滿意情況(96.77%)優于參照組對應數據統計結果(74.19%),觀察組展開護理服務干預對策之后抑郁狀況評分(25.47±1.40)分少于參照組對應數據統計結果(36.20±2.19)分,觀察組展開護理服務干預對策之后焦慮情況評分(25.50±1.24)分少于參照組對應數據統計結果(34.59±2.30)分。葛芳[13]相關研究報告資料中,觀察組并發癥情況(11.4%)比較對照組(51.4%)減少。和該文數據存在部分相似性,代表該文資料結果具有可靠性。全面護理服務措施實施在接受急診胃鏡之下治療上消化道異物患者中,通過提供胃鏡治療之前護理服務內容,加強談話,掌握患者實際狀況,實行心理方面疏通干預,將患者負面心理狀況消除,講解胃鏡治療操作具體流程、注意要點內容等,增加其正確認知情況,并做好胃鏡治療器件、藥品等準備工作,為胃鏡治療操作的順利實行提供條件;經由實施胃鏡治療過程中護理服務內容,嚴密關注病情改變情況,使呼吸保持通暢,拿出上消化道中的異物實行安撫,相關動作需快速且準確;給予胃鏡治療之后護理服務內容,盡早通知胃鏡治療成功完成,若胃鏡治療成功且不存在嚴重癥狀表現,在留觀1~2 h之后可出院,若胃鏡治療之后存在消化道受損,需留院觀看,及時處置并發癥情況,提升患者安全性。
綜上所述,為接受急診胃鏡之下治療的上消化道異物患者選擇全面護理服務措施存在良好護理干預效果,有助于減少患者并發癥情況,提升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整體滿意程度,有利于緩解患者抑郁狀況和焦慮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