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龍 張韻妍
摘 要:課程改革的推進,對中小學英語教師信息技術的應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微課的設計與制作已經成為基本技能。而語法作為初中英語教學的重要內容,不少初中英語教師設計的語法微課仍缺乏互動性與趣味性。因此,文章在Focusky技術的指導下,基于互動理念,探究了初中英語互動型語法微課的設計,摸索制作互動型語法微課的新思路,以期加強語法微課的互動效果,幫助中學生有效地學習英語語法。
關鍵詞:互動型微課;初中英語語法;Focusky
中圖分類號:G434;G633.4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624X(2021)19-0069-02
引言
《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標準(試行)》根據我國中小學信息技術實際條件的不同、師生信息技術應用情境的差異,對教師在教育教學和專業發展中應用信息技術提出了基本要求和發展性要求。同時,《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也要求教師應熟練地使用信息技術助力教學的開展,注重以學生為中心,倡導互動課堂。因此,運用信息技術,按照認知規律,呈現碎片化學習內容的微課已經得到廣泛的應用,但也存在一定問題。
筆者從各大網站、微信公眾號平臺觀看了大量英語微課。在不同課型的英語微課中,其中語法微課設計存在一些突出問題,如鋪陳、堆砌、填塞式地輸入語法點,缺乏互動性與代入感,使得語法微課索然無味。語法微課普遍以語言規則的“呈現—解讀—練習—總結”模式為主,每個環節中缺乏一些生動的元素,環節間過渡銜接較生硬。絕大多數語法微課錄制工具以屏幕錄制軟件和幻燈片課件為主,形式單一,趣味性不足,講解過程較生硬。而且缺乏有效的評價環節,使原本應有活力與創意的微課成為語法知識大滿貫,難以喚起學生對語法知識點的探索欲與求知欲。本文從互動教學理念出發,探討利用Focusky動畫演示大師設計制作互動型語法微課,以加強語法微課的互動效果,幫助中學生有效地學習英語語法。
一、互動教學理念對微課制作的啟示
互動式教學理念提倡教師和學生在課堂上進行互動和交流,學生和學生進行討論[1]。互動式教學強調課堂上的主要元素之間的互動,即教師、學生、學習內容之間的協作、融合,更強調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2],故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具有重要的意義。由祁神軍等學者探究的師生互動對學生學習能力影響的研究結果表明,有效互動是提高學生學習滿意度的最佳措施,而學習滿意度對學習能力提升的影響極其顯著[3]。互動策略是激發學生學習動機、促進學習投入以及提升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
教學的本質是對話,有效教學建立在師生之間、生生之間以及學生與學習內容之間的有效互動基礎之上[4]。課堂互動是指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構成教學活動的人之間通過信息傳輸而形成具有穩定依賴性的教學交往活動 [5]。在英語課堂中,關于“在課堂中與學生展開積極的互動”已得到廣泛的落實,然而在微課中,互動性的達成仍有所欠缺。因此,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占重要地位的語法教學,其微課要提升互動性是迫在眉睫的。教師可以通過一些技術方法與教學設計,讓學生與視頻畫面產生共鳴,使其不自覺地產生代入感,擁有思考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從而讓學生有效學習、應用語法知識。
二、Focusky促進語法微課互動性的有效達成
課標提倡采用既強調語言學習過程又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成效的語言教學途徑和方法,為學生創造在真實語境中運用語言的機會,也指出語法學習應在語境中學會理解和運用[6][7]。據此,筆者認為語法微課應體現互動教學理念,而利用Focusky制作的互動型英語微課形象生動,創設真實情境吸引學生注意,理解與思考語法現象。下面筆者以滬教版八下Unit 8“過去進行時”的一節語法微課為例,介紹利用Focusky促進語法微課互動性達成的可行思路。
(一)借助精美模板與轉場效果,巧妙創設互動場景
相對其他課型,語法微課創設情境更需要花心思。利用Focusky制作微課,情境創設會比傳統微課更具優勢。Focusky有許多精美的模板可供教師參考使用,如商務、教育、科技等。此外,軟件具有吸睛的轉場效果,如鏡頭縮放、旋轉等,能給學生帶來3D的畫面感,有利于教師創設形象生動的場景與畫面,引起學生對學習內容的情感共鳴,使學生迅速進入微課的聆聽、觀看、思考與學習。
互動場景的設置可以展示實景實物,如學生熟悉的環境、虛擬或現實人物等,同時發揮體勢模態的優勢,創設真實生動的情境,增強學生與微課視頻間的互動性。本微課以偵探調查案發當天相關人員正在做什么的故事展示語法形式,案件發生在城市,因此筆者選擇了“城市建設”這一模板,烘托氛圍,并合理安排插入了偵探辦案的一些素材,包括場景圖片、相關人物素材(偵探John,相關人員Mike,Alice,Betty,講課老師)等,并在Focusky中按需選擇不同的體勢模態、物品圖片,如電視、浴室浴缸、購物袋等。3D的動畫切換效果以及場景素材的運用拉近了學生與視頻畫面的距離,進一步增強了互動性。
(二)利用互動性提問話語,使學生由“觀看者”變身“思考者”
互動是語法微課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如果忽略了提問互動,語法微課容易使學生喪失微課學習的興趣,導致語法學習效率低。學生是微課學習過程中的思考者、探究者,而不是光看、光聽的旁觀者。因此,教師可以在微課的不同階段融入課堂提問策略來提升微課的互動性與吸引力。第一,教師可以通過提出與學生生活緊密聯系且與語法點相關的問題進行微課的導入,激發學生對語法點的好奇,鼓勵學生進行互動。第二,教師可以在講解中合理地穿插提問,巧妙地使用疑問句和疑問的語調,激發學生的探索欲,使學生緊跟微課節奏,專心致志,用心思考,增強學生與視頻畫面的互動。
角色形象豐富是Focusky的一大優勢。在編輯頁面內,選擇插入角色,右側就有很多可選擇的不同年齡、職業、膚色、著裝的動畫人物,還可以點擊“更多資源”,有更多選擇。選用后還可選擇角色的動作姿態,體勢模態多樣,有臨場感,有利于學生沉浸其中,更好地達成語法微課的互動性。在此節微課中,筆者根據提問策略以及情境營造的需要從Focusky選用了合適的角色及其動作姿態,在微課的不同階段帶出了提問性話語。在微課呈現階段,偵探John在探案結束后向學生提問:“Who do you think was the suspect? Why?”在講解語法規則時,微課中的講課教師注意將陳述句巧妙轉換為疑問句,如:把“Find out the similarities among these sentences.”換成“Can you tell me the similarities among these sentences?”這樣做更能調動學生去觀察思考。在鞏固練習階段以及總結階段依然可以多注意提問策略的運用,使學生的思維始終保持在一個較活躍的狀態。