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藝
深圳市人民醫院,廣東518020
職業偏差行為是指雇傭人員不遵守規范、制度的自發性行為,職業偏差行為會給企業造成嚴重的不良影響[1-3]。此外,職業偏差行為還可能會致使員工對企業產生抱怨、不滿等不良情緒,影響員工工作效率和企業的發展[4-6]。近年來,隨著個人主義的盛行,員工職業偏差行為較為嚴重。在護理人員中亦如此。護理人員的職業偏差行為直接影響護理質量以及病人的治療護理效果[2]。麻醉科護士需要輔助麻醉醫生進行病人麻醉工作、護理麻醉后未蘇醒病人,其職業偏差行為發生情況直接關系病人的圍術期安全[7-8]。因此,本研究旨在調查分析麻醉科護士職業偏差行為發生現狀,以期為麻醉科護理管理提供參考依據。
研究對象為麻醉科護士。于2020年6月—11月利用問卷星開展線上調查,抽樣方法為滾雪球抽樣。納入標準:獲得知情同意的護士;取得執業資格的護士;工作1年以上的護士;麻醉科護士。排除標準:3個月及以上不在崗者;進修與實習生。
1.2.1 基本情況調查表
自行設計調查表,包括調查對象生育狀況、職稱、年齡、性別等。
1.2.2 護理人員職業偏差行為量表
由張慧等[9]編制,共包含5個維度(21個條目):違反勞動紀律的行為、組織層面行為偏差、對服務對象的侵犯性行為、對組織成員的侵犯性行為及人際層面行為偏差。采用5級(1~5分)評分法,得分越高,調查對象職業偏差行為越重。量表Cronbach′s α系數為0.94。
1.2.3 中國護士工作壓力源量表
該量表由李小妹等[10]編制,含5個維度(35個條目):病人護理方面的壓力、時間分配及工作量方面的壓力、工作環境及儀器設備方面的壓力、護理專業及工作方面的壓力、管理及人際關系方面的壓力。采用4級(1~4分)評分法,得分越高表示護士工作壓力越高。該量表Cronbach′s α系數為0.98。
問卷說明中詳細解釋本調查問卷的目的及填寫方式。設置每個網絡IP僅能回答1次問卷,問卷中每個題目均為必填項,問卷填寫后自動跳轉至一問題“您是否認真回答本問卷”,凡選擇“否”的調查問卷將被排除。問卷填寫時間小于200 s將被排除。
共回收調查問卷151份,納入146份(96.7%)有效問卷進行分析。調查對象工作年限為2~45(9.68±7.57)年;年齡21~53(31.23±9.24)歲,其他一般資料見表1。
表1 調查對象一般資料 >(n=146)
本研究結果顯示,麻醉科護理人員職業偏差行為總得分為(27.34±7.24)分,以條目均分計算各維度得分。詳見表2。
表2 麻醉科護理人員職業偏差行為現狀
表3 麻醉科護理人員職業偏差行為現狀單因素分析(n=146)
本研究結果顯示,調查對象工作壓力得分為(67.21±16.50)分。相關分析結果顯示,麻醉科護理人員職業偏差行為與工作壓力得分呈正相關(r=0.321,P<0.001)。
以職業偏差行為因變量,以單因素分析結果有統計學意義的項目為自變量進行多元線性回歸分析。自變量賦值情況見表4。結果顯示,性別、學歷、職務、工作年限、工作壓力為麻醉科護理人員職業偏差行為的影響因素(F=34.351,P<0.001),解釋18.7%的變異。詳見表5。
表4 自變量賦值情況
表5 麻醉科護理人員職業偏差行為多因素分析
本研究結果顯示,麻醉科護理人員職業偏差行為得分為(27.34±7.24)分,條目評分為(1.30±0.65)分。該結果高于張慧等[11]對632名在職護士的調查結果條目評分為(1.21±0.37)分。這可能是與麻醉科護士高壓的工作環境有關。因麻醉及手術的危險性,圍術期病人發生各類并發癥的可能性較高。麻醉科護理以減少術后不良事件為目的,主要負責標準化蘇醒評估以及一體化的術后管理和病人轉出。因而麻醉科護士可能面臨較高的工作壓力。而且我國麻醉科護理學發展起步較晚,仍待進一步完善,這可能導致麻醉護理管理存在一定的問題。這提示管理人員和相關人員應引起重視,應積極探索有效、系統化的管理方案等。
不同特征的麻醉科護理人員職業偏差行為存在較大差異。①男性麻醉科護士職業偏差行為更為嚴重。與2020年張慧等[11]的研究結果一致。可能是因為受刻板印象的影響,男護士可能會出現工作積極性較差、職業認同感較低等情況,使其不能專心從事本職麻醉科護理工作,產生較高的職業偏差行為。②專科及以下的護士職業偏差行為更為嚴重。這可能與不同學歷的護士在校期間接受的教育內容不同、就職后核心能力也存在差異有關[12-14]。③非管理人員的職業偏差行為更為嚴重。這可能與管理人員責任重大,需要以身作則,時刻保持警惕避免偏差行為。而且管理人員多從優秀護士中選拔,能力更高,職業應對能力更強,更能適應職業需求,避免職業偏差行為。④工作年限短的護士職業偏差行為更為嚴重。工作的年限相對較長的護理人員工作經驗豐富、受過的專業培訓也更多。這提示管理人員應鼓勵不同工齡護士相互配合、合作[15]。⑤工作壓力較大的護士職業偏差行為更為嚴重。管理人員應引起重視,降低護士工作壓力。可由護理部和醫務處聯合主導,定期開展心理咨詢活動,了解醫護人員的工作壓力、分析其中原因,掌握其職業發展意愿與性格特征,針對地進行調整與溝通;醫院工會定期組織一次團建活動,以協助醫護人員釋放壓力[16-19]。科室領導亦應針對醫護人員的生活情況、情緒和心理情況進行暖心關懷:定期深入了解醫護人員工作情況,科室領導進行一對一談心,若發現醫護人員出現職業壓力過大等問題應及時處理,并盡可能協助處理醫護人員生活中的困難[20-22]。
麻醉科護理人員仍存在較嚴重的職業偏差行為,不同特征的麻醉科護理人員職業偏差行為存在較大差異。管理人員應引起重視,尤其是關注男性、專科及以下、非管理人員、工作年限短、工作壓力較大的護士。受研究條件的限制以及目前我國麻醉科護士人數的限制,本研究樣本量較少。且調查對象多來自我國中部和東部,建議今后的研究者在西北部進一步開展相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