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江西環境史研究述評

2021-08-26 20:51:00吳杰華
鄱陽湖學刊 2021年3期

[摘 要]江西環境史研究主要集中于20世紀80年代以后,其內容包含水環境、土地開發、疾病、自然災害、動植物、生態文化等方面。在這些成果中,鄱陽湖水環境研究比較深入,土地開發、自然災害等研究也取得了一些成績,疾病、動植物、生態文化等方面的研究相對比較薄弱,燃料、城市環境等議題則基本尚未起步。若要改善江西環境史研究現狀,就必須加強本土學術力量的建設與整合。

[關鍵詞]江西;環境史;研究述評

江西環境史研究主要集中于20世紀80年代以后,相關成果已超過150篇(部),①且主要圍繞水環境、土地開發、疾病、自然災害、動植物、生態文化等議題展開。其中,水環境、土地開發、自然災害等方面的研究在20世紀80年代就已碩果斐然;20世紀90年代末21世紀初在環境史蓬勃發展的趨勢下,江西的動物、疾病、生態文化等議題也逐漸得到學者更多的關注。以下按照議題,對已有研究成果分門別類進行回顧。

一、江西水環境研究

水環境是環境史當中較為熱門、受到較多學者關注的領域。而在江西水環境研究成果中,鄱陽湖及相關水利研究比較深入。

(一)鄱陽湖演變及人湖關系研究

首先是關于鄱陽湖發展演變的研究。譚其驤、張修桂《鄱陽湖演變的歷史過程》影響較大,該文對鄱陽湖形成的歷程作了詳細論述,認為鄱陽湖在歷史上形成、擴張的最基本的原因是地殼活動,隋唐時期充沛的降雨則加速了鄱陽湖的擴張。②朱海虹等人的觀點與譚其驤有所不同,他們認為是長江水位頂托及梅家洲對水阻隔造成鄱陽湖積水成湖。③黃旭初、朱宏富則認為構造運動和海侵是鄱陽湖形成、演變的主要原因,梅家洲和張家洲對鄱陽湖的形成和演變作用不大。①蘇守德認為,“鄱陽湖形成的直接和主導因素是長江主泓道南移到湖口一帶,因降水阻礙贛江水的下泄,使湖泊水域向南擴張”。②劉志剛和倪兆奎沒有單持一說,認為鄱陽湖的形成是多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③晏雪平《明清時期鄱陽湖區河湖之演變——以贛撫河口平原為中心》主要考察了明清時期贛撫平原河口泥沙淤積,并由此導致鄱陽湖西淤東擴、河口水旱加劇等問題。④

其次是關于鄱陽湖形成后周圍人與鄱陽湖之間互動關系的研究。戴天放《鄱陽湖流域農業環境變遷與生態農業研究》對鄱陽湖周圍的農業發展與環境變遷進行了長時段的考察,認為鄱陽湖流域農業的發展和鄱陽湖的環境緊密聯系在一起:從先秦到隋唐,鄱陽湖流域的農業處于開發和發展階段,鄱陽湖地區的環境尚且良好;宋元時期,鄱陽湖地區的農業開發尚屬合理,當地環境仍然沒有遭到大的破壞;明清以后,鄱陽湖地區農業過度開發,地區環境也遭到破壞。⑤在人類影響環境的同時,環境也在影響人類,對于鄱陽湖而言同樣如此。項亮在《鄱陽湖歷史時期水面擴張和人類活動的環境指標判識》中指出:“水量增減不僅導致湖泊擴展和收縮,同時也是引起人類活動方式變化的重要因素,而多指標分析是判識自然環境變化與人類活動對環境指標影響的基本途徑。在一定情況下,沉積環境指標對人類活動的響應較環境變化更敏感?!雹迵Q言之,鄱陽湖水量增減不僅導致湖泊擴展或收縮,同時也使周圍人的活動方式發生變化。

(二)江西水利研究

水利是中國水環境研究的主要內容之一。江西水利研究大致有時間和空間兩條脈絡。就時間脈絡而言,多有專論關注江西古代某一時段的農田水利,特別是唐朝以后。陳金鳳《唐代江西地區水利建設述論》指出,唐朝江西地區的水利工程由防洪防旱為主轉為配合土地開發為主。⑦施由民《唐宋時期江西的水利建設述論》對唐宋時期江西水利事業的發展作了梳理。⑧魏佐國《明代江西水利建設淺論》和《多渠道籌措資金:明代江西農田水利建設的成功經驗》、施由民《明清時期江西水利建設的發展》、溫小紅《清代江西農田水利研究》等文章則對明、清時期江西地方水利事業的發展、資金來源、特點、組織等作了研究。⑨李放《江西古代水利史概略》將江西水利發展分為五個時期,簡要論述了每個時期江西水利建設的基本情況。⑩王根泉、魏佐國《江西古代農田水利芻議》聚焦整個古代,對江西古代農田水利的發展、資金來源、管理方式作了簡單敘述。{11}

就空間脈絡而言,聚焦江西某一區域的水利研究成果有不少。廖艷彬是江西水利研究的專業學者之一,其論著《江西泰和縣槎灘陂水利與地方社會》《明清贛江中游地區水利開發與地方社會變遷》屬江西水利研究較為深入者。《江西泰和縣槎灘陂水利與地方社會》以泰和縣槎灘陂為中心,以時間為線索,梳理了古代槎灘陂水利與地方社會的互動。①無獨有偶,在廖艷彬論文完成的同一年,出現另外一篇關注槎灘陂的論文《陂堰、鄉族與國家——以泰和縣槎灘、碉石陂為中心》,該文圍繞《重修槎灘、碉石二陂志》展開,論述在官府之外地方勢力在興修水利、管理水務上的沖突與合作。②《明清贛江中游地區水利開發與地方社會變遷》一文內容則已脫離單純的水利糾紛,將視角延伸至地方與國家的互動,以及水利與生態環境的演變;在研究水利建設組織、經費、管理等問題的同時,關注地方如何圍繞水利展開斗爭,國家如何介入到這樣的斗爭中,水利又如何與環境、信仰勾連在一起等等。③除此之外,廖艷彬尚有一定數量的論文研究贛江水利,就不一一介紹。

鄱陽湖地區的水利糾紛是江西水利研究中受人關注的熱點。胡榮明《民國鄱陽湖區的水利糾紛研究(1928—1948)》在梳理水利所涉及的紛繁復雜的權利斗爭的同時,注重分析和解構水利糾紛本身。④吳贅《論民國以來鄱陽湖區的水利糾紛》運用“系統論”對鄱陽湖地區的水利糾紛進行了分析和解構,認為人口數量多素質低、行政制度不合理、技術和管理方式落后是鄱陽湖水利糾紛發生的深層次原因。⑤廖艷彬《創建權之爭:水利糾紛與地方社會——基于清代鄱陽湖流域的考察》圍繞較少被人關注的水利設施創建權展開,而創建權的爭奪同樣是地方權力爭斗與地方民眾爭奪用水權益的表現。⑥

在鄱陽湖水環境研究中,歷史人類學的介入使得大量民間契約文書被發現,其標志性成果是曹樹基主編《鄱陽湖區文書》的出版。⑦借助這些民間材料,鄱陽湖水環境研究的內容得以超越水利糾紛,水域權利的爭奪與糾紛逐漸進入研究者的視野。

梁洪生《捕撈權的爭奪:“私業”、“官河”與“習慣”——對鄱陽湖區漁民歷史文書的解讀》指出,水域的界限非常模糊,當水漲模糊了原有湖泊的既定界限,越界捕魚及沖突就此產生,漁民捕撈區域認定面臨“私業”、“官河”與“習慣”的運用與轉換。⑧李敏《“權勢格局”與業權歸屬:鄱陽湖草洲糾紛的歷史考察——以銀寶湖和黃土湖為中心》和劉詩古《“習慣”與“業權”:明中葉以降鄱陽湖區的圩田開發與草洲使用糾紛》圍繞鄱陽湖中的草洲爭奪展開,而鄱陽湖中的草洲爭奪實際上也是水域權利爭奪的延伸。李敏在文章中認為,草洲在地方社會的實際操縱權是以“權勢”為中心,而非契約或官府布告。⑨劉詩古的文章解釋了草洲糾紛發生的原因,認為鄱陽湖周圍大量圩田的出現,造成對肥料需求的增加,而可以用作肥料的草就成為人們爭奪的資源。①劉詩古另外兩篇文章也涉及鄱陽湖水域權利:《明末以降鄱陽湖地區“水面權”之分化與轉讓——以“賣湖契”和“租湖契”為中心》向人們展示了鄱陽湖地區水域糾紛下有序的一面,指出在水域糾紛中,除了暴力或者訴諸公堂之外,水面權交易同樣比較活躍;②《清代內陸水域漁業捕撈秩序的建立及其演變——以江西鄱陽湖區為中心》認為,明清時期內陸水域權并未有明確的官方法律規定,后來所見的契約等是地方社會將自身習慣或非正式傳統書面化的結果,這種形式的書面規則在源頭的追溯上并不可靠,爭奪和糾紛由此頻繁。③張朝陽、曹樹基《法律與市場:乾嘉時期鄱陽湖區“曹楊訟案”研究》以曹楊二姓爭奪鄱陽湖水域權為例,論述官府是如何在法律的體系下利用市場解決民間爭端。④劉詩古《資源、產權與秩序:明清鄱陽湖區的漁課制度與水域社會》一書關注鄱陽湖的地理、漁戶、漁課、水域糾紛等諸多問題,上述幾篇論文基本都收錄其中。⑤

此外,鄭肇經《中國水利史》、彭雨新、張建民《明清長江流域農業水利研究》、張芳《明清農田水利研究》等水利著作對江西水利均有所關注,但非常有限。鄭肇經在《中國水利史》中直接明言,江西水利“無煊赫之史跡,足資掞張”,以致寥寥數筆一帶而過。⑥張本主編的《鄱陽湖研究》、⑦魏嵩山、肖華忠《鄱陽湖流域開發探源》、⑧許懷林《鄱陽湖流域生態環境的歷史研究》⑨和李華棟主編的《鄱陽湖文化志》⑩等對鄱陽湖均有較為全面的關注。唐國華《鄱陽湖濕地演變、保護及管理研究》對鄱陽湖地區的自然生態進行了較為全面的梳理,不僅論述了鄱陽湖的成因、水旱災害、歷史演變,還分析了鄱陽湖的現狀,以及鄱陽湖的水生生態、動物植物、浮游生物,內容非常詳盡。{11}其他有關鄱陽湖的研究成果尚多,此處無法一一列出。

總體而言,江西水環境研究已有一定的基礎,特別是鄱陽湖水環境研究,不僅成果豐富,而且水域權力相關研究及理念已屬國內前沿。但江西境內除了鄱陽湖還有五條大河,分別是贛江、修水、昌江、撫河、饒河。目前贛江研究主要集中于農田水利方面,但相關學者數量較少;修水、昌江、撫河、饒河的研究則較為罕見,研究力量非常薄弱,相關研究空間比較廣闊。

二、江西土地利用與開發研究

在傳統農業社會,用于種植作物的土地開發多為生計所需,而土地開發本身又是人與自然互動的過程。陳榮華等著《江西經濟史》是研究江西經濟史的綜合性論著,其中多半篇幅都以土地利用、開發為主。①相關具體的研究也有不少。

(一)江西移民與土地開發研究

在江西土地開發歷程中,移民的作用不可小覷,對此施民《明清時期贛南客家與山區經濟的發展》、葛劍雄主編的《中國移民史》等已經言明。②明清時期棚民、客民在江西的土地開發中扮演了無法忽略的角色,吳宗慈《江西棚民始末記》及當今學者曹樹基、劉秀生、李木子等,都指出明清時期江西棚民的出現引發了土客之間的沖突,也推動了江西山區土地的進一步開發。③

(二)江西土地開發與地方經濟研究

周兆望《孫吳時期江西境內的山越及其對經濟開發的貢獻》闡述了山越對孫吳的反抗及部分歸附,以及在此過程中進行的土地開發等。④王福昌、陳曉鳴《清末民國時期閩贛邊區南部的生態環境與稻作農業》論及閩贛邊區山多田少,山區的農業開發需要付出更多的勞動力,但產出卻不及平原地區,指出閩贛邊區的水利灌溉、農具、耕作制度等是適應當地多山、當地氣候的結果。⑤熊四華《略論南宋時期江西梯田的發展》研究了南宋江西的梯田開發。⑥李好《明清時期江西彭澤柳洲開發的歷史地理考察》既考證了柳洲自身的形成演變過程,也論述了柳洲的產權、管理、開發,以及柳洲書院的興衰歷史。⑦

古代土地開發或有助于地方經濟發展。周兆望《六朝時期江西地區的大開發》《六朝隋唐時期鄱陽湖-贛江流域的經濟開發與持續發展》主要論述六朝隋唐時期江西土地開發及經濟的不斷發展。⑧施由民《論清代江西農業的發展》涉及土地開發與江西農業發展。⑨方潛龍《六朝時期江西經濟開發若干問題探析》、黃利娜《唐末五代江西經濟開發》等論著也都是從土地開發等角度研究當時江西經濟的發展。⑩但也有一些不同的研究。黃志繁《清代贛南的生態與生計——兼析山區商品生產發展之限制》論及清代贛南土地開發的同時,進一步指出山區商品生產發展的限制可能來自于內部經濟結構,緊缺的口糧使得山區民眾難以騰出更多的土地用以發展商品生產。{11}饒偉新《清代山區農業經濟的轉型與困境:以贛南為例》同樣認為,清代贛南農業商品經濟的實質仍然是生計型經濟,它沒有導致當地農業經濟轉型,反而加強了自給自足的稻作經濟。{12}

(三)江西土地開發與環境破壞研究

土地開發在古代比較普遍,但當這種改造超過了環境所能承受的零界點時,就變成了環境破壞。許懷林《江西歷史上經濟開發與生態環境的互動變遷》、王福星《唐代南昌的生態環境》、范文明《清代江西的經濟開發和生態環境的變遷》、劉白楊《棚民的土地利用及對生態環境的影響——以明清江西為考察中心》等文章都表明,歷史時期特別是明清以后,在土地開發的壓力下江西環境遭到了破壞。①李曉方《明清時期閩粵客家的倒遷與贛南生態環境的變遷述論》認為,明清時期閩粵客家人倒遷入贛,給贛南環境造成壓力;但文章同樣意識到,日益加深的環境壓力客觀上催生了當地人更強的環保意識,雖然這種環保意識不應該被高估。②

江西土地開發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古代經濟發展方面,對土地開發與環境演變也有一定的關注。但土地開發是比較成熟的傳統研究領域,這一領域的研究已比較深入。相比之下,江西現有相關研究相對不足,諸如地方社會結構與土地開發,土地開發中的官民互動,以及土地利用開發與當地文化信仰等問題均較少涉及。

三、江西疾病與災害研究

(一)江西疾病研究

江西關于西醫治療疾病的研究不多。孟亞肖《清代江西省疫災地理規律與環境機理研究》論述了清代江西疫災的時空分布規律及其與生態環境之間的關聯。③其他成果按內容可分為以下三類:

第一類關注某一種疾病。萬振凡、萬心所著《環境史視野下的20世紀鄱陽湖區血吸蟲病史研究》指出,鄱陽湖區是血吸蟲生存繁衍的優良場所,血吸蟲的存在對當地的社會造成較為嚴重的威脅,棺材田、絕戶村、寡婦村由此產生;近代為了對抗血吸蟲病,在鄱陽湖區投放毒藥、圍墾等做法,又破壞了當地的生態環境。④王春林《明代江西瘟疫研究》對明代江西瘟疫的時空分布、發生原因、群體應對、影響均作了梳理,并論述了經過瘟疫洗禮之后蓬勃發展的醫學群體,關注到因瘟疫滋生的信仰與民俗。⑤

第二類關注江西近代公共衛生。吳郁琴《現代化進程中的民國江西農村公共衛生事業(1928—1941)》將視角轉向較少被關注的農村,梳理了民國南京政府在江西農村推廣公共衛生的史實,江西農村公共衛生現代化在這個過程中得到了一定的發展。⑥董勤勤《民國時期湘鄂贛皖地區疫災流行與公共衛生意識的變遷研究》指出,中國近代公共衛生意識的建立與肆虐中國的疾病有很大關系,疾病增強了民眾的衛生意識,促使中國衛生體系進一步發展。⑦

第三類研究涉及近代的細菌戰。日本侵華戰爭中開展的細菌戰給江西民眾帶來了災難,導致鼠疫、霍亂等疾病大面積、長時間流行。謝志民《侵華日軍江西細菌戰調查研究》、謝建軍《抗戰時期江西上饒地區細菌戰研究》等文對此問題進行了研究。⑧

(二)江西水旱災害研究

研究江西水旱災害的論著比較多,有長時段的,如趙樹森、劉自清合撰《江西省近五百年干旱分析》和《江西省近五百年旱澇分析》、①施由民《東漢至清江西農業自然災害探析》②等;也有短時段的研究,如余輝《大災之后——以道光十四年江西進賢縣水災賑濟為中心的討論》、③喻林《三十年代江西荒政初探》④等。研究范圍有的涉及江西全境,如施由民《江西古代的抗災減災述論》、⑤許海泉《近代江西自然災害分析》⑥等;有的涉及范圍較小,如祝太文《明清以來玉山縣水旱災害的探討》、⑦李自華《清代婺源的水旱災害與地方社會自救》、⑧陳東有、李少南《明清時期鄱陽湖區的圩田開發與生態環境、洪澇災害之間的關系》、⑨吳啟琳《明清豐城水災與河工建設》⑩等。相關研究內容各有特色,學者較多,陳高材、毛端謙、陳銀生、文曉燕、黃國勤、衷海燕、舒曉波、劉影、熊小英、吳小紅、陳書云、廖武振、薛胤、閔騫、閔聃、周尚兵、郭玉潔、甘海根、王建雄、甘琪等學者都發表了論述江西災害的成果,但這些研究多遵循災害史研究的一般模式,關注災害的發生、分布、原因、影響、應對等內容,有的只關注某一方面,多數論文則涉及多個方面,歸結起來實際上多有類似之處。{11}其內容概括起來大致是:江西水旱災害頻繁,水旱災害交替發生,周期不斷縮短,其原因一般是氣候及環境破壞;災害的發生對民眾的生命財產造成損害,在應對上一般是官民多方合作等等。

在這些論著中,有的學者也試圖突破災害史研究的一般模式。王芳、萬振凡《論近現代江西水旱災害及防治構想》論述了近代江西水旱災害發生的規律、原因和影響,但在研究災害應對時,并非簡單敘述官府及民間的作為,而是介紹了當時一些有識之士對江西水旱災害防治的構想,如“讓鄱陽湖搬家”“KVA工程”等。①許懷林《近代以來江西的水旱災害與生態變動》分為三個部分相繼發表,文章將自然災害與生態環境聯系在一起,在研究水旱災害的同時,對與之相關的森林砍伐和農田水利問題也作了探討,文章材料豐富,包含大量表格數據。②張小聰、黃志繁《清代江西水災及社會應對》著重關注清代江西水災的分布及社會應對,但在文章后半部分,作者試圖采用量化的方法估算清代官方應對水災的效率,得出官方應對效率不斷下降的結論。③

(三)江西蝗災研究

在江西災害史中,蝗災研究較少??孜怠督鞯膭⒚蛯④娕c蝗災》注意到古代江西民眾普遍相信劉猛神可治理蝗災,使劉猛將軍信仰廣為流傳。④楊肅毓《清代地方治蝗——以道光十五、六年江西蝗災為中心》非常細致地考察了道光十五、十六年發生于江西的一次蝗災,并通過這個個案,認為在蝗災的治理中官府力量雖然不足,卻能借助民間的力量。⑤陳明云《清代江西蝗災時空分布及社會應對》通過梳理發現清代贛北蝗災多于贛南,其應對措施則與其他地區類似。⑥

在江西災害史料整理方面,《江西省氣候史料》《江西歷代水旱災害輯錄》《江西省氣象志》對政書、地方志等歷史文獻中有關江西自然災害的史料進行了較為詳細的搜集整理;⑦黃胤《元代江西地區災荒和賑恤資料匯編》則對元代江西地區的災荒資料作了較為詳細的整理與分析。⑧

總體而言,江西的疾病、災害研究已經展開,但也存在一些問題:疾病研究目前成果較少;災害方面的成果雖不算少,但主要集中于水旱災害,且災害史研究本身還面臨著模式化的問題。如何突破災害史原有的研究框架,不僅是江西災害史研究努力的方向,也是整個災害史研究亟待解決的問題。

四、江西動植物分布與變遷研究

關于江西歷史動植物的研究很少,成果主要集中在江西森林變遷與虎患方面。

(一)江西植物研究

林英《江西森林的地理分布》、冼自強《江西森林的分布和森林生態系統》等是介紹江西森林具體分布的論著:前者介紹了江西境內植物種類、森林分布規律,以及這些植物與其他地區物種之間的聯系;后者關注江西森林的分布及樹木種類。⑨林英、廖楨《江西森林的歷史變遷》、陳柏泉《江西地區歷史時期的森林》、劉白楊《明代江西森林變遷研究》則專門研究江西森林歷史變遷?!督魃值臍v史變遷》由生物領域與農林領域的學者共同完成,文章從古地理和古生物的角度考察了江西自中生代以來的植被分布,分析了在漫長的生物進化和地理變遷中江西森林經歷的幾次變化,并認為森林的大規模破壞主要還是發生在明朝以后。①《江西地區歷史時期的森林》以豐富的考古和文獻資料為依據,介紹了江西歷代森林的發展變化:從史前一直到隋唐,江西森林狀況均保存較好;宋代以后,江西森林漸遭毀壞。②《明代江西森林變遷研究》將江西分為北中南三個區域,而無論是哪一個區域,在內外人口壓力和經濟利益驅動之下,山地被開發,森林均遭破壞,而森林破壞又使江西水土流失嚴重,山區生物資源大幅度減少。③江西森林編委會編著《江西森林》是關于江西森林的綜合性論著,書中對江西森林概況、分布、歷史變遷、保護利用等問題均作了較為詳細的論述,但總體上薄古厚今。④

(二)江西動物研究

江西歷史動物方面的專門研究目前多集中于虎患之上。劉正剛《明清閩粵贛地區虎災考述》論述了閩、粵、贛三地的虎患,認為虎患的發生更多是人向自然、山區進發的后果,當人類侵犯老虎的領地、威脅老虎的生存時,人虎之間的沖突就不斷發生。⑤劉興亮《明清時期江西境內的虎患及相關問題研究》則認為,江西虎患的發生不僅僅是因為人對環境的開發壓迫了虎的生存空間,在一些經濟文化水平較高的地區,虎患頻繁發生與戰亂、災荒有密切的關系。⑥曹志紅、趙彥風《人類活動記錄下的江西華南虎歷史分布》主要梳理了漢朝以來江西老虎出沒的文獻記載,并將之整理成圖表。⑦袁進《江西六朝畜牧業經濟的發展及背景》一文關注的是家養動物,認為六朝時期的莊園經濟推動了江西畜牧業的發展。⑧

從上面的梳理可以看出,江西地區歷史動植物研究成果目前極為薄弱,主要表現為成果數量稀少、研究對象單一,相關研究也不夠深入,有待學者繼續進一步關注。

五、江西生態文化研究

人、社會、環境一直都在不斷互動當中,人、社會在影響自然環境的同時,自然環境同樣也在影響人和人類文化。在江西環境史中,生態文化研究的論著數量不多。

王強《略論生態建筑與客家民居生態特色》認為,客家民居建筑具有順應自然、天人合一、不尚奢華等生態特色,這種建筑特色反映了客家人的生態認知與生態觀。⑨丁歡《宋代以來江西“八景”與生態環境變遷》表明,生態環境變遷對地區景觀文化影響很大,特別是環境變遷將導致某些景觀的消失或變異。⑩郭黎明《贛江十八灘的故事——以明清以來萬安段為研究中心》以十八灘萬安段為中心,論述這樣一段自然險灘如何深刻影響周圍人群的生計、信仰與文化。{11}程宇昌《明清時期鄱陽湖地區民間信仰與社會變遷》指出,在鄱陽湖地區的民間信仰和社會變遷當中,鄱陽湖的影響時時可見,這是自然環境影響人與人類文化非常鮮活的案例。①吳杰華《唐開大庾嶺路、贛水交通與石固神信仰》以贛江清漲為中心,論述了由此自然現象牽連出的地方歷史和信仰。②劉詩古《近代中國城市商業活動中的“碼頭權”——以江西南昌市為中心》關注由水環境衍生出的碼頭權,論述了南昌碼頭權的生發、交易與爭奪。③其他專門的研究則不多見。

上述幾篇文章反映了環境、人、文化之間的互動,可惜成果數量較少,研究力量不強。

六、結語

經過以上梳理,江西環境史研究可概括為以下特點:第一,研究內容雖然較廣,卻不均衡。江西環境史涉及水環境、土地開發、疾病、自然災害、動植物、生態文化認知等諸多方面,但成果大量集中于水環境、土地開發、自然災害等少數幾個議題,諸如燃料史、城市環境史、動植物史等才剛剛起步或尚未起步,研究總體上非常薄弱。第二,研究方法多樣,跨學科成果卻不多見。江西環境史成果運用了歷史學、考古學、地理學、經濟學、歷史人類學等研究方法,但真正跨學科,特別是跨越自然科學界限的成果較少,文中列舉的少數這類成果也多是由自然科學學者完成。

江西環境史研究的上述問題不是區域環境史研究的普遍現象。中國東北、華北、西北、西南、東南等地區環境史研究均已成果斐然,且誕生了一批知名學者,如滕海鍵、王利華、夏明方、侯甬堅、藍勇、周瓊、張建民、滿志敏、王建革等,這些學者多出自當地高校。江西環境史研究之所以如此薄弱,除了江西的區位劣勢,其主要原因是當地相關科研力量薄弱,僅江西師范大學、南昌大學、贛南師范大學等寥寥幾所高校擁有成規模的歷史科研團隊,且以環境史為研究旨趣的學者較少。在這種情況下,加強本地科研力量是推進江西環境史研究進一步繁榮、深入的關鍵。

責任編輯:胡穎峰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黄色网在线| 美女被操黄色视频网站| 日韩精品无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最新亚洲av女人的天堂| 天天躁夜夜躁狠狠躁图片| 午夜毛片福利| 亚洲欧美成人综合| 日本精品一在线观看视频| 久久亚洲国产最新网站| 亚洲性日韩精品一区二区| 午夜啪啪福利| 在线免费亚洲无码视频| 精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女| 妇女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 九九久久精品免费观看| 毛片免费高清免费| 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国产三级国产精品国产普男人| 国产欧美日韩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www.youjizz.com久久| 本亚洲精品网站| 久久黄色一级片| 免费A∨中文乱码专区| 亚洲AV一二三区无码AV蜜桃| 欧美曰批视频免费播放免费| 亚洲无码视频图片| 动漫精品啪啪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欧美视频第一区在线观看| 免费在线观看av| 日韩精品久久无码中文字幕色欲| 亚洲爱婷婷色69堂| 高潮毛片无遮挡高清视频播放| 久久99国产视频| 激情视频综合网| 国产在线一区视频| 热思思久久免费视频| 麻豆精品久久久久久久99蜜桃| 亚洲中久无码永久在线观看软件| 婷婷中文在线| 亚洲成人网在线观看| 免费人成在线观看视频色| 永久天堂网Av| 国产精品自在在线午夜| 国产丰满成熟女性性满足视频| 国产精品丝袜视频| 亚洲成a人片77777在线播放| 国产网友愉拍精品| 欧洲日本亚洲中文字幕| 亚洲成av人无码综合在线观看 | 亚洲欧美精品在线| 爱做久久久久久| 专干老肥熟女视频网站| 国产成人h在线观看网站站| 日韩精品亚洲人旧成在线| 国产丝袜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免下载| 欧美一级专区免费大片| 成人亚洲国产| 欧美区国产区| 中文字幕欧美日韩| 在线免费a视频| 国产91无毒不卡在线观看| 三上悠亚一区二区| 国产一区二区人大臿蕉香蕉| 亚洲人成电影在线播放| 免费看a级毛片| 中文字幕在线日韩91| 全部无卡免费的毛片在线看| 女人18毛片水真多国产| 免费看a级毛片| 99视频精品全国免费品| 成年片色大黄全免费网站久久| 波多野结衣一二三| 国产成人成人一区二区| 亚洲日韩高清无码| 精品在线免费播放| 日本高清成本人视频一区| 亚洲色图欧美激情| 国产欧美精品一区aⅴ影院| 91最新精品视频发布页| 高清视频一区| 91精品啪在线观看国产| 国产色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