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云鳳

未來,程姣將帶領團隊成員深入學習,用互聯網新思維引領企業發展,用新技術主導企業生產。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村不在大,有特色則贏。高公島鄉,位于連云港市連云區東部海濱,是一個三面環海、一面向山的半島。這里不僅自然風光優美,還享有“全國紫菜第一街”的美譽,紫菜是高公島的支柱產業,也是一個富民產業。a
依托得天獨厚的海域地理優勢,吹著鄉村振興的政策春風,很多紫菜加工企業和食品廠如雨后春筍般涌現,高公島鄉的經濟建設按下了“快進鍵”,呈現出欣欣向榮的發展面貌。80后退伍軍人程姣也加入創業大潮,巾幗不讓須眉,她從創辦初級的紫菜加工廠起步,經歷多年的磨礪與沉淀,厚積薄發,使企業逐步形成多元一體化發展的格局。現產業包含紫菜海上養殖、碼頭管理、紫菜粗加工產業鏈、預包裝食品加工產業鏈、水產品產業鏈、民宿旅游產業鏈等四家主體公司。
“我和大海非常有緣,生長在海濱之鄉,當過兩年海軍,從小就喜歡大海的寧靜和深邃。與紫菜結緣,不僅是我事業發展的需求,更是我與大海緣分之深的生動詮釋。”這是程姣創業多年來始終不變的內心獨白,也是她在海上紫菜養殖與加工領域不斷耕耘的精神動力。
退伍不褪色
2005年12月,18歲的程姣參軍入伍,成為一名光榮的人民海軍戰士。兩年的軍旅生涯,程姣經歷了艱苦而嚴苛的訓練,磨礪了堅強的意志,鑄造了吃苦耐勞的品格,練就了一副錚錚鐵骨。這段磨煉心志的歲月,為她以后在商海中踏浪前行打下了堅實的心理基礎。
2007年12月,程姣依依不舍地離開綠色軍營,回到家鄉連云港。退伍后,程姣經常夢見夏天在海上訓練的場景:茫茫無垠的海域上,她和戰友像勇敢的海燕,在海浪中乘風破浪,搏擊風雨,無論環境如何惡劣,她都沒有退縮過。程姣很想念與海相伴的日子,時常一個人到高公島海邊游玩,寄托對大海的思念。
剛退伍那段時間,工作還沒落定,程姣想留在家鄉就業。但是家鄉沒有合適的就業崗位,程姣陷入迷茫之中,獨自到高公島散心。那天,她路過一片紫菜養殖區域,放眼望去,灘涂上排著一列列有固定間隔距離的竹竿,整整齊齊,向遠方延伸,鋪展成一道獨特的風景線。近距離觀察紫菜,一根根尼龍線整齊地拴在竹竿兩端,整齊劃一地排開,甚是壯觀。紫菜靜靜地垂掛在線上,像五線譜上的串串音符,又像是一個個黑精靈整齊地隨風飄搖。
程姣被眼前的紫菜觸發了靈感,發現了廣闊的新藍海。“高公島位于東海之濱,海洋資源豐富,自然風光優美,島上居民大部分從事紫菜相關產業。紫菜營養豐富,用戶需求旺盛,發展市場廣闊,我有信心從紫菜這個大‘蛋糕中切出屬于自己的一塊。”一番分析后,程姣決定創業,依托家鄉的本土資源,在紫菜養殖與加工領域深入挖掘,探尋發展新路徑。
當一個人的努力碰上了機遇,成功就會水到渠成。程姣決定創業時,恰逢連云港處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階段,政府號召年輕人回鄉創業,出臺了一系列關于農業、漁業的扶持政策。受惠于此,加上家人的支持,程姣招聘了幾個當地工人,組成了最初的創業團隊。
從退伍軍人到創業青年,程姣的身份轉變了,但她依然守望在大海邊,續寫自己和大海的傳奇緣分。退伍不褪色,夢想之舟繼續航行在大海上。
深耕細分市場
紫菜素有“巖礁驕子”“神仙菜”之稱,是海中互生藻類,平滑有光澤,口感清香,具有清熱利水、補腎養心的功效,是人們日常生活中必備的菜品,物美價廉,需求量大。小小的紫菜,養殖過程卻不簡單。程姣快速看完了紫菜育苗養殖的入門書籍,掌握了基本的理論知識,對行業有了宏觀而系統的認識,隨后將發展方向定位在紫菜的養殖和加工兩大領域。
紫菜的育苗時間是每年4月份。2008年4月初,程姣帶領工人將自由絲狀體噴灑接種在貝殼上,培育過程中,貝殼表面會逐步從白色變成暗紫色,形成貝殼絲狀體,也叫殼孢子。從培育開始到紫菜苗形成長達四五個月,程姣每天都會在凌晨三四點起床,披著星光下海查看紫菜苗的長勢,不辭勞苦。
到八九月份,貝殼被打包帶走放入海水池,受溫度變化的刺激,殼孢子會陸續離開貝殼,不久海水池中就布滿了殼孢子。程姣和工人把網簾放進水池里,用機器固定網簾不停轉動,采集殼孢子苗到網簾上。達標的網簾會被運送到海里,固定在早已插好的養菜竹竿上。隨著潮漲潮落,紫菜苗在海水的滋養下一點點長大。
紫菜苗生長的過程在秋冬季節,海邊溫度低,海風凜冽,程姣不畏嚴寒,每天凌晨下海查看紫菜苗的生長環境和長勢,她身上裹了幾件棉襖依然被凍得瑟瑟發抖。到11月底,紫菜長到可以采收的階段。采收、打包、運到碼頭,再用車運到紫菜加工廠。程姣參與了整個采購加工流程,每個環節都親力親為,不僅給員工樹立了榜樣,而且讓自己快速摸透紫菜育苗和養殖,為以后的深入發展打下基礎。
經過幾年的積累,資本和產業達到一定規模,2015年3月,程姣創辦了連云港騰旭紫菜加工有限公司。她投資紫菜養殖海域9900余畝,承包裝卸貨碼頭,購入兩臺8簾、一臺20簾的加工機器。圍繞高公島特色海島資源,憑借對市場敏銳的洞察,程姣除了養殖紫菜,還聚焦紫菜細分市場,多線發展,把紫菜收購、銷售、水產品加工等納入經營范圍,產業越做越大。
隨著海洋捕撈資源逐步萎縮,很多漁民轉變生產模式,紛紛轉向紫菜養殖,導致紫菜供應過多,而紫菜采購后必須在24小時內完成銷售加工,否則就會壞掉。針對這一情況,程姣與南通、贛榆等紫菜市場及加工企業緊密聯系,多次奔波,爭取合作,最終拓寬了紫菜銷售渠道,解決了養殖戶紫菜原藻滯銷問題,促進了漁民增收。
“在原始的海產品線下實體交易的基礎上,我們另辟蹊徑、創新求變,開拓線上電子、線下實體交易產業鏈,實行網上預約、海上采菜、岸上裝貨的銷售模式,幫助部分漁民真正實現脫貧致富。”程姣在創業的同時,不忘服務父老鄉親,實現了雙方合作共贏,榮獲了連云區“最美巾幗逆行者”稱號。
產業融合發展
紫菜養殖是靠天吃飯的行業,受氣候影響很大,提高應對風險的能力是程姣的必修課。她和團隊不斷學習探索,培育出成活率較高的紫菜新型苗種,免費教漁民學習插桿養殖、翻板養殖等養殖技巧,普及海上作業安全常識。程姣的積極作為影響了一大批80后創業者,大家齊心協力,提高了高公島紫菜行業的知名度。
隨著名氣的增大和實力的增強,程姣乘勝追擊,又創辦了連云港龍升食品有限公司。工廠占地面積3800平方米,擁有夾心海苔生產線兩條、壽司海苔生產線兩條、調味海苔生產線1條等現代化設備。
龍升食品廠與騰旭紫菜加工廠形成一條完整的產業鏈,從一次加工到深入加工,程姣把紫菜的附加值全部收入囊中,產業開始步入融合發展的新階段,產品得到喜之郎、波力海苔等大企業的青睞,雙方建立了合作關系。云島食品廠在第一年就實現流水超1000萬元,業績喜人。
高公島不僅是“全國紫菜第一街”,還入選“美麗鄉村”。看著景點游玩的人數日益增加,程姣開始思考一個問題:能不能把當地的紫菜和旅游相對接,打造工業旅游新特色、新面貌?
一番構思和籌備后,2019年10月,正美旅游開發有限公司在風景秀麗的高公島鄉羊山島開業迎賓,同時成立正鮮時海產品有限公司。程姣把旅游和美食相對接,推出吃住行一條龍特色服務。眾多游客慕名前來,欣賞海島風光、參觀紫菜養殖基地、吃新鮮的海產品、游覽美麗鄉村。這也促進了高公島旅游經濟的快速發展。
隨著產業不斷融合發展,程姣守正出新,主辦了一系列活動,取得了良好的收益。2020年,程姣與政府配合,主辦了“邂逅金秋”螃蟹節,好評如潮,單日游客量3萬人次左右。此舉將吃海鮮、住民宿、賞海景、游美麗鄉村串聯在一起,全方位帶動了高公島經濟的騰飛,昔日默默無聞的小漁村變成了熱鬧繁華的旅游勝地。
因為突出的表現,2021年4月,程姣當選為高公島街道柳河村婦聯副主席。工作之余,她抽空深入基層,為漁民免費開展紫菜養殖培訓,將“激流勇進、乘風破浪”的企業精神傳遞給更多人。
除了深耕已有的產業,具有前瞻性思維的程姣看到了互聯網快速發展給食品行業帶來的機遇和挑戰。未來,她將帶領團隊成員深入學習,用互聯網新思維引領企業發展,用新技術主導企業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