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璽凡
近日,教育部遴選確定首批23個義務教育課后服務典型案例單位,株洲市成功入選。兩年來,該市大力推進校內課后服務工作,收效良好。6月底,記者探訪市內多所學校,還原真實的“三點半課堂”——
6月25日15時30分,云龍示范區三搭橋小學的“三點半課堂”開始了。三(2)班學生回到教室后,不等老師叮囑,便自覺翻開作業認真書寫。教室里,肖林和周甜兩位老師相互配合,一個把控全班作業進度,一個關注個別有特殊需求的學生。
校長王艷告訴記者,本校以外來務工子女和農村學生居多,家長的輔導能力欠缺,“一班雙師”的配置,既滿足了他們的現實需求,又保證了每一個學生不掉隊。
16時20分,位于株洲東部城區的紅旗路小學,操場上正熱鬧地進行著多項課后服務社團活動。“我們來做個400米跑練習。”田徑社團教練宋露云一聲喊,1601班學生羅言熙立馬站到隊伍最前頭,擺好起跑姿勢,等待教練發令。與2019年剛加入社團時相比,這個略顯瘦小的女孩有了顯著的變化。
“當初父母給羅言熙報名田徑社團,只是希望她能增強體質,但僅用了一年時間,她便表現優秀,不僅接連打破多項校運會田徑賽事紀錄,還在去年獲得了400米比賽全市第二名。”宋露云坦言,若不是“三點半課堂”,很難發現這樣的好苗子。
17時15分,荷塘區星光小學大部分參加課后服務的學生都已離校,但仍有近20位父母無法準時接孩子放學,怎么辦?校長晏鵬告訴記者,每學期學校都會向家長們發放問卷,統計“三點半課堂”結束后仍需彈性離校的學生數量,并安排教師彈性值班。
教室里,青年教師楊揚正為留校學生發放水果與點心,待學生們吃完后,便以小組為單位組織起了閱讀分享會,讓他們在輕松的環境中等待家長的到來。雖然自己的工作時間也在延長,但楊揚坦言:“為了孩子們,我愿意站好最后一班崗。”
17時30分,在天元區栗雨小學校門口,15趟次教育公交專線從學校準時發車,司機師傅李吉平親切地招呼學生注意安全,并時刻透過后視鏡觀察有無坐過站的學生。
“自課后服務開展以來,學校與公交公司達成協定,將部分車輛班次和時間進行了調整,全力保障每個參加課后服務的學生都能平安到家。”栗雨小學校長王建軍說。
18時許,株洲市的各大校園漸漸歸于平靜。這是株洲市開展“三點半課堂”以來的普通一日,也是這座城市回應民之所盼的真實點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