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曉慧
山西省中醫院,山西030024
乳腺癌是最常見的腫瘤類型之一,也是全球女性腫瘤死亡的主要原因。據2020年腫瘤報告顯示,全球約有 210 萬新發乳腺癌病例,62.7萬人死于乳腺癌[1]。臨床上西醫一般采取手術切除、化療、放療、免疫治療、內分泌治療及生物治療等方法,雖然能明顯提高病人的生存率[2],但往往會引起較大的治療相關并發癥,其中乳腺癌術后上肢淋巴水腫(breast cancer related lymphedema,BCRL)即為高發的乳腺癌術后并發癥[3-4]。據統計,乳腺癌術后生存者中繼發上肢淋巴水腫的發生率達 10%~30%,上肢淋巴水腫一旦形成,臨床上處理較為棘手[5-6]。目前,在實際的臨床工作中采取了多樣的、綜合的方法來治療BCRL,包括手術治療、藥物治療、物理治療等,但效果均不太理想。本研究在常規對癥治療加氣壓治療的基礎上結合中醫外治如意消腫方患肢外敷治療,初步探討中醫外治如意消腫方治療乳腺癌術后患肢淋巴水腫臨床效果?,F報道如下。
選取2019年6月—2021年1月來我院乳腺科住院接受治療的乳腺癌術后上肢淋巴水腫的病人共50例,以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n=25)和觀察組(n=25),對照組給予常規對癥治療加氣壓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給予中醫外治如意消腫方外敷患肢治療,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1.1 納入標準
①符合術后外周淋巴水腫診斷標準[7];②術側上肢淋巴水腫且經影像學檢查證實淋巴功能不全[8];③單側乳腺癌根治術后3年內發生;④因淋巴回流受阻導致上肢腫脹;⑤年齡35~70歲;⑥全程依據醫院方案治療,未出現中斷或者方案轉變;⑦數據完整。
1.1.2 排除標準
①其他原因導致的上肢水腫;②同時間段內參與其他醫學研究;③對研究中所使用藥物過敏;④具有研究者認為會影響研究結果的其他情況。
兩組均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手術,手術均由我科同一組手術醫師完成。對照組給予常規基礎治療包括:①中藥制劑對癥治療,靜脈輸注中藥制劑苦碟子(0.9%氯化鈉注射液250 mL+苦碟子注射液40 mL),每日1次;②氣壓治療,氣壓治療壓強為40~60 mmHg(1 mmHg=0.133 kPa),每次20 min,每日1次;③治療同時指導病人行患肢功能鍛煉及適當運動。觀察組則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在每日氣壓治療后給予中醫外治如意消腫方患肢外敷治療?;窘M方:黃柏15 g,大黃15 g、黃芩15 g,芒硝10 g,當歸15 g,皂次15 g,蒲公英30 g,紅花15 g,艾葉15 g,苦參15 g等。先將上述草藥烘干、混合、打粉備用,然后根據患肢水腫表面積每次取適量藥粉加入溫開水(37~40 ℃)調勻,將藥糊均勻涂抹在患肢水腫皮膚上,厚度以0.3~0.5 cm為宜,濕紗布覆蓋,外部再用無紡布包裹,膠布固定,防止藥物外滲,每日1次,每次外敷4~6 h,最后用溫水洗凈皮膚,并涂抹中性保濕乳保護皮膚,14 d為1療程,兩組均治療1個療程。
①比較兩組治療前后的上臂周徑差值。在治療第1天和第14天分別在患側以及健側用皮尺測量3處周徑(腕部、肘上10 cm、肘下10 cm),上臂周徑差值=患側3處上臂周徑之和-健側3處上臂周徑之和,為減小手法誤差安排固定護士測量,并在固定時間范圍內測量病人臂圍并記錄。②比較兩組治療前后的生活質量。依據乳腺癌病人生命質量測定量表(FACT-B)對兩組治療前后生活質量進行測評,該量表總分為0~144分,分數越低表示生活質量越低[9]。
表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
治療前,兩組上臂周徑差值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上臂周徑差值均低于治療前,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上臂周徑差值比較單位:cm
表3 兩組治療前后生活質量評分比較單位:分
治療前,兩組生活質量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生活質量評分均高于治療前,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 (P<0.05)。
近年來,隨著乳腺癌病人生存率的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病人開始關注乳腺癌術后上肢淋巴水腫的問題,同時開始積極尋求有效的治療方法,現階段臨床上西醫治療主要以輸液、物理治療結合術后康復鍛煉為主,但效果都不太明顯,無法滿足病人的需要;同時中醫藥開始被逐漸用于乳腺癌術后上肢淋巴水腫的治療[10],但尚處于起步階段。本研究中醫外敷如意消腫方具有活血散瘀,清熱祛濕的功效,可較好的調節乳腺癌術后上肢淋巴水腫病人體內的氣虛血瘀之癥。該方共由12味中藥構成,方中黃柏、黃芩、大黃、苦參、蒲公英都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祛火消癰之功效;芒硝具有散結消腫、清熱解毒和破血行血的作用,其主要成分為含水硫酸鈉,可刺激網狀內皮系統,增強神經反射對局部血流的調控,促進淋巴組織細胞的生成,提高對炎性因子的抑制作用,起到消腫止痛的效果[11];皂次消腫排毒、抑制過敏;紅花活血通經,祛瘀止痛;紫花地丁清熱解毒,涼血消腫;艾葉具有散寒止痛、溫經止血的功效[12],藥理研究顯示,艾葉有抗炎、抗菌、抗氧化、降血糖等作用[13-15];白蘚皮具有清熱燥濕,祛風解毒的功效;當歸性甘、辛、溫,具有補血活血功效,臨床藥理證實其有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能減輕局部的水腫[16]。眾所周知,乳腺癌病人治療周期長,在漫長的治療過程中經歷了手術、化療、放療、靶向治療、內分泌治療等一系列治療,自身免疫力、抵抗力嚴重受損,經不起過多的復雜操作和治療。本研究用中醫外治如意消腫方外敷治療乳腺癌術后上肢淋巴水腫有助于加速水腫消散,促進康復,提升病人生活質量;同時具有中醫外治無創傷、無痛苦、操作安全、簡便、花費較少等特點,使病人易于接受,依從性好,對治療乳腺癌術后上肢淋巴水腫有一定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