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春玲
山西省眼科醫院,山西030001
老年性黃斑變性(AMD)屬于臨床常見疾病,由黃斑區結構衰老而造成,以45歲以上人群為高發群體,在未得到及時治療時存在致盲風險,對病人健康、生活質量均存在嚴重威脅[1]。對于本病,采用抗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方案治療屬于一線治療方案,但并發感染、眼內壓增加等的風險較高,而有研究指出,通過強化護理干預,能夠提高病人的康復效果,減少病人的并發癥風險[2-3]。基于此,本研究制定了綜合護理干預方案,并以我院2019年6月—2020年6月收治老年性黃斑變性病人80例為對象,就常規護理與采用綜合護理干預的效果做了一比較分析,現報道如下。
選擇我院2019年6月—2020年6月收治抗VEGF治療老年性黃斑變性者80例。納入標準:①滿足濕性老年性黃斑變性診斷標準[4];②1個月內未進行其他眼部治療;③年齡50歲以上;④對本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標準:①合并其他眼部疾病者;②既往手術治療者;③依從性差者;④不同意參與研究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與試驗組,各40例。對照組:男18例,女22例,年齡50~68(57.11±4.20)歲;左眼19例,右眼21例。試驗組:男20例,女20例,年齡50~69(57.24±4.14)歲;左眼18例,右眼22例。兩組基礎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兩組均采用抗VEGF方案治療。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輔助病人進行術前檢查,口頭講解疾病知識,術后做好抗感染處理,遵醫囑對癥處理。試驗組則采用綜合護理干預,主要內容包括:①術前護理。心理干預,耐心和病人、家屬溝通,觀察其負性情緒狀態,講解老年性黃斑變性發病機制、治療護理方法、配合注意事項等,講解治療方案的必要性、安全性,告知成功治愈案例,輔助其重構心理平衡。采用勸慰、共情、轉移注意力等方式, 改善病人負性情緒。術前準備,術前2 h仔細進行環境、器械等的消毒,控制溫度、濕度適宜,避免角膜干燥。術前完善術眼標識、備皮、沖洗淚道等,保障手術順利開展[5]。②術后護理。并發癥護理,術后密切觀察病人是否存在頭痛、嘔吐等不良反應,如果存在提示眼壓上升,叮囑病人注意休息,維持充足睡眠,保持身心平穩,不可用力咳嗽、打噴嚏,以穩定眼壓。使用無菌紗布配合眼罩進行術眼保護,叮囑不可擠壓、揉搓,密切監護,對眼臉水腫、流淚、畏光等均應告知醫師處理,次日可遵醫囑使用典必殊進行抗感染治療。飲食護理,結合病人狀態進行飲食指導,以清淡、易消化為原則,增加維生素、纖維素攝入,促進病人順利排便。控制飲食量,少食多餐,每餐控制飲水量300 mL內為宜,避免水分攝入過多導致眼壓異常。出院前,叮囑病人生活、工作中應注意避免光線刺激,戶外活動時使用有色眼鏡保護,維持健康生活習慣,促進生活質量恢復[6]。
①護理效果,指標設定為護理前、護理后6個月后的視力水平(采用國家標準視力表檢測,小數記錄)以及黃斑中心凹視網膜厚度(采用光學相干斷層掃描儀檢測)。②并發癥發生率,常見結膜下出血、眼壓升高、感染等。

干預前兩組視力水平、黃斑中心凹視網膜厚度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兩組視力水平上升,黃斑中心凹視網膜厚度減小;試驗組視力高于對照組,黃斑中心凹視網膜厚度小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干預效果比較

表2 兩組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例(%)
老年性黃斑變性為老年人群中常見的退行性病變,可導致病人視力嚴重損傷,近年來由于國內人口老齡化問題的突出,本病發生率不斷上升,對此臨床應加以重視,積極做好治療與護理工作[7-8]。換言之,老年性黃斑變性又被稱之為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疾病,屬于一種較為嚴重的眼科疾病,在45歲以上的中老年群體中較為常見。由于老年性黃斑變性屬于治療難度較大、可導致嚴重視力喪失的疾病,在對該病癥實施治療時多采用抗VEGF,其效果顯著,而為了進一步提升治療效果,則需要在治療過程中采取相應護理措施。采用抗VEGF方案治療本病時,能夠通過抗血管內皮生長因子的作用,抑制瘢痕增生,減輕炎性反應,進而改善病人視力[9-11]。但考慮病人圍術期身心狀態,為了保障治療效果,積極做好護理工作是很有必要的[12]。綜合護理強調以病人為中心,通過術前、術后采用多種護理干預措施,為病人提供更為優質的護理服務,可通過良好的護理工作改善病人身心狀態以及預后。而就本研究所采用綜合護理方案來看,術前強化心理干預與健康教育工作,能夠有效提高病人對黃斑性病變以及治療方案的認知,可減輕病人的負性情緒以及應激反應,配合完善術前準備,可為手術的順利進行奠定基礎[13-14]。術后針對并發癥進行預防性護理,密切觀察并做好保護工作,則有利于降低眼壓升高、感染等的風險,改善病人預后,通過對病人的監護,及時告知醫師病人情況并進行護理,也可減少病人的風險。配合飲食指導,一方面可改善病人身體狀態,另一方面也可改善病人胃腸功能狀態,預防便秘造成的眼壓升高。配合出院前指導,能夠促使病人出院后仍然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對促進病人的術后康復有明顯價值[15-17]。
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前兩組視力水平、黃斑中心凹視網膜厚度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兩組視力水平上升,黃斑中心凹視網膜厚度減小;試驗組視力高于對照組,黃斑中心凹視網膜厚度小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該護理方案能夠提高抗VEGF治療老年性黃斑變性的療效,有利于病人視力水平的提升。李永梅[18]研究顯示,觀察組病人在進行護理干預后,對數視力表(ETDRS)視力水平為31.8±9.0,高于治療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驗證了護理工作對提高本病治療效果的作用。本研究中試驗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其中對照組并發癥發生率為20.0%,試驗組并發癥發生率為2.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綜合護理干預能夠降低老年黃斑變性病人術后并發癥發生率。原因在于,針對病人并發癥進行護理,可維持病人眼壓穩定,有利于減輕眼部炎性反應,故并發癥風險能得到有效控制。與此同時,綜合護理干預分別從術前、術后方面入手,其中術前護理有效改善了病人的負面情緒,并積極做好了各項準備工作,為治療措施的實施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而術后護理則有效預防了并發癥的出現,且通過飲食指導有效維持了病人的營養狀態,促進了病人病情的康復[19-21]。張娟[22]的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病人在采用全方位護理干預后,并發癥發生率為2.50%,低于對照組15.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本研究結果基本一致,佐證了強化護理工作對預防并發癥發生的價值。
綜上所述,對老年性黃斑變性病人在采用抗VEGF方案治療的基礎上并行綜合護理干預效果理想,能夠提高病人視力,改善病人病情,有利于降低并發癥發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