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曉云
江陰市中醫院,江蘇214400
腎臟疾病是一種臨床高發疾病,在疾病發展至終末期,腎功能出現不可逆損傷[1]。目前血液透析是治療終末期腎臟病的主要措施,相關調查結果表明,我國慢性腎臟病的患病率在10%左右,而采用血液透析治療的病人在30萬例以上[2-3]。病人在接受血液透析治療時須嚴格遵醫囑長期服用藥物,并嚴格限制飲食,病人在疾病的摧殘、腎病相關并發癥及昂貴醫藥費的影響下易出現抑郁、焦慮等不良心理情緒,造成遵醫性降低,對病人病情控制造成負面影響[4]。隨著近年來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其逐漸深入到人們日常生活、工作及學習中,通過微信等手機軟件創建移動式互動平臺可有效突破空間的限制,因而已被應用于慢性病病人的治療中[5]。本研究對我院收治的血液透析病人給予基于手機微信訪視干預?,F將干預效果報道如下。
選取我院2018年2月—2020年2月收治的血液透析病人102例,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兩組,每組51例。對照組男30例,女21例;年齡20~65(45.27±7.61)歲;疾病類型:慢性腎炎21例,高血壓腎病17例,狼瘡性腎病13例;文化程度:小學及以下8例,初中14例,高中或中專19例,??萍耙陨?0例。觀察組男30例,女21例;年齡21~67(45.38±7.55)歲;疾病類型:慢性腎炎22例,高血壓腎病15例,狼瘡性腎病14例;文化程度:小學及以下6例,初中15例,高中或中專17例,??萍耙陨?3例。納入標準:年齡≥18歲;透析時間>3個月;意識清楚;會獨立使用手機微信;具有一定語言溝通能力;病情穩定;病人及其家屬均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伴隨精神障礙;合并嚴重并發癥;伴隨血液系統疾?。缓喜乐剀|體疾?。痪芙^配合此研究。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對照組實施常規干預,在透析治療期間,講解疾病相關知識、日常飲食指導、疾病相關并發癥的預防、內瘺護理、心理疏導等,方式為口頭宣教,并解答病人提出的疑問。觀察組實施常規干預基礎上增加手機微信訪視的干預,具體如下。
1.2.1 建立干預小組
由科室主任醫師、護士長及專科護士組成干預小組,所有小組成員均具備10年以上工作經驗,護士長對小組成員進行溝通技巧鍛煉及相關知識培訓。每名護理人員負責5例病人。
1.2.2 建立護理檔案
為每例病人建立個性化延續護理檔案,主要為性別、年齡、聯系電話、住址、受教育程度、微信聯系方式。
1.2.3 具體措施
①建立微信群。觀察組每例病人進入微信群,并教會病人使用微信接受視頻、語言的方法,在透析間期的09:00—11:00,由干預人員對病人病情進行語言、視頻詢問。病人間可相互交流討論,分享自己居家自我護理的成功經驗及運動、睡眠、飲食等合理習慣。②日常監督。病人每日將晚飯前體重、服藥情況及早中晚血壓情況編輯文字或語音發送至微信群內,干預人員對其做相應記錄和評估,對異常情況給予相應指導。遇未回復者立即打電話核實情況。③健康宣教。每周在微信群內對病人實施1次健康教育,通過圖片、視頻、語音的方式發送至群內,內容主要包括日常水鈉的控制、運動康復指導、血管通路的維護、并發癥相關預防知識等,并告知病人提升認知的重要性,提高病人出院后居家治療及自我護理的依從性。此外,注意與病人溝通時病人的心理變化,對存在消極、焦慮等情緒者給予及時溝通,并發送治愈內心的小故事,進而消除其負性情緒,緩解心理壓力。④運動指導。根據病人個人狀況為其制定運動康復鍛煉計劃,主要包括伸展、力量運動、步行、慢跑運動等。干預人員指導病人學會自我監測心率的方法,并確保居家康復運動的心率為最大心率(最大心率=220-年齡)的60%~70%,每日進行伸展運動,每天2次;力量運動為每周2次;有氧運動為每周3次,每次20 min。運動時間為飯后2 h。
①疾病知識知曉率:統計兩組干預前、干預6個月后疾病知識知曉率情況,包含營養飲食、合理用藥、健康心理重要性、內瘺/導管護理、血液透析注意事項、并發癥預防、定期復查重要性7項內容,每項內容0~10分,≥7分為知曉[6]。②自我管理能力:采用血液透析病人自我管理能力量表對兩組干預前、干預6個月后自我管理能力進行評價,包含自我護理、伙伴關系、問題解決、情緒處理4個維度,共20個條目,每個條目計1~4分,評分越高則自我管理能力越強[7]。③自我效能感:采用慢性病自我效能量表對兩組干預前、干預6個月后自我效能感進行評價,包含與醫生的溝通、疾病共性的管理、角色功能的實現、疲勞的控制、疼痛的控制、情緒的控制6個維度,每個維度計1~10分,評分越高則自我效能感越好[8]。④并發癥:統計兩組并發癥發生情況,主要為內瘺閉塞、感染、血壓異常、高血鉀等,計算總并發癥發生率,進行比較分析。
觀察組干預6個月后營養飲食、合理用藥、健康心理重要性、內瘺/導管護理、血液透析注意事項、并發癥預防、定期復查重要性的知曉率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干預前后疾病知識知曉情況比較 單位:例(%)
觀察組干預6個月后自我護理、伙伴關系、問題解決、情緒處理、自我管理水平總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干預前后自我管理能力比較 單位:分
觀察組干預6個月后與醫生的溝通、疾病共性的管理、角色功能的實現、疲勞的控制、疼痛的控制、情緒的控制、自我效能感總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3。
表3 兩組干預前后自我效能感比較 單位:分
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15.313,P<0.001)。詳見表4。
表4 兩組并發癥發生率比較 單位:例(%)
近年來,隨著血液透析技術的逐漸提高及醫學模式的改變,使得對于血液透析治療的目的已由原來的延長病人生存時間轉變為提升其生活質量,并促使其盡可能回歸社會[9]。對病人實施有效健康教育可幫助病人提升疾病認知,提高血液透析治療及居家自我護理的依從性,從而促進控制病情,提升其生活質量[10]?;谑謾C微信方式的干預可憑借視頻通話等打破空間的限制,與病人充分溝通與交流,給予病人更為直觀的健康宣教及感受,因而在本研究中應用于血液透析病人中取得了顯著效果。
本研究結果可見,觀察組干預6個月后營養飲食、合理用藥、健康心理重要性、內瘺/導管護理、血液透析注意事項、并發癥預防、定期復查重要性的知曉率均高于對照組。表明基于手機微信訪視干預可有效提升病人疾病知識知曉率。分析原因主要為,傳統干預中,干預人員在透析治療期間給予病人口頭宣教但僅僅透析治療期間才有交流,且形式較為單一,病人難以接受全面指導和健康教育[11-12]。而基于手機微信訪視的干預通過手機平臺向病人發布的健康知識均經醫護人員篩選、整合后采用圖片、視頻等方式展示,并且定期向為病人推送疾病及并發癥預防等相關知識[13];此外,微信隨訪管理通過手機實現,干預人員與病人可隨時交流,有效實現醫患、護患交流的便利性,使病人對疾病知識的知曉率顯著提升[14]。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干預6個月后自我護理、伙伴關系、問題解決、情緒處理、自我管理水平評分均高于對照組。表明基于手機微信訪視干預可顯著提升病人自我管理能力。分析原因主要為通過微信健康宣教,采用圖文并茂等方式可有效彌補單純口述的不足,讓病人更易理解健康宣教相關知識,提升自我管理意識,建立堅定信念,改變過往不良、錯誤行為及習慣,最終使病人自我管理能力明顯提升[15-16]。本研究中,觀察組自我效能評分高于對照組。表明基于手機微信訪視干預對提升病人自我效能的顯著優勢。分析原因主要為,通過微信平臺可用文字、視頻、圖片等方式進行推介,提升其學習的執行力,病人通過微信提升其對于疾病相關知識的認知度,隨著認知的逐步加深,促使其樹立自我照護意識,能夠直面疾病帶來的困擾,最終有效提升自我效能感[17]。本研究中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原因主要為干預人員通過微信強化了與病人間的交流,促進其消除不良心理情緒,堅定其治療疾病的意志,自覺做好預防并發癥的相關措施,從而有效降低并發癥發生率[18]。
綜上所述,基于手機微信訪視干預可提升血液透析病人的疾病知識知曉率和自我效能感,增強自我管理能力,降低并發癥發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